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3朴英花李
朴英花李 伦
(1 吉林省辉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通化 135100;2 吉林省四平宏成脑病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朴英花1李 伦2
(1 吉林省辉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通化 135100;2 吉林省四平宏成脑病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2 例及 60 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 500mg 与依达拉奉注射液 30mg 每日 2 次静脉滴注,21d 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3%。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急性脑梗死;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或脑软化。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索,试图发现一种能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的药物。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①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标准[1];②35~89岁住院患者,性别不限;③排除有严重心、肝、肺、肾并发症;欧洲脑卒中量表总分<80分,意识分>6分;④排除有精神疾患,痴呆及不合作者。
1.2 一般资料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成两组,两组间发病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62例,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37~88岁,平均年龄62.5岁,对照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5~89岁,平均年龄62.0岁。
1.3 治疗方法
所用病例在明确诊断后即开始用药,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6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胞二磷胆碱50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治疗,14d后进行疗效评定。
1.4 疗效评定
依照改良爱丁保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缺损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2]。
2 结 果
2.1 治疗结果治疗21d后,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显着进步20例,进步20例,无变化8例,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基本痊愈率6例,显着进步15例,进步22例,无变化12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3.96±7.12)和(15.94 ±7.69),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1天各复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及肾功能测定。治疗组、对照组各新增2例转氨酶轻度增高;治疗组有4例皮疹,停药后皮疹自行消失,转氨,恢复正常,可能与依达拉奉有关。两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治疗根本的治疗措施则是尽早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同时使用神经保护治疗。在脑梗死急性期,在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所产生,从而引起了细胞膜的损害,接下来引起继发性脑组织损害,脑水肿的加重,脑梗死的恶化,神经细胞坏死和进行性的缺血损害[3],因此使用抗氧化剂和兴奋性氨基酸作用的神经保护药物治疗能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与扩散,降低致残率。依达拉奉(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及羟自由基清除剂,其通过对自由基的大量捕获,从而对于黄嘌呤氧化酶以及次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显着的活性抑制作用,使羟基自由基浓度快速下降,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依达拉奉能够对神经血管细胞损害机制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依达拉奉对于降低白三烯生成数量,抑制脑水肿形成;依达拉奉对于神经血管痉挛亦具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还表明,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和出血时间,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安全性高、方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383.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Kharasch ED,Novak RF.Mitoxantrone and ametantrone inhibit hydroperoxide dependent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reactions in fatty acid peroxidation[J].J Biol Chem,1985,260(19):10645-10652.
R743.33
:B
:1671-8194(2013)02-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