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背景下南方林业发展对策

2013-01-25刘锡辉王本洋陈世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3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文明

刘锡辉,王本洋,陈世清

(华南农业大学森林经理研究室,广州 510642)

生态文明背景下南方林业发展对策

刘锡辉,王本洋,陈世清

(华南农业大学森林经理研究室,广州 510642)

建设生态文明是在新形势下推动科学发展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目前,南方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分析制约南方林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等对策,旨在推进南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首次以章的形式专篇论述“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推动科学发展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必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是可再生、可降解的绿色能源,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1],对建设生态文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方集体林区包括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等10个省(自治区),作为国家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肩负着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兴林富民的重大使命。因此,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南方集体林区如何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绿色增长,成为了当前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南方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在实现生态良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立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的责任。近年来,南方各省(自治区)实施了多项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增强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南方森林覆盖率由2006年的40.68%提高到2010年的45.39%,人工林保存面积达3 103.26万hm2,占全国50.31%。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975处,占全国47.91%,约占南方区域面积的4.97%,占国家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的6.26%,有效地保护了区域内的自然湿地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2]。2010年南方林业生产总值达到11 733.68亿元,占全国51.51%,同比增长25.42%[2]。可见,南方林业在南方地区实现生态良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获得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双赢”。近年来,南方积极培育各类资源基地,如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生物质原料基地等,并且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业,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据统计,南方木本油料、林产工业原料和木材产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分别占全国的95%,75%和57%[2]。南方农村沼气池产气总量维持在全国总量40%的水平,2010年总量达558744.8万m[3],折合标准煤约398.94万t。南方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如果能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积极培育能源林,不仅改善了生态,还可以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1.3 在繁荣生态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以及精神基础。生态文化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实践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和价值观[4]。南方林业不仅担负着建设生态的重任,还努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依托一大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博物馆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发展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形成生态行为规范与制度,促进社会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4 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承担着重大职责

近年来,南方各地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深入推进生态省和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校园创建活动,实施了许多标志性工程。如:福建实施 “四绿”工程建设、浙江实施“1818”平原绿化行动、广东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湖南的绿色湖南建设、安徽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江西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广西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海南的“绿化宝岛”计划,这一系列生态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5]。这一切为人们能够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南方林业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承担着重大职责。

1.5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肩负着特殊任务

南方各省除了在节能减排上进行技术改造外,还通过扩大造林、再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办法来抵减减排指标,为我国赢得更大的排放权。南方森林面积由2006年的6338.54万hm2增长到2010年的7071.42万hm2,年均增长率达2.77%[2]。依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南方十省区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为199951.13万t,占全国碳储量781146.08万t的25.60%[6],而南方国土面积仅为全国的16.23%[7],说明南方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南方林业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独特作用。

2 南方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资源不足

南方森林资源不足,突出表现为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在总量上,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为45.39%,尽管远远高于20.36%的全国平均水平,高于31%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4h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0.60 hm2的1/4[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5.52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4[2]。在分布上,南方东部地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森林覆盖率为54.46%,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为40.62%,西部地区(广西、贵州)为43.83%[2]。在质量上,南方单位面积乔木林蓄积量除了福建、海南与全国平均水平85.88m3/hm2相近以外,其他各省都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七成,其中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2.93m3/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2]。这与改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离实现生态良好存在很大的距离。

2.2 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南方地区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然林以及人工造林树种如杉木、桉树、橡胶的同质性,使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生态灾害频繁,水质性缺水、水土流失等问题仍较严重。江西省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第二高的省份,也是中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03%[8];广西是全国覆盖率第四高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有2.8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87%[9]。另外,生态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有害生物入侵以及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等威胁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可见,南方地区整体生态功能不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2.3 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从全国范围看,2010年全国木材产量已达到8089.62万m3,比2003年增长69.99%,是多年来的最高产量。虽然近年来我国木材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各省区的木材加工业发展很快,对木材的需求量已远大于木材产量的增幅[10]。国内的原木资源不可能大量供应南方各省区,适当进口部分木材则是必须要走的道路。以广东为例,广东2010年原木进口量为120.78万m3[11],达到年产木材量654.91万m3[2]的18.44%。加上近年来,南方集体林区农民大量采伐自用材和烧材,2010年其用量分别达到431.56万m3和1183.75万m3,总量在2005至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农民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逐年上升[2]。从上述情况看,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农民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2.4 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南方社会还没有形成节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还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思想。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部分地方林地资源被占用、生态脆弱区域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个别地方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和湿地、非法运输木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12-14]。生态文化还不够繁荣,还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4]。这与全社会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 南方林业发展对策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增长,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3.1 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战略

城乡绿化一体化是建设21世纪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15],把森林引入城市,同时以城带乡,开展绿色村镇建设,打造完善的城市与村镇森林生态体系,营造适宜的人居生态环境。大力开展“身边增绿”活动,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社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提升通道绿化水平,对境内铁路、公路、河渠、堤防沿线等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迅速扩大森林植被;统筹推进示范区城乡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屯、庭院、房前屋后绿化,将农村居住环境改善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3.2 大力发展碳汇林业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中国南方因优越的水热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上有着重要意义[16],通过森林来固碳的效用要远大于通过使用液体生物燃料进行减排[17],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强对碳汇林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加快以碳汇为目的的示范基地建设;创新碳汇造林机制,把企业投资碳汇造林与企业的减排挂钩,鼓励企业捐资发展碳汇林;建立森林碳汇监测与计量技术标准体系。

3.3 有效加强森林抚育经营

围绕林业“双增”目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实现林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建设美丽南方奠定生态基础。全面推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不断增强木材、林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编制和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充分运用现代森林经营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各类森林的目标效益最大化;加强中幼龄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和灾后受损的森林植被恢复,调整、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对重点生态公益林,通过间伐、引进乡土乔木阔叶树种等提升质量。

3.4 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南方各省区根据当地实际与国家政策,着力构建生态修复工程体系,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以山、林、水、田、路为基本生态要素,构建以骨干交通、水系廊道、集镇乡村为依托的绿色生态网络;抓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快中小河流及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保护功能;沿海区域以沿海基干林带、红树林及沿海第一重山防护林为建设重点,兼顾纵深防护林建设,建成以人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平原绿化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为重要载体,同时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家重大工程互为补充,健全和完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

3.5 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物质文明的关键环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集约型的新型发展道路[18]。我国南方十省区林业发展不均衡,合理配置林业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促进节能降耗,实现绿色发展。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在林业产业布局上引导产业集群式发展,突出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提高林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产品深加工水平,提高木竹资源附加值,加大各类工业原料林基地和林业现代园区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新兴林业产业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专业大户、种植业主,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期构建比较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

3.6 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

南方集体林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通过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加快现代林业的进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森林景区、景点,开发参与型、休闲型森林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19];整合森林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构建森林旅游网络体系,重点打造红色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和城市周边森林休闲旅游业,拓展生态旅游市场,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支持各地举办森林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旅游区。

3.7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坚持“以林为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与规模,允许发展模式多样化[20];大力鼓励林农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以短补长,确保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21];打造特色品牌,在林下产品的采集、贮藏、加工、包装、销售一系列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品牌经营,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加快与国际贸易接轨,增强林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2]。

3.8 加强人文生态建设

生态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23],生态城市就是在城市发展中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24]。南方集体林区人文生态建设是薄弱环节,必须强化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引导群众营造特色林,如“三八林” “结婚纪念林”等;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认养、认领、认建工作;建设一批以现场传授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生态文化馆、科技馆、科普教育馆,提高群众参与生态环保的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3.9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体制层面,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各种社会主体的实际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25]。南方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还不完善,还需进一步健全。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加快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公益林补偿投资体制;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区际生态合作治理,对饮用水源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及重点流域等区域给予生态补偿,对因保护生态环境造成经济发展受限和增收困难的区域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和利益补偿,探索多元化的区际生态补偿渠道[26];增强群众的生态效益补偿意识,提高森林经营主体的参与权[27]。

4 结论

生态文明应是和谐发展的文明,其建设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协调发展[28]。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为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南方林业目前还存在森林资源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如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等,推动绿色增长,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1] 陈建成,程宝栋,印中华.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39-142.

[2]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5—2010)[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 程红,李金华,王福东.论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J].林业经济,2010(1):25-33.

[5]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EB/OL].北京:中国林业网,2012-03-12[2013-01-07].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63/content-531396. html.

[6] 李海奎, 雷渊才.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评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42-44.

[7]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8] 左长清,谢颂华.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6):55-58.

[9] 姜维,杨丽梅.广西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3):39-41

[10] 陈水合.广东木材消费现状和林业发展趋势[J].中国人造板, 2012(02):35-36.

[11] 广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2011[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12] 广东省林业厅.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粤林[2011]21号[EB/OL].广州:广东林业,2011-03-11[2013-01-07].http://www.gdf.gov.cn/index.php?controller=front&action=view&id=10014670.

[13] 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EB/OL].福州:中国福建,2011-06-19[2013-01-07].http://www.fujian.gov.cn/zfxxgkl/xxgkml/jgzz/nlsyzcwj/201107/t20110706_371861.htm.

[14] 江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EB/OL].南昌:江西省林业厅,2011-06-30[2013-01-07].http://www.jxly.gov.cn/zwgk/fzgh/sjgh/201112/t20111215_61299.htm.

[15] 李久兰, 杨红霞.论河南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1,20(02):50-52.

[16] 李怒云,杨炎朝,何宇.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概述[J].开发研究,2009(3):95-97.

[17] Righelato R, Spracklen D V.Carbon Mitigation by Biofuels or by Saving and Restoring Forests [J].Science, 2007, 317(5840):902.

[18]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认识:学习贯彻十八大全面落实厅局长会系列谈1[EB/OL].北京:中国林业网,2013-01-07[2013-01-07].http://www. forestry.gov.cn/portal/main/s/195/content-579366.html.

[19] 但新球, 吴后建, 贺东北, 等.湖北荆门市现代林业中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9,19(02):54-57.

[20]贾治邦.壮大林下经济 实现兴林富民 全面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J].林业经济,2011(11):6-10.

[21] 罗富和.深化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 抓住机遇推动林业科学发展[J].林业经济,2011(5):3-5.

[22] 吴志文.林下产业的发展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J].林业经济,2011(9):10-16.

[23] 江泽慧.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进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J].中国城市林业,2005(1):4-11.

[24] 田会轻,邵华.生态批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对当下人文生态建设的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1):17-20.

[25] 张慕葏,贺庆棠,严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33.

[26] 黄勤.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模式及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2(4):61-65.

[27]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677-688.

[28]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6.

CountermeasuresofForestryDevelopmentinSouthChinaunderBackgroundofEcologicalCivilization

LIU Xihui, WANG Benyang, CHEN Shiqing

(Research Laboratory of Forest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Guangdong,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the result of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 has not fully functioned at present.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main problems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Which were: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greening, developmen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 strengthen of forest tending and management, to energ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 and make new contributions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orestry;ecologic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2013-02-04

2013-07-15

国家林业局“南方林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2011-R03)。

刘锡辉(1988-),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资源监测。

F326.23

B

1003-6075(2013)03-0012-05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文明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请文明演绎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漫说文明
land produces
对不文明说“不”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