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蜜蜂转地饲养经验谈

2013-01-24唐黎标

中国蜂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继箱巢门群势

唐黎标

(杭州市农业局)

蜜蜂转地饲养经验谈

唐黎标

(杭州市农业局)

转地饲养是一种流动式的养蜂方式,是养蜂人根据四季的变化充分利用蜜源植物的一项重要措施。蜂群转地饲养追花夺蜜,可以有效提高蜂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然而,蜜蜂转地饲养耗费大量人力、运力,费用大,蜂群难以保持强群,在运蜂途中如何减少损耗,保持群势,安全到达目的地,历来是养蜂技术的难点之一。那么,蜜蜂转地饲养需要哪些管理措施呢?

一、蜜蜂饲养的几种方式

当前,蜜蜂饲养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定地饲养;二是大转地饲养;三是小转地饲养。

1.定地饲养

所谓定地饲养,就是把蜜蜂固定在一个地方饲养。这种饲养方法是最常见的。如果周围的蜜源充足,饲养的蜂群不多,选择定地饲养是最省力的方法。

2.长途转地

又叫大转地。我国地域辽阔,省与省之间的气候有不同,因此一些蜂农采取长途转地饲养的方式,来满足蜂群采蜜的需要。大转地的特点是转运范围大、运程远、中转多、适宜蜂群数量多、管理水平高、流动资金足、运输条件好的蜂场采用。

3.短途转地

又叫小转地。小转地饲养是在小范围内的转地饲养,一般在蜂场周围几十、几百公里范围内。小转地饲养的特点是转运范围小、运程近、中转少、费用低,有一两个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的地区可以采用。

二、转地饲养的管理措施

1.落实场地

养蜂场所的环境条件与养蜂成败和蜂产品产量密切相关。要详细了解新场地的位置、主要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开花时间、气候情况以及历年到该地放蜂情况和农药喷施情况、放蜂密度,选好摆蜂地点。

2.调整蜂群

转地前,对蜂群群势进行适当调整,重新布置蜂巢,固定巢脾,使蜂巢空气流通,以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

(1)调整群势。蜜蜂多、子脾多的强群,在运输期间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被闷死。在转地前,把强群过多的蜜蜂和子脾调整给较弱的蜂群,使继箱群保持12~16框蜂,6~8个子脾。巢箱放7~9个脾,继箱放5~7个脾,每个脾上有七八成蜂。可以在傍晚将强群的纱盖连同聚集的蜜蜂与弱群的纱盖对调。7~10框蜂的平箱群,可以临时加上一空脾继箱。

(2)保持蜂群的安静。转动蜂群需抑制工蜂的出巢冲动,保持蜂群的安静。因此,尽量避免强光刺激,保证巢内饲料充足,及时喂水,加强通风,防止巢内高温、高湿、缺氧。为了免受强光刺激,应尽量在夜晚运蜂。夜晚蜜蜂没有出巢冲动,且气温也比白天低,此时运蜂比白天相对安全,白天运蜂应尽量选择阴雨天。如果运输途中光线很强,则需采取遮阳措施。当傍晚夕阳直射蜂箱的纱窗时,应将受太阳照射的纱窗暂时关闭,等太阳落山后再打开纱窗通风。长距离运输应进行途中临时放蜂。途中临时放蜂应环形排列,即将蜂箱排列成方形或圆形,巢门朝内,以减少工蜂偏集。临时放蜂结束后,应注意工蜂有无偏集现象,若发生偏集,则必须在再次装车前进行调整。

(3)调整蜜脾。在运转途中,蜜少容易饿死蜜蜂,使虫卵发育不全或出现拖子现象;蜜多又会增高巢温,对蜜蜂的安全不利。一个10至12框蜂的继箱群,在2~10天转运中,大约需准备5~6千克蜂蜜。转地前根据群势留蜜脾,继箱群选留2个封盖蜜脾,平箱群选留一个封盖蜜脾,放于巢箱的外侧。同时抽出没有哺育过蜂子的新巢脾,特别是新的蜜脾和未封盖的整框蜜脾,防止新脾断裂和坠毁。此外还要调整粉脾,双王群往往缺粉,可抽补花粉脾。

(4)加水脾。在盛夏转地,运输途中消耗水分较多,包装前要在箱内加喂1张水脾(即把冰水灌入巢房),水脾一般宜加在继箱巢脾外侧。

(5)巢脾的排列。各类巢脾的排列,要有利于蜂群通风。巢箱和继箱都有相当的空间,便于蜂群空气流通。春季气温较低时,群势也不强,对蜂巢可以不做大的调整,子脾仍放在中央。高温季节,群势强,将子脾和空脾分放在上下两箱体内,在一侧两侧或者中央留有空间。

3.蜂群包装

运蜂前,用木卡子卡牢巢脾,挤紧巢框与靠板后,用铁钉将各个框耳固定,可用长40毫米、宽15毫米、厚12~15毫米的木条(框卡)卡在各巢脾之间。外侧加隔板,用铁钉固定。使用箱外包装器或者打包机,用塑料带子把巢箱、继箱和箱盖连接在一起比较方便,并钉好纱盖。如果巢箱和继箱没有纱窗,必须使用铁纱副盖,以保证通风。将铁纱副盖钉在继箱上,打开箱盖上的通气窗。下钉子时,注意要用钳子将钉子夹住,用手力往下压入,以减少对蜂群的震动。最好用麻绳将蜂箱绑扎,便于搬动。傍晚,当蜜蜂大部分进巢时,喷烟或者喷水驱赶蜜蜂进巢,然后关上巢门。最好使用铁纱巢门。

4.装运蜂群

装运过农药,有毒化学品的车辆不能装运蜂群。公路可使用卡车,短途可使用胶轮手推车。运蜂时间,应在晚上或早晨。运蜂时,巢脾与运行方向平行,中途尽量不要停留,车速不能太快,减少蜜蜂骚动。热天转运还要注意通风,防止蜂群受热、受闷。蜂箱门朝后,使巢脾与车厢平行。养蜂人员必须随蜂押运,以便及时处理特殊情况。

5.到新场地的管理

蜂群到达新场地后,及时将蜂箱摆放到预先看好的地点,巢门方向要错开。待蜂安静下来后,再分批、间隔地打开巢门。开巢门时,可适当喷水,以免工蜂迷巢咬杀和飞逃。次日检查蜂群,整理蜂巢。过2~3天后,蜜蜂进出恢复正常,可开箱撤除木卡,检查蜂群。一个蜂场放置的蜂群以不多于50群蜂为宜,蜂场与蜂场之间至少应相隔2千米,以保证蜂群有充足的蜜源,并减少蜜蜂疾病的传播。注意查清附近有无虫、兽敌害,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猜你喜欢

继箱巢门群势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关于巢门设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我对蜂箱巢门的改进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养蜂有感
黑布罩巢门防盗蜂效果好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谈全场换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