APP下载

肺心病患者拒绝氧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3-01-25陈丽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发绀氧分压肺心病

陈丽红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白山 134300)

肺心病患者拒绝氧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陈丽红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白山 134300)

肺心病;氧疗;拒绝原因

护理干预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员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对于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如能给予长期夜间氧疗1~2L/min,每日10h以上),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提高生活质量及5年成活率[1]。在对我科肺心病Ⅱ型呼衰拒绝氧疗的11例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后,通过角色转换方法及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接受了氧疗,从而使其缺氧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了肺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8例,其中拒绝氧疗11例,发生率为22.92%。11例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62~77岁。首次住院4例,反复住院7次。入院时动脉血气显示:PaO2<60mmHg,PaCO2>50mmHg,所有病例均为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拒绝氧疗发生时间多在持续吸氧5~6h,缺氧症状有所改善之后。

1.2 发生原因

1.2.1 医学知识欠缺

由于肺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的认识水平及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肺心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过程不甚了解,对氧气吸入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予认可。

1.2.2 反复就医,经济压力增大

由于长期治疗,抗菌素的应用,常需高效价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由于耐药性的产生以及疾病的进展,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加之氧疗费用(一般低流量低浓度吸氧为3元/h,则24h为96元)均使患者在心理及治疗费用上的压力增大。

1.2.3 氧疗方法不适应

我科给氧方法多采用鼻塞法,由于操作手法不轻柔、鼻塞大小不合适、湿化瓶内液体未及时更换,存在异味等原因,使患者感到鼻腔被堵塞,呼吸更加费力,主观感觉不适而拒绝氧疗。

1.2.4 认识误区

对于肺心病、矽肺等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治疗原则上要求低流量持续吸氧(1~2L/min)。临床上有些患者在出现呼吸困难、喘息时,往往误认为氧气量愈大愈好。对于护士已调节好的低流量吸氧,自认为流量小,不会起到治疗作用,不如不吸,因而拒绝氧气吸入,甚至自行拔下吸氧管。

1.2.5 肺心病患者性格变异

肺心病患者氧疗是持续低流量吸氧,而患者因长期的疾病折磨,大多数患者在性格上发生了变异,显得急躁、主观、固执。长时间的持续给氧使他们很难忍受,所以一旦缺氧症状有所缓解,就会发生医患不合作现象,否定医嘱,拒绝氧疗。

1.3 结果

11例拒绝氧疗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有10例重新接受氧疗,同时配合抗炎对症治疗,症状缓解而出院,1例干预失败。终因严重缺氧,并发肺性脑病,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而死亡。

2 护理干预

2.1 掌握氧气吸入适应证,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要准确掌握氧气吸入的适应证。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病员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50mmHg时(正常值80~100mmHg,50mmHg为最低限值),则应给予吸氧。只有严格按照用氧指征对症用氧,才能既提高治疗效果,又减少患者负担,同时,护士要在治疗过程中掌握患者的病情及经济状况,及时将患者信息通知医师,医师则要根据其经济状况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最经济适宜的检查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他们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各项诊疗工作。

2.2 护士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病情,了解患者的缺氧症状有无改善。①轻度缺氧:患者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仅有面颊部、口唇及四肢末稍轻度发绀,神志清楚。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50~7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②中度缺氧:患者发绀明显,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氧分压在35~50mmHg,二氧化碳分压>70mmHg以上。末稍青紫,口唇及耳垂发绀。③重度缺氧:患者显着发绀,三凹征明显,病员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状态。氧分压在35mmHg以下,二氧化碳分压>90mmHg以上。只有准确掌握了患者缺氧的临床症状,才能准确把握氧气吸入的原则,合理用氧。当PaO2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PaCO2下降到0.7kPa(50mmHg)以下时,及时调整氧疗方法,从持续吸氧可到间歇吸氧[2]。

2.3 选择合适的用氧装置。在用氧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患者的缺氧状况有无改善,病情有无变化,氧气装置有无漏气,以及是否通畅等。如用鼻导管持续吸氧者,应注意鼻塞的大小应合适,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操作时动作要准确轻柔,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同时,要及时更换湿化瓶内的液体,减少异味,减轻患者的主观不适感。尽量减少医源性影响。如用双腔鼻导管吸氧时,应将导管妥善固定,松紧度适宜。如患者鼻腔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清除,保持鼻腔通畅,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的作用。

2.4 纠正患者认识误区,配合治疗。对于肺心病、矽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饱受呼吸困难折磨,常误认为高流量吸氧才会更快改善缺氧状态,因而拒绝低流量吸氧。面对这种误区,护士尤应耐心向患者讲解肺心病患者为什么要采取低流量低浓度吸氧,由于肺心症患者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此时不宜吸入高浓度氧,以免缺氧骤然解除,发生呼吸暂停或变浅,使肺泡通气量减低,从而加重二氧化碳潴留,麻痹呼吸中枢,引起患者神志不清甚至死亡,因此一般宜用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2.5 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护患良好合作。肺心病患者经过长期反复的治疗,情绪会变得更加焦虑、恐惧、绝望。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转归意义重大。为此,更需要医务人员尊重、理解患者,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会患者的心态和感受。在查房、巡视及工作之余,多与患者沟通、谈心、交流,耐心向患者讲解病情及治疗相关知识。认真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要求。处处急患者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给患者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暖互信、互爱,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患者的支持和信赖。

3 结 论

3.1 预防感染

感染是肺心病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尤其秋冬、春夏交际,正是流感流行季节,因此应加强防护,预防呼吸道感染。如寒冷季节注意保暖,为避免冬季冷空气刺激,出门时可戴口罩、围巾等保护口鼻。注意休息,多饮水,取暖期室内温湿度适宜。如空气干燥,可用加湿器、放置水盆等方法,提高湿度。

3.2 戒烟

减少烟碱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减轻咳嗽、咯痰症状,畅通气道。同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3.3 适度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患者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每天坚持散步、打球、跳健身操等,以运动后不引起身体不适为原则,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3.4 保持平和的心态

乐观平和的心态对疾病的影响不可估量。护士应指导患者加强自身修养,多参加积极向上的老年人集体活动,修身养性,调整心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远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

[2] 龚经文,程本芳.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8-33.

R473.5

B

1671-8194(2013)36-0217-02

猜你喜欢

发绀氧分压肺心病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次体肺分流术的体会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大蓝环章鱼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肺心合方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