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体会
2013-01-24林如雄张雪莲
林如雄 张雪莲
湖北省钟祥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北 钟祥 431911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是儿童一种常见病,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使性格、记忆力、理解能力下降等。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OSAHS的发病率为1% ~3%[1]。诊断OSAHS主要根据患儿的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等情况,并结合多导睡眠监测。儿童OSAHS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2001至2005年采用单侧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治疗儿童OSAHS78例,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8例患儿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14岁,平均5.5岁,病程2~7年。所有患儿睡眠时均有打鼾、憋气、张口呼吸现象,部分患儿有鼻塞、多汗、夜惊、遗尿、口鼻分泌物多、听力减退、白天嗜睡等不适。体格检查:双侧扁桃体2~3度肿大,鼓室压图检查:A型19例,B型27例,C型32例。30例行鼻内镜检查均见腺样体肥大,其中1度6例肿大,2度16例,3度8例。48例行鼻咽水平位CT均见鼻咽后壁软组织肥厚影,左右基本对称。
1.2 调查方法 采用儿童OSAHS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所有患儿在手术前和手术后一年随访调查,让家长填写患儿睡眠呼吸障碍、身体发育情况、白天情况、情绪、对监护人的影响等评价儿童OSAHS的治疗效果。
1.3 多导睡眠监测 (PSG) 应用睡眠呼吸监护仪 (美国Alice4)对78例患儿进行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大于或等于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0.92。
1.4 手术方法 采用局麻者45例,以1%地卡因行口咽及鼻咽部表面麻醉,以1%利多卡因+少许肾上腺素行一侧软腭粘膜下浸润麻醉。先用挤切法摘除较大一侧扁桃体,然后以腺样体刮匙将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彻底刮除。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者33例,以开口器暴露咽腔后,以剥离法将较大一侧扁桃体摘除,然后以腺样体刮匙分次将腺样体刮除干净。
所有患儿术中均需充分止血,术后给与止血抗感染药物治疗5~7天,可加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减轻悬雍垂及腭弓水肿。
2 结果
2.1 患儿术后住院期观察 2例患儿因扁桃体创面活动性出血而行全麻下缝扎止血,全部患儿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2.2 术后随访 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到五年,根据监护人填写的患儿生活质量表来评价治疗效果。患儿生活质量总体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者69例,占88.4%,以PSG监测其中38例患儿结果显示AHI<5者34例,占89.4%,LSaO2>0.92者37例,占97.3%。
3 讨论
3.1 儿童OSAHS的诊断 儿童有一半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呼吸紊乱在儿童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儿童OSAHS的诊断可依靠病史、体检、鼻咽部CT以及纤维鼻咽镜和鼻内窥镜检查等以初步确定上气道阻塞或狭窄平面,PSG监测对OSAHS有决定性的作用。按照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指定的乌鲁木齐诊断指南[2]最低血氧饱和度<0.9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或等于5次/h,即可确诊。
3.2 儿童OSAHS的病因 儿童OSAHS的病因主要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同时也跟儿童肥胖过敏性鼻炎、神经肌肉疾病、颅面先天发育异常等有关[3],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儿童OSAHS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扁桃体与咽腔宽度的比值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成正比。
3.3 儿童OSAHS的手术治疗方法 腺样体刮除和扁桃体切除是治疗儿童OSAHS最常见的手术方法,扁桃体内有淋巴组织,浆细胞和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B细胞;能产生多种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抗体,还能分泌干扰素抑制细菌生长,是人体的防御器官。参与人体免疫功能网络,其免疫力在3~5岁表现最为活跃[4]。因此对五岁以下儿童切除扁桃体要慎重。据此我们对临床确诊的部分OSAHS患者施行手术时,仅行较大一侧扁桃体切除,同时刮除肥大的腺样体。既改善了儿童OSAHS患者的症状,又保留了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1]Gislason T,Benediktsdottir B.Snoring,apneic episodes,andnocturnal hupoxemia among children 6 months to 6 years old.An epidemiologic study of lower limit of prevalence [J].Chest,1995,107:963 966.
[2]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 (乌鲁木齐)[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83-84.
[3]蔡晓岚,刘红英,范献良,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161 165.
[4]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