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需要传统模式

2013-01-24何云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传统

何云长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中医院,云南 宾川 671600

中医药需要传统模式

何云长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中医院,云南 宾川 67160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中医药现代化之路上,需要传统思维、教育、服务和人才成长等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持特色、发挥优势、自我完善、走向世界的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中医药;传统模式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花园中一株灿烂的奇葩,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这棵万年巨树上结出的硕果,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实践和卓越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突出贡献。历史发展到近代,中国社会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所谓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文化传统在很多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医药也不例外。西方医学是一个以解剖学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这与中医药以五行气血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截然不同,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当现代科学价值逐渐取代了传统和习惯时,中医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社会总是在不断反复中前进的,当人们开始反省科学思想自身的局限性,并能客观地对待中医药的时候,中医工作又受到了关注。同时,中医也在与西医的碰撞、融合、对照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保持特色,发挥优势,自我完善,走向世界的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在这路上,中医药需要一些传统模式,才能保持特色,发挥优势。

1 中医药需要传统思维模式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天人合一”,即整体观,是古代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辨证论治是一个富有中医学特色的专业术语,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运用望、闻、问、切等各种诊断方法获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揭示疾病的矛盾,得出辨证的结论,并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论治是根据所辨出的 “证”,确定治疗原则,处方遣药。中医药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若是什么中医问题都得小白兔和小白鼠点头才行,思维囿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被西学绑架,中医药就走错了方向,迷失了道,“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中医人一定要悟道、守道和扬道,让中医药之大道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2 中医药需要传统教育模式

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方式,历代中医药名家的独到经验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长期跟师实践,通过与师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反复实践、感悟,才能逐步领会,掌握其真知灼见,学业有成,师承教育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院校教育有受训人数多、重复性好,学习内容丰富等优势,但有因人因材施教差和实践少等缺点;师承教育有因人因材施教和实践多等优势,但有受训人数少、学习内容受师傅知识局限等缺点,所以应该主张现代师承形式,那就是受院校系统教育后,再根据学生特点,跟师学习,可取得很好成效。一是要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实施省州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三是要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研究中医学术流派,促进流派发展,培养继承人;四是要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3 中医药需要传统服务模式

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在服务模式上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首先要在服务中做好 “治未病”工作。“治未病”思想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分为未病先防、早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 《黄帝内经·素问》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病已成而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面对患者和家属要主动宣传 “治未病”思想,养生、保健、食疗、茶疗和音疗等知识,让“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推拿、按摩、艾灸、足浴和点穴等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二是要在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方式灵活多样的优势。中医药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等治疗方式要灵活应用。比如一个肠道湿热的便秘患者,除了给予内服药外,可用大黄粉敷关元穴艾灸,可取得很好效果。三是要在服务中多提供中医药服务。在诊疗中能中不西,尽量使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针灸、推拿等,少一些西药,少一些西医语言,多一些中医语言和人文精神。南丁格尔说过:“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外科名家吴孟超说过:“医本仁术,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医生之于病人,其首要不在于手术做得如何流光溢彩,而在于如何向病人奉献天使般的温情”。四是要在服务中提供 “坐堂医”服务。 “坐堂医”是中医传统的行医方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深受老百姓喜爱,应当发扬光大。

4 中医药需要传统人才成长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迅速,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和中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确立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对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中医药人才成长提出了新要求,其成长模式、成长规律与现代医学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要重视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经典研读。中医药学具有鲜明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内涵,无论是学术体系,还是具体方法都吸收了大量哲学、史学、文学、伦理等思想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医药学的土壤,又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源泉,中医药经典著作既是医学理论体系临床规范的代表,又是与文、哲、史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融合体,中医药工作者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学习,培训造就一支脚踩文化、头顶专业的德高术精的优秀队伍。二是要重视实践。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医药成长的必经之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来源于丰富的实践积累,所以,坚持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人才成长的必然选择。三是要重视思辨感悟能力培养。俗话说:“医者,意也”,习医者只有借助自身的传统文化功底,通过 “由博返约”、“返约知要”积累知识,“法于往古,验于来今”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理论和临床思辨能力。四是要重视名师指导。名医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因材施教,通过 “口传心授”、“启蒙开智”。像《论语》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那样,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观察,体验感受,增强悟性,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缩短人才的成长周期。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魅力,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叶,必深其根,中医人一定要强传统之体,宏中医之道,保持特色,发挥优势,自我完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

R2-0

A

1007-8517(2013)14-0054-02

2013.05.03)

猜你喜欢

中医药特色传统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