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双肺挫伤抢救手术麻醉1例报告
2013-01-23朱昭平
朱昭平
(贵州航天医院 麻醉科,贵州 遵义 563000)
·病例报告·
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双肺挫伤抢救手术麻醉1例报告
朱昭平
(贵州航天医院 麻醉科,贵州 遵义 563000)
急性失血性休克;双肺挫伤;麻醉;呼气末正压
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挫伤临床上多为复合伤。此类患者病情复杂且病情紧急,给抢救性手术的麻醉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并要求麻醉科医师的麻醉能够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保持平稳的生命体征和积极处理肺部并发症。现将我院近期1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合并双肺挫伤,行抢救性手术,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3岁(体重:60 kg),因“三米高处坠落伤1 h”入院。CT示:双下肺挫伤;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腹部B超示:腹腔积液,脾破裂。入院诊断:①闭合性腹外伤:脾破裂; ②失血性休克(代偿期);③双肺挫伤;④头皮裂伤。
18∶50患者进入手术室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入室时,患者躁动不安,呼吸急促,咳嗽,口鼻见大量血性泡沫样液体涌出。测SPO268%,R40次/min,HR 107次/min,BP142/97 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许湿罗音。立即清理口鼻分泌物,予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全麻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气道压较高,约35cmH2O。经气管导管吸引出血性泡沫液体约30 mL后,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5cmH2O),TV:7 ml/kg,R:18次/min。术前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并监测CVP。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镇静、镇痛。使用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快速脱水利尿1次。约15 min后,SPO2升至98%,PetCO2由45 mmHg降至35 mmHg,将R降至为14次/min。手术于19∶45开始,在进入腹腔时,术者发现腹肌紧张,手术探查困难,先后两次追加维库溴铵共6 mg及更换肌松药使用罗库嗅安60mg静注后均无明显效果。考虑患者存在呼吸性酸碱代谢失衡可能(限于本院条件,手术室无血气分析仪,故术前未快速作血气分析是为不足之处),试用5%NaHCO3150 mL快速静脉滴注后肌肉松弛明显改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20∶00检验科报告动脉血气示:pH7.45,PO2159.8 mmHg,PCO235.9 mmHg ,SO297.6% ,HCO3-25.2 mmol/L, TCO226.3 mmol/L,BE1.0 mmol/L。手术中见脾门破裂,行脾切除、脾种植、腹腔冲洗引流及头皮清创缝合术。术中监测CVP,使CVP在5~10 cmH2O之间。患者SPO2维持在95%~98%之间。手术于21∶45结束,带气管导管送至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并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等静脉镇痛镇静治疗。术中出血约800 mL。输入晶体2 150 mL,胶体1 000 mL,RBC2U,尿量800 mL。
术后42 h,患者突然出现SPO2下降,波动在50%~60%,气道压力增高,气管导管内大量血性分泌物。更换气管导管后SPO2一度升至90%~95%,后波动在80%~90%。4h后,SPO2突然降至60%,急行气管切开,经气道内吸引出大量粘稠血性渗出物,SPO2升至95%以上。术后14 d拔除气管导管,28 d后康复出院。
2 讨论
肺挫伤的发生率约占胸部钝性伤的30%~75%,其发病多数系强烈的高压波冲击作用所致。急性肺损伤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重度的肺损伤被定义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变化在伤后12~24 h呈进行性发展,增加了麻醉插管及术中气道管理的难度。 肺挫伤患者行急诊手术往往合并其他部位及脏器损伤,本例患者即为合并脾破裂失血性休克行,其外科手术治疗目的主要为手术止血,抢救生命。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患者肺挫伤病情容易被急诊科医师或外科医师忽略,或处理顺序排在脾破裂处理之后。
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有效循环容量不足,全身血液再分布,组织供氧减少。然而此时患者合并的肺挫伤可能导致患者氧合下降,二氧化碳蓄积。最终加重了组织缺氧,对患者术后的转归极为不利。所以,在合并肺挫伤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时,应积极处理肺挫伤,维持氧合。此时麻醉科医师即为处理肺挫伤、改善全身氧供为患者康复提供保障的最佳人选。
此例患者伤后1 h入院即出现吸频数和呼吸窘迫、咳嗽、大量的血性泡沫痰、低氧血症;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散在罗音,结合受伤史及CT检查,患者双肺挫伤诊断成立。早期及时发现肺挫伤,为该患的成功抢救提供了前提条件。患者入室时即表现出严重缺氧症状,因此首先采用静脉快速诱导下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由于复合伤,紧张、疼痛、躁动等因素可加速肺水肿的进一步发展,对此类肺挫伤合并有外科手术探查指针的患者及时安排手术,早期充分的镇静镇痛,降低氧耗,行彻底有效的气道吸引,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为改善机体缺氧,保障充分的氧合非常重要。
术中麻醉管理采用呼吸末正压通气即PEEP模式。由于正压通气可以增加功能残气量,使肺泡在呼气末不易陷闭,降低气道阻塞,增加氧弥散量及改进肺泡通气的分布,因此可以降低肺内分流及提高氧分压,减少肺血流及静脉血回流,促进肺间质及肺泡水肿的消退,从而有利于切断肺水肿—缺氧的恶性循环。临床上需选择最佳PEEP,宜从低水平3~5 cmH2O开始,逐渐增加至最适PEEP,当病情稳定后逐步降低FIO2至50%以下,然后再降PEEP至≤5 cmH2O,以巩固疗效。此例患者在手术期间采用PEEP(5cmH2O)通气模式,SPO2从入室时的68%升至98%至术毕,说明在外科手术的同时,积极的行机械通气治疗,不仅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方便术中麻醉管理,也有利于患者术后转归。
患者术毕42~46 h SPO2下降,经更换气管导管、气管切开和充分吸引后才使患者转危为安,这说明并应证了肺挫伤的病理变化在伤后12~24 h是进行性加重的。提示对重度肺挫伤患者的麻醉管理需加强气道管理,有条件的情况下早期气管切开应是合理的选择。
术中容量监测也是麻醉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肺挫伤患者多系复合伤,此例即合并有脾破裂、头皮裂伤。术中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应监测CVP指导输液。麻醉中的容量管理目标为:有效的液体复苏并权衡肺部渗出。这使得麻醉科医师在处理此类患者时需要考虑到晶体、胶体、血浆的使用配比问题,以及利尿剂、激素的使用问题。在患者病情平稳后,应积极行容量治疗,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持续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本例重度肺挫伤成功抢救的经验提醒:急诊手术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如有肺部合并症应给予充分重视。麻醉科医师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早期、积极、介入针对肺挫伤的治疗,即完善的镇静止痛,呼吸道管理,合理的容量治疗,对改善病人的低氧血症,保证手术顺利安全的完成,提高手术病人的良好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
[2]杨万杰,赵雪峰,魏凯.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7):407-411.
[收稿2013-01-12;修回2013-03-08]
(编辑:王福军)
R614.2
B
1000-2715(2013)02-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