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

2013-01-22陈弼沧吴秋英郭伦聪陈文鑫郑本端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泉州市肾脏病泉州

陈弼沧 吴秋英 郭伦聪 陈文鑫 郑本端

1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2泉州市医药研究所,福建泉州 362000

福建省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

陈弼沧1吴秋英1郭伦聪1陈文鑫2郑本端1

1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2泉州市医药研究所,福建泉州 362000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是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分学科之一。近三十年来该学科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技术、中药动物和临床试验以及中医护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现试论述如下。

1 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研究进展

1.1 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

李秋景等[1]系统总结了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家阮诗玮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经验。阮诗玮教授认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湿热之气较重,加上闽人体质偏热,湿郁滞泥,热炼成砂而成肾结石;病在初期多为实证,久病伤及正气发展为虚实夹杂之证。辨证分为湿热壅滞、气滞血瘀、脾肾气虚和肾阴阳不足等四型。治疗时应衷中参西,以“四金”为主化裁治疗。

1.2 临床诊疗技术

1983年泉州市中医院建立肾病科,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肾脏病,这标志着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的建立。1995年泉州市中医院在泉州地区中医系统率先开展肾脏穿刺技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

1.3 中药动物实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黄荣桂等[2]对肾茶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肾茶无毒性,并能增加家兔输尿管动作电位的频率和幅度,具有排石利尿、抗菌止血的作用。福建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室的李月婷等[3]探讨肾茶煎剂对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表明肾茶能抑制体外培养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的分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的余鹏程等[4]观察丹参对肾移植大鼠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表明丹参能减轻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病理学损害,下调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1.4 中药临床试验

1.4.1 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试验 泉州市中医院的许文娟等[5]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肾宁复方治疗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尿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血清IgG等为观察指标,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期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半年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陈锦海等[6]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红细胞比容、血凝血因子Ⅰ、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肾脏生化和尿量等为观察指标,发现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83.3%。

1.4.2 中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试验 泉州市中医院的黄照明等[7]采用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案,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57例IgA肾病患者,以尿红细胞、尿蛋白和肾功能等为观察指标,发现辨证论治的总有效率为78.95%。

1.4.3 中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试验 泉州市中医院的朱良伟等[8]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通痹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以症状、体征、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等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80.0%。

1.4.4 中药治疗梗阻性肾病的临床试验 泉州市第一医院的黄书堤等[9]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观察输尿管腹腔内技术联合肾舒冲剂治疗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衰竭的疗效,以肾功能恢复、血尿消失、尿常规恢复、尿痛消失和尿培养阳性消失等时间为观察指标,发现肾舒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1.4.5 中药治疗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试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的黄书堤等[10]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八宝丹胶囊、大黄粉、肾舒冲剂和蛇药等治疗蛇伤后急性肾衰竭患者,以肾功能恢复、胃肠功能恢复、肝功能恢复和尿常规正常等时间为观察指标,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且单纯西医治疗组有1例死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全部康复。泉州市中医院的黄剑等[11]采用前后对照设计方案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圆斑蝰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治愈率为97.8%。

1.4.6 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试验 泉州市人民医院的郑少红[12]报道以大黄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良好近期疗效的案例1例。泉州市第一医院的余鹏程等[13]采用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案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以症状、肾功能和病情分级等为观察指标,发现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谢传钞[14]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以血肌酐、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等为观察指标,发现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76.67%。泉州市光前医院的黄东波等[15]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以症状、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血肌酐和尿素氮等为观察指标,发现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85.0%。泉州市中医院的朱良伟等[16]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以症状、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二氧化碳结合率和血红蛋白等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77.1%。泉州市中医院的许文娟等[17]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骨散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以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钙、血清磷和血甲状旁腺激素等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77.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陈锦海等[18]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疗效,以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等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1.5 中医护理技术

泉州市人民医院的蔡瑞珍[19]介绍了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护理体会。泉州市中医院的林风云等[20]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辨证施护护理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以血肌酐和尿素氮等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2 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2.1 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

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经过数十年的反复实践验证、补充和发展,渐成体系。总结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最基础的工作。泉州地区虽有学者[21-22]总结阮诗玮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经验,但未能详细阐述阮诗玮教授辨治肾脏病“六看”的学术思想精髓,在临床上亦未能将阮诗玮教授辨治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其他肾系疑难杂症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泉州地区现有国家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0多名,但经检索未见总结上述专家治疗肾脏病学术思想的文献。今后各学术继承人及其研究生应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2.2 探索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

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不是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案的简单组合,而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挖掘中医的优势并揭示其内在规律,即中医现代化,并与西医有机结合,构建一套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由于中医理论的抽象化和哲学化导致中医理论的发展在短期之内很难取得突破,由此注定探索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之路漫长而艰辛。阮诗玮教授[1]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吸收现代医学的先进科研成果,结合自己长期从事肾脏病科研和临床的丰富经验,创立的肾脏病“六看”理论体系值得借鉴和研究。

2.3 开展诊疗新技术

近年泉州地区的中医医院肾病科的诊疗技术发展缓慢,和地区综合性医院的差距正日益加大,突出表现为未常规开展肾脏穿刺技术和血液净化中心的规模偏小等。相比之下地区综合性医院已经开展核素肾动态显像和肾动脉造影等检查技术,为各种肾脏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全面的支撑。特别是开展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病,有力地支持了泉州地区重症医学的发展。今后泉州地区的中医医院应加强引进先进诊疗技术以提高肾病科的诊疗水平。

2.4 开展中药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泉州地区目前所开展的中药治疗肾脏病的动物实验均由地区综合性医院的肾脏病科承担完成。地区综合性医院的肾病科所开展的中药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研究无论在试验设计方法还是在数量方面均优于地区中医院。但是由于临床专业医师对中医理论缺乏系统的掌握,导致所开展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局限于验证单味药和中成药的疗效。笔者认为这种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验证中药的有效性研究仅能说明中药可能的药理作用。而作为中医专业医师应不断挖掘整理祖国医学治疗肾系疾病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在此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治疗肾脏病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理论对临床试验加以规范,以提高试验的论证强度,而不应走“废医存药”的研究道路。省内著名伤寒专家张喜奎教授[23-24]所开展的经方辨证肾脏病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今后还可以开展证型的量化辨证标准研究和建立病证结合的肾脏病动物模型等研究。

2.5 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需要建立一支具有深厚西医基础和扎实中医知识的新型高级人才队伍。目前肾内科医师还经常参与糖尿病、中毒和重症医学等专业疾病的救治,所以要求肾内科医师必须熟悉上述学科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和急诊(重症)医学等分学科均相继建立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今后泉州地区还必须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建立中西医结合专业肾脏病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以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人才。必须建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科和研究所。

2.6 加强科研课题申报

泉州地区已被立项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研究的科研项目共4项,其中福建省教育委员会三项费用资助项目1项、泉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重点资助项目3项。承担科研项目和公开发表论文的作者单位均为省市级医院。这不但要求各区县级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的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科研培训,同时也要求上级主管部门能加大投入,扶持区县级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的发展。

2.7 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的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在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到管理肾脏病患者的工作中。

泉州地区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在其三十余年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之处,但我们坚信通过广大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一定能突破这些瓶颈,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从而惠及更多的肾脏病患者!

[1]李秋景,许文娟.阮诗玮教授治疗肾结石辨证思维撷要[J].环球中医药,2009,2(1):65-66.

[2]黄荣桂,沈文通,郑兴中,等.肾茶对尿路结石的治疗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33(4):402-405.

[3]李月婷,黄荣桂,郑兴中.肾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71-573.

[4]余鹏程,胡义阳,岳良升,等.丹参对肾移植大鼠慢性排斥移植肾病理变化及其TGF-β1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22):4-6.

[5]许文娟,洪泉生,朱良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8例[J].福建中医药,2002,33(2):10-11.

[6]陈锦海,黄荣桂,刘广建,等.黄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8):484-485.

[7]黄照明,朱婉萍.中药治疗IgA肾病57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5,7(S1):7.

[8]朱良伟,黄雪红,许文娟,等.补肾通痹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08,1(5):4-5,9.

[9]黄书堤,辛明华,辛军.输尿管镜联合肾舒冲剂治疗梗阻性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8):474-475.

[10]黄书堤,许葆雄,辛明华,等.中西医结合血透治疗蛇咬伤后急性肾衰36例[J].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12-213.

[11]黄剑,柯明远.中西医结合治疗圆斑蝰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5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4):27-28.

[12]郑少红.大黄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J].福建医药杂志,1999,21(1):122-123.

[13]余鹏程,杨霓芝,徐大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62例临床总结[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1):20-23.

[14]谢传钞.解毒活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J].福建中医药,2004,35(6):9-10.

[15]黄东波,庄碧如.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S2):835-836.

[16]朱良伟,黄雪红,许文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3):32-34.

[17]许文娟,李秋景,黄雪红,等.益骨散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20例[J].环球中医药,2011,4(6):473-474.

[18]陈锦海,朱良伟,李月婷,等.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12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64-165.

[19]蔡瑞珍.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体会[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S1):146-147.

[20]林风云,李淑莲.辨证施护在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4):277-278.

[21]赵凯彬,阮诗玮,张荣东,等.阮诗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四时变化用药特点及典型病例分析[J].中医药通报,2011,10(6):13-18.

[22]张荣东,阮诗玮.阮诗玮教授应用王氏清暑益气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J].中医药通报,2011,10(5):21-22.

[23]张喜奎,李灵辉.桃核真武汤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3):50-53.

[24]张喜奎,王贺.猪苓汤合健脾益气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0,41(4):43-46.

10.3969/j.issn.1674-4616.2013.01.015

*福建省卫生系统第四批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培养基金

2012-11-08)

猜你喜欢

泉州市肾脏病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