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脑囊性肿瘤的MRI影像学分析

2013-01-24刘培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星形囊性母细胞

吴 鹏,刘培俊,王 敏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放射科,湖南 衡阳 421002)

小脑囊性肿瘤可以起源于小脑本身,也可以由其它部位转移而来。小脑肿瘤的囊性是小脑肿瘤的囊变所致,并非少见。本文通过对收集的35例不同性质的小脑囊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部位以及MRI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小脑囊性肿瘤,男17例,女18例,年龄4~68岁,中位年龄32.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小脑共济失调、视力模糊等。

1.2 检查方法

使用Signa Excite 0.35T磁共振成像仪,35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SE序列获取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T2WI及矢状位水抑制成像(T2FLAIR),层厚 4 mm,层距1 mm。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胺(Gd-DTPA),剂量为 0.1 mmol/kg,流速为 2.0 mL/s,注射完后行与平扫T1WI相同参数的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获得三维图像。

2 结果

本组35例小脑囊性肿瘤包括4类病种,分别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2例、血管母细胞瘤11例、髓母细胞瘤5例、转移瘤7例。各类肿瘤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2例中,9例位于小脑半球,3例位于小脑蚓部,发生在4~19岁年龄段。囊壁上出现实性结节(图1)6例,囊肿型2例,肿块内发生囊变4例。MRI平扫:囊性部分呈T1WI低、T2WI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包括壁结节[1])呈T1WI略低-等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周围见水肿者10例,无明显水肿者2例。Gd-DTPA增强肿瘤实性部分及壁结节呈轻-中度强化,囊壁强化(轻度)者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幕上脑积水,以发生在小脑蚓部者明显。

血管母细胞瘤11例出现于20~45岁年龄段,均发生于小脑半球。单发者10例(囊内出现边缘光整的结节7例,单纯囊肿型3例)(图2),1例见2个病灶 (左侧者为大囊小结节[2]型,右侧者病灶较小为实性)。MRI平扫囊性部分见T1WI低、T2WI高信号及T2FLAIR高信号,MRI增强见囊肿、囊壁不强化;壁结节或实性部分呈T1WI、T2WI等信号及T2FLAIR高信号,且表现为显著均匀强化。瘤周水肿不明显,8例见梗阻性脑积水。

髓母细胞瘤5例中,3例位于小脑蚓部 (图3),见于13岁以下儿童;2例位于小脑左侧半球,见于30、35岁成人。全部病例病灶单发,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坏死、囊变。MRI平扫:病灶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及囊样更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病灶周围可见水肿者4例,无明显水肿者1例。小脑蚓部者3例,见四脑室明显受压变窄、呈新月形或弧线状脑脊液样信号,出现严重的幕上脑积水。

转移瘤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0~68岁。多数病灶位于小脑表浅部。多发者2例,直径在0.6~1.8 cm间,单发者5例,直径3.0~4.0 cm。多发病例中各有一个较大病灶及5例单发者病灶内见程度不一的囊变、坏死。MRI平扫:病灶T1WI呈中央低信号、周边略低或等信号影,T2WI为高信号。MRI增强7例囊变病灶呈明显环形强化,其中囊壁均匀 (厚薄一致)、光滑者2例,囊壁不均匀、不光滑者(图4)4例,明显壁结节[1]形成者1例。病灶周围见轻度水肿者4例,无水肿者3例。

3 讨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以肿瘤细胞两端突起为细长的毛发样胶质纤维而命名[1],属胶质类肿瘤。儿童多见[3],发病高峰常在10岁左右,很少超过20岁。发生于小脑者约占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1/3左右,多位于小脑半球。易发生囊变,故有学者称之为囊状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囊型、实性为主的囊型(“瘤内囊”)及大囊小结节型(“囊内瘤”)3 种形态[2,4],后二者称为囊实性。肿块境界清楚,平扫T1WI呈低信号的囊性肿瘤(实质部分与壁结节为均匀或不均匀的等信号),T2WI为较均匀的高信号影。增强可显示轻到中度强化的肿瘤实质部分(包括壁结节[1]),囊壁可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瘤周水肿不明显。肿瘤大者挤压四脑室出现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小脑的囊性星形细胞瘤主要应与小脑的血管网状细胞瘤鉴别,发生于蚓部者还应与髓母细胞瘤鉴别。

血管母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状细胞瘤,起自血管周围的间叶组织细胞。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患者[3],为成人小脑常见的良性血管瘤,部分有家族病史。约10%~20%的病例同时伴有视网膜母细胞瘤、肝胰肾囊肿或肿瘤、嗜铬细胞瘤。80%的肿瘤为囊性,囊壁上有由大量异常血管团构成[5]的壁结节(直径<2.0 cm),囊壁为神经胶质组织。好发于小脑半球,其次是小脑蚓部和脑干。单发多见,偶见多发。分大囊小结节型、囊性(单囊和多囊)[6]及实质性3型。MRI平扫T1WI为低信号的囊性肿瘤,囊壁上有等信号、偏心生长的壁结节;T2WI囊肿为高信号,壁结节为等信号;附壁结节内或囊性肿块周边T1WI、T2WI可见流空的扭曲血管影[7],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囊壁也可不强化,但壁结节显著均匀强化。血管母细胞瘤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形态上极为相似,笔者认为发病年龄上的不同、实质部分(包括壁结节)T2WI信号与强化程度上的差异以及T1WI、T2WI瘤体实质部分可否见到流空血管等是它们的鉴别之所在。血管母细胞瘤还需与髓母细胞瘤鉴别。

髓母细胞瘤亦称成髓细胞瘤,是一组高度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四脑室顶后髓帆神经上皮的残余细胞,见于儿童(5~15岁),少数发生于小脑半球,见于成人[8]。肿瘤边缘清楚,血供丰富,多数可囊变。肿瘤越大囊变越明显,见于一处或多处,形态不规则 (图3)。囊性髓母细胞瘤MRI表现为T1WI实质部分呈不均匀等或略低信号、囊性部分呈不规则低信号,T2WI为略高或高信号,其信号强度无特征性。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病灶周围可见轻-中度水肿或无水肿。位于小脑蚓部者,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脑积水显著。较特征性的表现除了肿瘤的特定的好发部位外,还有中脑导水管、四脑室受压及移位等征象,以此可与小脑其它囊性肿瘤鉴别。

小脑囊性转移瘤是因小脑转移瘤极度坏死液化形成一薄壁囊腔而得名。它由颅外其它脏器转移而来,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小脑半球。有作者报道小脑转移瘤以多灶者多见[9],从本组病例看,小脑囊性转移瘤以单灶者居多。单灶者一般较大,中心部位血供差,易发生坏死囊变。小脑囊性转移瘤囊壁的形态与颅内其它部位囊性转移瘤[10-11]相仿,可分成均匀(囊壁厚薄一致)、光滑型及结节型(囊内壁不规整、出现瘤结节)和不均匀、不光滑型3种类型,以不均匀、不光滑型多见。其MRI特点:T1WI和T2WI囊壁呈等或略低信号,囊液信号较脑脊液高,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环形强化(或环、壁结节状强化)。瘤周水肿较幕上同类肿瘤轻或无,其原因可能与肿瘤的囊变区缓冲了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小脑体积小及蚓部和两侧齿状核的灰质限制了水肿浸润和延伸等有关。小脑囊性转移瘤依其影像特点、发病年龄及原发肿瘤病史可与小脑其它囊性肿瘤、脓肿、囊虫病等鉴别。

鉴别诊断:小脑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见于少年、儿童,多发生于小脑半球,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囊壁均匀轻度或无强化,实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明显强化。血管母细胞瘤见于中青年患者,表现为囊性或囊结节型,囊壁均匀轻度或无强化,壁结节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内见丰富的血管流空信号、有显著的均匀强化。髓母细胞瘤见于儿童,好发于小脑蚓部,实性部分呈T1WI等或略低信号、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欠规则、不强化。囊性转移瘤见于中、老年患者,好发于小脑半球,有原发肿瘤病史,多表现为不均匀、不光滑的环形强化。

总之,不同性质的小脑囊性肿瘤除了拥有共同的MRI征象外,尚有各自的特殊表现(体现在肿瘤病灶的数目、大小、形态、强化程度和瘤周水肿情况等方面)以及各自的好发年龄和好发部位。

]

[1]阎静,成官迅,朱晓军,等.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6):383.

[2]胡秋菊,卢光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3):249-252.

[3]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2;83;98.

[4]舒锦尔,蒋春景,卢全花,等.小脑囊性病变的MR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07-510.

[5]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鉴别诊断[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4.

[6]何闯,郑伟,方宏洋.血管母细胞瘤MRI特征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8):564-567.

[7]史玉根,王中秋.桥小脑角区域病变的CT和MRI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10):720-723.

[8]李晏,黄飚,刘红军,等.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9,24(11):1191-1194.

[9]刘金来,徐炎,金艳,等.20例小脑转移瘤的MRI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1):1458-1460.

[10]张小玲,鱼博浪.囊性脑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12(4):402-404.

[11]布桂林.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诊断[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8):796-797.

猜你喜欢

星形囊性母细胞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8字形”快速突破“星形”角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