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医外治法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2013-01-24杨湘跃
杨湘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土家族是湘、鄂、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地处偏远,缺医少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及与疾病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医药,特别是一些简、便、廉、效的民间外治疗法,在土家山寨基本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这些简单常用、行之有效的药物或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将土家医外治法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简要叙述如下。
1 土家医外治法
1.1 药物疗法:土家医外用药剂型有散剂、膏剂、酒剂、汁剂、药泥剂、鲜药等,在外科疾病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如斑蒜油(斑蝥6只、大蒜15g、茶油60ml,浸泡1~2周后过滤备用),用时洗净患处,用棉球蘸药外擦,日3~5次,适用于恶疮、顽癣,皮肤溃烂、恶臭、流脓血,久不收口或顽癣皮硬,瘙痒,反复发作;巴骨流痰散(木芙蓉根20g、绿葡萄根20g、小刺加草15g、水黄莲15g、野棉花根10g,焙干,研细末),用浓茶或淡盐水将伤口洗净,取药粉适量外用,日2次,适用于巴骨流痰晚期,溃烂,周围肿胀,久不收口,重者可见筋骨露出,流脓不止;破骨流敷剂(百部根20g、白及果20g、五花滕20g、断肠草g、锯子草g、梅片g,上药焙干,研细末备用),用时先将伤口以淡盐水洗净,再用麻油调敷患处,日2~3次,适用于破骨流晚期;五虫祛腐生肌散(石龙子10g、蜈蚣2条、千脚虫10g、滚山珠10g、乌梢蛇20g、轻粉10g、冰片5g、野茶树根20g共研细末,加香油同浸泡100天),用油外搽患处,每日数次,适用于皮肤溃疡,如恶疮毒肿臁疮经久不愈,无名肿毒及瘰病者;灵光散(九灵光、满天星、路边黄各等分,共研细末),用桐油煎后涂患处,适用于清水疮;湿疹外擦剂(九里光、五爪龙、满天星、花椒叶、硫黄各适量),将鲜药叶洗净挤汁,去渣与硫黄末调匀,用桐油调成糊状,外擦患处,日2~3次,适用于湿疹;火伤汁(九灵光、铁马鞭、细献鸡尾、吊鱼杆叶、刺果叶、马桑叶、蛇皮子、香油各适量,烘干研末),香油调匀,鸡毛点药刷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轻中、度水火油烫伤等。
外敷鲜药多用于外伤、虫蛇咬伤、瘀肿、无名肿毒、疱疮等。如用六月凉、夏枯草、小血藤叶各适量,取鲜药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治疗手背穿掌;贯头尖、地五加、大路边黄、夏枯草、车前草各等分,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治疗脚背穿掌;马桑叶、小皮叶、满天星、天青地白各等份,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治疗天蛇毒;野青菜、黄爪香、路边黄、夏枯草、香叶子、野含花各适量,取鲜药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治疗背花;地耳草、野菊花、一支箭各等分,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治疗外痈;三爪杠板泥、三爪风、红杠板归、剪刀草、麻口皮子药、老鸦酸、梨头草、小黄瓜香、上天梯、旱烟水、木通各30g,捣烂外敷,治疗五步蛇咬伤等。
1.2 其它疗法
1.2.1 拔罐疗法:拔罐是民间最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外治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祛湿逐寒的作用。本法一般用于急性扭伤、挺伤、瘀肿、腰痛、骨节疼痛、毒蛇咬伤、奶痛等。
拔罐疗法简便易行,见效快,副作用少,但拔罐时要注意温度不要烧烫皮肤。取罐时用手指尖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自行脱掉,不要强行硬拉,以免拉伤皮肤。有些疾病不宜采用本法,如皮肤破溃发炎,小儿抽筋,水肿疼痛、气血亏损之体;怀孕期间,有内脏病患的均不宜采用。
1.2.2 麝针疗法:麝针是土家族民间流传甚久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其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其作用原理可能是麝针有芳香化浊,通筋脉,行气滞,散瘀血而达到消肿止痛败毒的目的。麝针是用香獐(香子)的挡门牙,挑出骨髓,从根部放入0.2~0.6g麝香,然后将根部用红纸扎紧,再用银制盖封闭,把前端磨锐利些即成麝针。
土家医以此针代替刀针,用以穿脓疱、疗肿、刺穴位、局部放血等,譬如疱疖痛肿、流痰在成脓后要切开排脓,这时可用麝针刺破,使脓血排出,可稍加挤压,脓出病愈;关节扭伤或撞伤,有肿胀瘀血疼痛的用麝针在肿胀处快速刺几下,使之出少量血,肿胀疼痛可慢慢消除,有的在刺处加用拔罐治疗可愈;用麝针治疗初起之疱疖疔疮,在患处中间部位扎刺几下,使初起之痈肿疮疖自行消散。麝针佩带在身上可避瘟气,不生疱疮。
麝针有堕胎的作用,孕妇、有习惯性流产的妇女慎用。火气旺盛,易出血的患者填用。
1.2.3 瓦针疗法:本疗法多用于打或摔伤,局部出现肿胀瘀血疼痛,毒蛇、蜈蚣等咬伤,疱疮、疔疖、癣疮等疾病。
用打破的饭碗渣(细瓷碗为佳)一块,再甩碎选一小块一头锐利的即为瓦针。医生手持瓦针在患处快速闪刺几下,使局部出血,如在拔火罐之前,先用瓦针刺出血,再行拔罐,有利于毒气、瘀血拔出。又如蛇咬伤,在伤口处闪刺几下,以便毒气恶血流出。
扎瓦针应注意不要让瓦针断入肉内;扎时要将瓦针在火焰上烧一烧,扎时不要过猛,以免刺伤筋脉,引起大出血。
1.2.4 放血疗法:放血法是一种用瓷瓦针或瓜子刀刺破人体某部位的小血管,以致出少量血,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本法多用于急症、暴症,如蛇咬伤等疾病。蛇咬伤后将伤处刺出血,用力挤压,使毒气随血排出。
放血法有排毒、泄热、消气的功能,要注意瓷瓦针或瓜子刀的消毒,用前一定要在火上烧一下或用桐油擦。现在,可用酒精、碘酒消毒,以免引起感染。放血时不要刺得太深,防止流血过多。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施用。
1.2.5 烧灯火:是医生根据病情用灯草蘸桐油直接或间接点烧一定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最广泛的外治方法。多用于扭伤、荨麻疹、蛇斑疮、疱疮初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根据病情选用一定的穴位(可选一穴或多穴),用灯草一段蘸上桐油点烧穴位,动作要快,这叫做直接灯火。如荨麻疹可烧大椎或长强穴,一叫明灯火。另外,还有一种印灯火疗法,将点燃的灯草在医生自己拇指腹部上烧一下,速印在患儿某穴位上,这叫印灯火。此法适用于3岁以下小儿,因小儿皮肤细嫩,浇炮后易引起发炎。隔纸灯火是用一张薄红纸抹上桐油,贴在患处,用灯草蘸桐油点燃后在红纸上,一个部位可点燃数十焦,这叫隔纸灯火。
烧灯火,首先要注意选准穴位,不能乱烧,否则会烧反筋,使病情加重,烧灯火后要忌生冷瓜果,腥臭之物1周。直接灯火后,注意不要把伤处搽破皮,防止发炎。
1.2.6 烧灸法:烧灸又叫烧艾、药灸、浇法,是艾绒或药物点燃直接或间接在人体表某穴位进行烧灸,起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烧灸法多用于慢性伤病、疮疖、长疡子等疾病。
1.2.7 药浴疗法:是一种用药水浸泡或擦洗身体而起到消除疾病的治疗方法。本法多用于骨节痛、骨节肿大胀痛、皮肤瘙痒等。选用具有赶风、散血、赶气、止痛等药物,如见肿消、散血连、大血藤、血娱松、狗屎柑、三百棒、五虎进、岩泽兰、四两麻、润筋草等。药物通过浸泡擦洗被肌肤吸收后,循筋脉到达病变部位,调节气体内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8 熏蒸疗法:本疗法多用于治疗骨节痛、腰痛、闹疮、湿疹、风疹、痔疮等多种疾病。
熏法:医生将用药物特制的九龙条烧燃(应无火焰),再用一块浸有桐油的青布包在燃烧的九龙条上(由于九龙条无火焰,燃烧缓慢,又有一层灰,故布不着火),这时医生可直接烧患者的痛处,或骨节处,有不用青布包者,点燃后用烟熏患者某痛处,熏5~15分钟,日1次。
蒸法:用一特制的蒸具,将药煎煮,用药物煮沸的蒸气煎患处。一般1天蒸1次,10次为1疗程。
熏蒸疗法是用药物在温度的作用下,熏蒸于人体表面肌肤,使毛孔开泄,汗自出,促使风寒、温气从汗而散,使筋脉瘀阻、气血阻滞能达到通畅。对于一些火热性疾病如痔疮出血、大便干结、流痰、疮疖等不宜用熏蒸疗法进行治疗。还有气血亏虚、大病之后、头昏目眩、心慌、胸闷、气急等病也不宜熏蒸。熏蒸后要加强营养,不要食寒凉之物,避风寒、忌房事。
1.2.9 挑背筋法:挑背筋法是用针在人体背部某一部位挑断小白筋,起到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法多用于肚子痛、痔疮、脱肛、肛裂等疾病。令患者背部显露,医生用一根针在火焰上烧一下,在背部仔细寻找一根细小浅白色的筋,用针尖从筋的中部将其挑断,即可。
2 讨论
土家医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千百年来流散民间,是药匠成名或传家之秘诀。特别是外治法内容十分丰富,药物取自大自然,简便廉效,深受欢迎。外治药物多为鲜用,药匠将生药采回后,对毒性少或无毒的药物,一般不经过特殊处理,直接用于病人。鲜药鲜用是土家医一大特色,具有就地取材、经济方便的优点,历来受到土家族人民的欢迎。土家医认为鲜药具有药汁纯厚、气味俱存、性专力雄、原汁原味的特点,功效比存药及干品要佳,能保持药物的天然性能。土家族人民多居住在深山之中,生活的环境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药物仓库,为土家医的发扬提供了绝佳土壤。
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改善,有些外治方法逐渐被现代医学取代,有些亦不常用了。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条件仍然有限,民族医药尚亟需我们继续挖掘,整理和发扬。
[1]彭芳胜.土家医方剂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234 -318.
[2]田华咏,潘永华,唐永佳.土家族医药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26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