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2013-01-23李洪玲
李洪玲
随着科技发展,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正器进行治疗以其治疗的特有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矫正方法,并且在临床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但是在矫正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因牙齿清洁不彻底,进而导致牙釉质脱矿情况的发生。本次实验旨在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析,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人群为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来医院进行口腔正畸的145例患者,包括男99例,女46例;患者的年龄处于7~31岁,平均年龄13.4岁;145例患者有754例牙齿需要矫正;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无釉质脱矿情况的发生。
1.2 治疗方法 对145例患者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治技术;托槽使用粘合剂,带环使用玻璃离子粘合剂;患者的矫治平均时间为15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每位患者的PAR指数进行评价并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3 效果评价[2]对治疗前后上下牙弓前牙排列,后牙排列,后牙咬合关系,覆骀,覆盖和中线情况进行PAR指数评分,并统计治疗后牙釉质的脱矿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P<0.05时认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评价 治疗前,分别对上下牙弓前牙排列,后牙排列,后牙咬合关系,覆骀,覆盖和中线情况进行PAR指数评分,前牙排列(0.57±0.09),后牙排列(3.10±0.32),后牙咬合关系(1.47±0.45),覆骀(0.07±0.02),覆盖(0.17±0.15),中线(0.03±0.01)。治疗15个月后,各单项的PAR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其中前牙排列(7.65±0.45),后牙排列(6.98±1.32),后牙咬合关系(2.42±0.21),覆骀(1.17±0.15),覆盖(2.32±0.07),中线(0.38±0.05)。治疗15个月后,各项PAR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的PAR指数评分(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 754颗牙齿中,有64颗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亚釉质脱矿的概率为8.5%。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矫正口腔畸形的方法主要:活动矫正,固定矫正和无托槽隐形矫正器。应用活动矫正器时使用相对方便,但对于儿童来说,因自制力稍差可能无法保证矫治的效果。由于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期为青少年时期,因此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的效果相对较好[3]。然而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牙釉质脱矿,其原因是在矫治过程中无法彻底清洁牙齿,导致局部菌斑部位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以导致牙齿钙磷含量偏低,极大增加了脱矿的可能性[4]。
本次实验旨在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析。通过对在2011年7月-2012年12月来医院进行口腔正畸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发现:治疗15个月后,对PAR指数评分可以发现:各单项的PAR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治疗后的PAR总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升(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54颗牙齿中,有64颗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亚釉质脱矿的概率为8.5%。因此可以认为,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于口腔畸形的治疗中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1] 时峰展.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医学检验,2012,07:118.
[2] 那宾,邵菊萍,白雪芹.应用PAR指数评价不同矫治技术的治疗效果.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7(7):78-80.
[3] 施优灵,庞光明,马艳.固定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26(4):233.
[4] 郑华,吴艳.正畸治疗中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