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2013-01-23滕永冰
滕永冰 叶 笑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1例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滕永冰 叶 笑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过敏性紫癜;护理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腹痛、皮疹、关节痛及血尿,多为自限性。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以春秋季发病居多。近年来大量报道表明,过敏性紫癜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临床上分为5型[1]。混合型在临床上较少见,采用较复杂的多种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我科于2012年10月收治1例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的患者,经过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细致周到的护理,效果良好,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8岁,2012年10月11日因持续性上腹部不适1周,双下肢肿胀、疼痛4天,加重伴皮肤瘀点3天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状态差,急性痛苦面容,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上腹部及脐周压痛阳性。周身散在大小不等、对称性暗红色皮肤紫癜,尤以下肢、臀部、关节周围为重,略突出于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经过激素联合钙剂、维生素C、抑酸药、抗炎药规律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入院后第3日患者在进食菜粥和香蕉后,腹痛加剧,呈绞痛;并排暗红色稀便3次,共计200毫升。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口服,同时静点止血、保护胃黏膜药物,禁食水。经过正规治疗3周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好转出院。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持续腹痛,反复用药不缓解,治疗效果不佳,对目前治疗较为怀疑;了解疾病知识的途径不多,对疾病的预后认识不充分,心理上较为担心害怕。我们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做好思想工作,首先介绍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知识,配合治疗更可早日康复。其次让患者及家属对本病有个科学的认识,了解治疗的复杂性和预后的不可控制性,告知患者面对本病既不能消极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要树立科学的态度。本例患者经过细心解说打消疑虑,积极接受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纠正出血
患者的腹痛及瘀点,均说明有出血。经便潜血及彩超证实,该患者确有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上应用保护胃黏膜、止血及抗过敏治疗。患者由于年龄小,对饮食的控制能力较差。在入院的3日后,未听从医生的嘱托,进食后出现血便,血压一度下降至90/60mmHg。立即给予口服止血药物,并静脉滴注奥曲肽止血。在纠正出血症状的同时给予患者讲解禁食水的重要性。让患者主动配合。经过5日的禁食水加止血治疗,患者腹痛减轻,无腹泻,排黄色软便每日一次。
2.3 防止二重感染
因抗过敏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又需要禁食水,抵抗力低下,处于易感状态。有可能发生口腔、皮肤黏膜、泌尿系统、肺部等各种感染[2]。因此,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经常开窗换气,紫外线消毒,预防感冒,限制探视人员。每日做好基础会,保持口腔、皮肤、会阴部清洁,注意观察黏膜及舌苔的变化,防止真菌感染。配备654-2、2.5%碳酸氢钠漱口液交替漱口。患者无二重感染。
2.4 静脉护理
应用止血药物奥曲肽,需要持续静点;患者禁食水需要补液;保护胃黏膜的泮托拉唑3次/日。患者本身就存在皮下出血。我们采取给患者双手留置静脉短导管(留置针)持续给药,保证患者治疗的需要。每日观察患者留置导管的情况,局部涂抹黏多糖软膏,预防静脉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静脉炎。
2.5 健康指导
①定期随访。反复强调疾病需要定期复查。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进行追踪随访时主动关心患者,给予心里上支持。②健康饮食干预。饮食宜清淡,主食以大米、白面、玉米面为主,多食瓜果蔬菜,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饭前洗手,预防寄生虫感染。对食用后曾发生过敏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海产品等应绝对禁忌。
3 讨 论
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是集多种临床表现于一体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多种症状,有时候对症治疗也是相悖的。在护理此类患者时,最主要是找出患者首优的护理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取得患者的信任,配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R473.5
:B
:1671-8194(2013)02-0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