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
2013-01-23,,,
,,,
(东阳市畜牧兽医局,浙江东阳 322100)
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既是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权力,也是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所在,既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畜牧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自1996年国家规定生猪实行定点屠宰以来,东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先后采取多项重大举措,对生猪屠宰工作加以整顿和规范,使生猪屠宰由千家万户分散自宰改为集中定点屠宰(全市现有屠宰场(点)13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基层检疫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该市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保证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生猪屠宰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目前与《动物防疫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现阶段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洞,一定程度上仍然阻碍着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最近,笔者就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现状
1.1设置场点多,屠宰规模小 据调查,目前东阳市共有生猪屠宰场(点)13家,按市畜牧兽医局派驻机构设置,城区站4家(焕山、六石、北江、下昆溪);南马站4家(南马、千祥、黄田畈、洪塘);横店站2家(横店、湖溪);巍山站3家(巍山、虎鹿、宅口)。其中下昆溪、宅口等4家未经市政府批准定点,但由于多种原因一直保留至今。据浙江省畜牧兽医局统计数据表明,全省各县(市、区)生猪屠宰厂(场、点)分布平均为7.5家,金华各县(市、区)分布平均为7.11家。而该市共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13家,超过了全省和金华市平均数的近两倍。
据调查,该市屠宰场(点)不仅数量过多,而且分布不平衡。据统计,全省各生猪屠宰厂(场、点)平均日宰量为62.4头,金华各县(市、区)平均日宰量为105.65头。而该市2010-2012三年汇总,全市13个生猪屠宰场(点)累计平均日宰生猪量为301头,每个屠宰场(点)平均日宰量仅为23.15头,仅为全省平均日宰量的三分之一、金华平均日宰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全市各屠宰场(点)平均日宰量依次分别为:焕山(145.46头)、六石(26.32头)、北江(24.86头)、巍山(23.71头)、南马(16.43头)、千祥(14.89头)、黄田畈(14.74头)、湖溪(14.10头)、下昆溪(11.19头)、横店(8.24头)、虎鹿(6.64头)、洪塘(4.48头)、宅口(3.58头)。以上数据表明,该市屠宰(场、点)的总体规模过小,仅焕山屠宰场的平均日宰量达到全省各生猪屠宰厂(场、点)平均日宰量水平,日屠宰量低于20头的屠宰场(点)有9家,占全市屠宰(场、点)总数的近70%,其中日均屠宰量在10头以下的有4家。
1.2外调生猪多,检疫压力大 据调查,2012年全市生猪定点屠宰总量为12.81万头,其中从外地调入生猪5.88万头,约占屠宰生猪总量的45.92%,外调生猪主要来自金华、义乌及福建等地。
近年来,随着流通的频繁、气候变化等原因,动物疫病表现出日趋复杂的流行趋势。疫情传播迅速,新病不断涌现,病原体在人与动物间传播等,给动物检疫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该市平均每天约有120多头生猪和4000多kg猪肉产品从外地调入,因而检疫压力相对较大。
1.3检疫责任重,人力浪费多 为切实加强对屠宰生猪的检疫工作,防止通过屠宰环节传播动物疫病,确保上市肉品的卫生安全,该市在每个生猪屠宰场(点)派驻了检疫人员实施屠宰检疫工作。生猪屠宰检疫实行凭证、凭标识屠宰管理制度,落实检疫工作责任制,要求检疫人员严把“宰前检疫”、“同步检疫”、“病害动物产品处理”、“防疫消毒”等,并对检疫结果及时登记、建档。按照规定,日屠宰生猪50头以上的屠宰场配备1名检疫人员。
但据调查,该市除焕山屠宰场外其余屠宰场日宰量均在50头以下,但又不能因屠宰量少而不派检疫人员,而且一年365 d几乎天天都要屠宰,每天的屠宰时间也都相近,一名检疫人员只能负责一个屠宰场的检疫工作,从而导致了检疫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既不利于检疫人员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检疫设施条件的改善。
2 存在问题
2.1人员缺乏 据调查,自2006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全市设立了城区、巍山、横店、南马4个区域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站,共派驻检疫人员29名。但近年来,由于退休等原因,实际检疫人员只有24人。除担负本辖区内的业务工作(动物防疫、检疫、流通监管、监测、诊疗、生产技术指导等)外,还要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有关部门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因此,乡(镇)兽医检疫队伍,依然存在人手少、力量弱、任务重、责任大等问题。
2.2设备简陋 由于该市屠宰场(点)规模小,动物防疫条件与配套设施相对简陋,部分生猪定点屠宰厂,仍然实行“一把刀子、一把钩子、两只眼睛”的简陋方式,完全凭借感官和经验进行检疫的传统检疫方法。
2.3监管不力 部分小规模的生猪定点屠宰场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入场检疫、检疫记录、证章标志、回收销毁等工作还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够。
2.4缺少配合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该是农业、工商、经贸、卫生、公安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应该通过各部门的市场监管来促进屠宰检疫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各部门之间缺少协助配合,动物卫生监督所经常是单独行动,肉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监管不能集中力量有效、全面、深入开展。
3 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该市生猪屠宰检疫管理,规范肉品流通秩序,确保肉品安全,使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撤并屠宰场点,鼓励多元投资 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条件,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对现有生猪屠宰场(点)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根据城镇发展趋势,结合人口聚集程度,考虑配送方便,建议将该市生猪定点屠宰场在近两三年内撤并至4个,分别设置在城区、南马、横店、巍山,实行南乡、北乡乃至全市集中屠宰,逐步取消生猪代宰,推行肉品批发,统一配送。为引入竞争机制,主管部门要在加强定点屠宰场点规划的同时,制订政策鼓励民营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生猪屠宰加工业,鼓励屠宰企业通过改制、加盟、兼并等途径,加大投入,实行机械化屠宰,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屠宰规模。要鼓励其参照“双汇”、“华统”的生产模式,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在大型集贸市场设立连锁店,乃至销往省内外其他城市,切实增强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促进生猪屠宰加工规模化水平的提高。
3.2充实执法队伍,培训提升素质 随着动物疫病的不断变化以及新的诊断技术不断涌现,基层检疫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更新不足的特点日趋明显,给疫病的诊断、防控工作带来影响。因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积极在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一些优秀人才以扩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队伍,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力资源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紧紧围绕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和无害化处理手段等知识对动物检疫人员进行培训,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队伍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3.3完善配套设施,严格检疫规程 新建、改建屠宰场时,除按规定选址、设计、建设好屠宰设施外,必须建设、配置好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要将检疫工作室、实验室、宰前检疫通道等设施一并纳入屠宰场建设内容,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检疫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逐步提高动物检疫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要根据《浙江省生猪等动物定点屠宰厂(场、点)检疫工作责任制暂行规定》以及检疫管辖体制,对所有定点屠宰场(点)落实检疫监管责任人和检疫技术责任人,完善细化检疫责任制度,规范检疫工作行为,严格执行检疫规程,加强检疫档案和数据管理,为实施动物产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奠定基础。
3.4强化监督管理,密切部门协作 一方面要加强对驻厂检疫人员工作的监督检查,使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工作,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企业限期整改。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是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府“菜蓝子“工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农业、卫生、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定点屠宰厂(场)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