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3-01-22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廖远甦
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廖远甦
一、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高校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各地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整合一切可用资源,摸索适合区域现状的信息化发展之路,取得了长足进展。评估高校信息化的现状,研究高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已有相关研究主要从定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二、文献综述
(一)定性研究
王秋梅等(2002)[1]认为西部高校信息化存在硬件设施不足、教育人员信息化素质参差不齐等5个问题,而且提出了相应对策。黄建军等(2003)[2]针对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为西部高校如何在资金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建设和共享网上教学资源提出了相关对策。贾玲(2008)[3]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不足、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策略。李思寰(2009)[4]通过高校信息化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资源浪费、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她认为综合评价研究的滞后阻碍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
姜辉等(2004)[5]根据高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与若干个三级指标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李涛等(2005)[6]建立了包括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应用情况等6个一级指标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张成洪等(2008)[7]构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
(三)综合评价方法
张成洪等(2005)[8]应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意见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杨同伟(2006)[9]提出一种结合AHP和灰关联分析的高校信息化综合评价模型。李涛等(2005)[6]和刘裕乾(2008)[10]分别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估高校信息化水平。李思寰(2009)[11]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西部高校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收到了多位学者的关注,从定性角度挖掘问题,进而献计献策。然而,鲜见相关的定量研究,特别缺乏对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研究。实际上,关于我国高校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受限于缺乏统计数据,研究者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所以,很多研究只能从理论角度探讨权重设定和评价模型,也很难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高校信息化的因素。所幸,“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于2008年通过教育部向全国336所高校进行信息化水平调查,首次获得了比较全面的高校信息化数据。本文利用该数据分析了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和校级差异,并用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因素。
三、数据说明和预处理
(一)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于2008年11月18日进行的高校信息化调研成果。调查表包括5个一级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情况(简称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应用系统)、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简称管理机制)、标准规范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标准规范)。
因本研究只涉及一级指标,故略去二、三级指标的介绍,详情见张成洪等(2008)。经过整理汇总,得到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甘肃、湖北、湖南、吉林、内蒙古、陕西、云南10个省、直辖市,共329个高校的样本,其中本科高校152所,专科高校177所。
(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分为三个步骤:①处理矛盾值;②处理缺失值;③归一化变换。如果回答没有按照问题的要求规范答题,那么根据答案的意义规范作答。对于不合逻辑或者自相矛盾的答案,一律以缺失值处理。对于缺失值,本文采用最常用的“均值估计法”予以处理,根据高校所在的省份和级别,利用其它同类样本的均值填补缺失值。因为原始指标的波动水平各不相同,所以运用归一化变换将数值转换到0~100之间。关于数据定权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灰关联评价法、熵权系数法等等。究竟选用何种方法最佳,往往因问题和样本而异,没有一般的解决方案。在没有进行比较研究之前,本文采用最简单的定权方法,即同级指标等权处理,尽量降低定权方法的选择对分析结论的影响。
四、实证研究
(一)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
如图1所示,东部地区高校信息化水平最高,分别在“标准规范”、“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三方面力拔头筹,仅在“管理体制”和“资源建设”两方面略低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高校信息化的优势既表现在包括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的信息化“硬件”上,也体现在标准规范的“软件”上,尤其是“标准规范”的平均得分62.2分,比西部地区高出17.3分。在体现综合实力的“应用系统”上,东部地区也以32.4分名列首位。
中部地区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表现不俗,在基础设施标、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三方面紧追东部地区。在资源建设和管理体制两方面,中部地区甚至以23.8分和36.3分的微弱优势力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上已不比东部地区高校差,只是在软实力和综合实力上稍逊一筹。
图1 我国各地区高校信息化平均得分
总体而言,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接近,西部地区除了在管理体制略高于东北地区,其它四个方面的平均得分都略低于东北地区。事实上,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管理体制方面的表现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很小。这充分说明西部和东北地区都非常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信息化水平落后主要是因为硬件投入不足等因素。
如表1所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高校信息化程度最高,囊括了前三名。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高校的优势尤为明显,在最体现综合实力的“应用系统”上包揽冠亚军。有趣的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总体排名第一的北京仅得29.8分,比云南和甘肃稍高一些。这可能是因为“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观题比例较高,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但也说明,各地高校都很重视信息化建设,导致“管理体制”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小。另外,广州的高校信息化总体第三,但不如北京和上海那样全面,既有强项也有比较明显的弱项。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以39.7分名列榜首,但在“应用系统”方面,得分低于湖南和湖北,仅比吉林高1分,相对于中部地区高校的优势并不显著。
湖北和湖南虽屈居第4名和第5名,但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乏亮点。在硬件投入方面,中部两省的高校紧追发达地区的高校,湖北甚至在“资源建设”方面获得24.8的最高分。在信息化的制度建设方面,中部地区高校也不落下风,湖南在“管理体制”上获取37.8的最高分。在“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方面,湖南和湖北的高校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与广东无显著差异。
属于东北地区的吉林省,高校信息化的平均得分获得第7名。吉林省与西部地区中高校信息化建设较好的省,如内蒙古、陕西,处于伯仲之间。这三个省与中部地区的主要差异不是硬件投入和管理体制,而是“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西部地区中的云南和甘肃,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弱后的省。两省的高校不仅“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而且在“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的软件投入也不足,最终导致“应用系统”的综合实力很弱。
(二)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
高校信息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地区上,还体现在同一地区的高校级别上。本科高校通常比专科高校更有名气,拥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和财政支持。本文运用T检验判断某地区本科高校与专科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特定的高校信息化指标,检验校级差异的T统计量如下:
从地区维度看,湖北省高校的校级差异最显著,本科高校分别在“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3项指标上显著优于专科高校。内蒙古和云南的校级差异都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2项指标上。陕西和甘肃的高校都有1项指标存在校级差异。上海、广东、湖南、吉林三地的高校信息化无明显的校级差异。
从指标维度看,各地区在“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方面无明显的校级差异,但在标准规范都有一个地区存在校级差异显著。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两方面。其中,“资源建设”指标有3个地区校级差异显著,而“应用系统”竟然有5个地区校级差异显著。特别地,西部四省的本科高校都比专科高校在“应用系统”方面占优。
表1 我国部分省市高校信息化平均得分
表2 我国部分省市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检验
(三)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回归分析
高校信息化的本质是高校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科研和行政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以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硬件设备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信息化的基础和起点。高校肩负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责任,不仅内部生产大量的信息,而且还要从外界接受和引入最新的信息资源。建设功能齐全的电子图书馆,配备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
高校信息化既需要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硬投入”,也需要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的“软投入”。一方面,高校管理层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与管理的制度化,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很积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处理和共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科学地分类和描述信息,才能促进高校各部门协同工作、信息共享。
如前所述,“应用系统”体现高校信息化的综合实力,是最能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在5个一级指标中,“应用系统”是衡量高校信息化产出的指标,其他4个指标是衡量高校信息化投入的指标。任何投入的效果都需要经过应用的检验,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是评价高校信息化绩效的重要方面。本文用回归模型研究高校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率,因变量是“应用系统”得分,自变量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得分,再引入一个哑变量反映校级差异(1表示本科,0表示专科),估计结果见表3。
表3 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回归估计结果 R2=62.1%
如表3 所示,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62.1%,所有变量的系数都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也与预期一致,说明5个自变量都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回归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解释变量对高校信息化应产出的影响程度。按系数大小排列,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解释变量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然后是依次是标准规范、是否本科和管理体制。
硬件投入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基础设施”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73分;“资源建设”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56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真金白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信息化硬件投入。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全国名列前茅,高校信息化硬件投入水平也最高;湖南、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硬件投入水平位居中;陕西,甘肃,云南等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弱后,硬件投入比较薄弱。
“标准规范”是影响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第二重要的因素。“标准规 范”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119分。完善的标准规范建设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高效使用信息资源和硬件设备。当高校信息化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初级阶段时,可能意识不到标准规范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面对日益膨胀的信息资源,就会发现科学、规范地分类和描述信息是多么重要。“标准规范”的得分反映了高校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信息化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如前所述,高校信息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校级差异。回归分析也表明:如果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本科高校的“应用系统”比专科学校显著高出0.058分。实际上,校级差异对信息化产出的影响程度也比回归分析结果更大。数据显示,所有地区本科高校的“应用系统”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专科高校。其中,悬殊最大的是上海,平均高出15.4分;差距最小的是广东,差值为1.6分。众所周知,本科高校比专科高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列入“211”和“985”的本科高校,资源优势最终体现在硬件投入上。校级差异大部分通过硬件投入间接影响应用水平,因而直接作用的估计系数较小。
“管理体制”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解释作用最低,“管理体制”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057分。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从制度、资金、组织三个方面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但是,专科高校的“管理体制”得分并不比本科高校差,说明大多数专科学校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但因受制于财力、物力的硬约束,导致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弱后。
五、主要结论
根据我国部分省市的高校信息化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东部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高校其次;东北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略优于西部地区,但都处于相对弱后的地位。具体到省、直辖市,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高校信息化优势明显;湖南和湖北的高校信息化表现不俗,只是在“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两方面稍微逊色;内蒙古、吉林、陕西、云南和甘肃5省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接近,除了“管理体制”指标,其他方面都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都有不小的差距。
(二)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呈现区域特色
本科高校比专科高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列入“211”和“985”的高校。资源优势决定了本科高校在硬件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影响信息化应用的水平。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两方面。T检验显示,湖北省高校的校级差异最显著,内蒙古和云南的校级差异都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2项指标上,陕西和甘肃的高校都有1项指标存在校级差异。
但实证研究也揭示,在一些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不存在明显的校级差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一方面,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政府很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对本科和专科高校的支持几乎一视同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地区高校相对集中,本、专科高校的交流相对方便和频繁,有利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校际传播。所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专科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软”和“硬”两方面紧追本科高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校级差异。
(三)高校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高校信息化的核心和根本出发点是应用。哪些因素影响高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影响的程度如何?回归分析回答了这个问题,“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推动作用最强,其次是“标准规范”和“管理体制”。其中,“基础设施”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73分;“资源建设”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56分;“标准规范”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119分;“管理体制”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057分。
六、对策建议
西部地区高校由于缺乏地缘和资金优势,在高校信息化的硬件投入上严重不足,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校有不小的差距。回归分析的结果为西部地区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西部地区高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逐步推进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教学科研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具备了较好的“硬件”基础后,工作重心再过渡到校园信息门户、校园一卡通、校园虚拟社区等建设项目上。遵循“由软及硬”和“以点带面”的发展策略,最终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一体的全面信息化。
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的硬件与发达地区高校相差无几,但在信息化的“软投入”和综合应用水平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就“数据标准”建设而言,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运维服务管理标准方面”和“信息化技术标准”两方面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数据标准”和“代码标准”上。中部地区高校未来应该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相互融合促进的思路,加强信息资源的标准规范建设,深化应用系统建设,大力追赶发达地区高校。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高校代表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最高水平。但从调查数据看,他们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在“资源建设”方面,发达地区高校的教学和政务资源建设比较出色,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和科研资源建设还有待提高。除少数高校以外,多数高校没有建成有特色的数字博物馆。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发达地区高校做得最好的是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基础应用和教学信息化基本达到门类齐全,但视频会议、虚拟社区等高端应用仍然需要继续加强。
[1]王秋梅,罗莉如.西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130-132.
[2]黄建军,王兰尊.西部高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3):20-23.
[3]贾玲.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8(7):63-64.
[4]李思寰.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19-121.
[5]姜辉等.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13-116.
[6]李涛,罗新星.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101-108.
[7]张成洪等.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2008-11)[OL].http:\www.ecampus.fudan.edu.cn.
[8]张成洪等.应用AHP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J].教育信息化,2005(7):39-41.
[9]杨同伟.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3):46-48.
[10]刘裕乾.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8(4):229-230.
[11]李思寰.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09(6):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