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海洋特色优势 助推蓝色经济发展记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22张栋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海洋特色养殖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张栋华

海洋是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海洋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兴海强国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特色立校 谋海济国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的国家战略性大学,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既责无旁贷,又任重道远。学校于1924年始建时的校纲即开宗明义:“本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1930年,校长杨振声主张文理渗透,倡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等与海洋相关的学科,1946年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水产系,同年设立了海洋研究所;1951年,校长华岗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于“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1959年,建设我国第一所海洋高校。进入新世纪,学校首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2001年2月,学校获得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至今已顺利完成两期“985工程”建设。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为特殊使命,培养了以两任国家海洋局局长、10位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16位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6位水产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创立了文氏普遍风浪谱、近海环流及物质输运、超浅海风暴潮等理论体系;担当了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海洋调查主力军角色,并在历次国家海洋专项或综合调查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引领或参与推动了海水养殖业中的藻、贝、虾、鱼养殖的“四次浪潮”,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大国;研制了以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为代表的系列海洋创新药物,引领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倡议设立国家海洋局、建议在日照石臼所和黄河三角洲建设大港等等,为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国家全方位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需求,聚焦国际学术前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完善和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建设重点,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重要发展途径,有效整合各创新要素,深入推进“重点方向—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创新团队”一体化建设,深化实施了“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巩固和显著提升了海洋和水产特色优势学科水平,同时通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相关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催生了一批新兴学科并不断形成新的优势,从整体上优化了学科布局,提升了学校的总体水平。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经过建设,学校特色优势更为凸显,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批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学校已在8个学科(领域)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全球科研机构前1%行列,并列大陆高校第16位,其中在地球科学学科(海洋科学研究为我校特色)排名前0.45%,在大陆高校中列第6位,在植物与动物学学科(水产和海洋生物研究为我校特色)排名前0.25%,同样在大陆高校中列第6位;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连续三次在国家学科水平评估中蝉联第一。

学校汇聚了以8位两院院士、7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6位“长江学者”、1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18位山东省“泰山学者”等为代表的学术领军人才,形成了以“海洋动力过程的演变机理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两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为核心,与“海洋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开发”、“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等7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互为支撑、组团发展的创新格局,使学校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海洋科学领域拥有两个NSFC创新研究群体的单位,也是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单位。

海洋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海洋事业能力持续增强,产出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

海洋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学校通过建设“天使号”近岸科考船、完善“东方红2”科考实习船、启动“东方红3”深远海科考船建设计划,协同自主构建的南海深海观测网及积极参与利用的国际极地科考共享平台,共同组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化的现场观测能力。

学校先后承担10项涉海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约占全国该领域项目总数的1/5,其中2013年一年内获批3项;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十二五”五个重大项目之一,是国家海洋和水产领域重大项目的重要承担单位。获得了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其中2010年获得国家奖数量在全国各行业申报单位中列第9位。近三年在海洋科学领域先后有10篇Nature及Nature子刊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数约占该领域大陆学者在同类刊物上发表总数的2/3;在全球变化动力学理论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等作为创新观点和证据所采纳。4个一类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其中“抗老年性痴呆新药971”合同转让额达8100万美元,是我国转让给国外的第一个海洋药物;已培育6个海洋水产新品种,位居全国申报单位第二位;建设了目前亚洲最大的专业海藻肥料生产基地,利用浒苔等大型海藻生产了“海状元818”等100多种新型特色肥料产品,并推出6项专利技术,产品出口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在青岛近海斋堂岛建成了我国首个海岛多能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示范工程。

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夯实学科基础、强化海上实践、交融涉海学科、搭建国际平台”为原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以获批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和中德海洋科学中心等为国际科教平台,将特色优势学科群以及先进的海洋科考平台融合到学校海洋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每年培养的海洋学科博士数量约占国内高校培养总数的62%,培养的水产学科博士数量约占国内培养总数的30%。

探寻海洋生物技术 助推产业发展

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学校形成了从遗传学基础理论研究、选种育种、健康养殖到高值化综合利用等系统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化推广的完整链条,为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和蓝色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扇贝分子育种技术获得突破,建立了扇贝现代育种技术体系,推动了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了蓝色种业的兴起。开展了扇贝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构建了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基因组精细图谱,为贝类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海洋生物(非模式生物)的SNP分子标记高通量、低成本筛查和基因分型技术系统,使大规模开发水生生物分子标记,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成为可能;构建了目前水生生物标记精度最高的遗传连锁图谱,开展了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和分子基础解析,克隆了一批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开发了基于bayes方法的全基因组选择软件gsbays和基于基因组信息的个体亲缘关系矩阵分析软件sky,对育种值的估计精度和运算速度优于国际上的同类技术,整合了GBLUP、Mixp和gsbay三种技术,建成了国际上第一个水生生物的全基因选择育种平台,并应用于扇贝的品种培育。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Methods等刊物上,标志我国在分子育种领域研究已据国际前沿。以BLUP育种技术为核心的扇贝健康苗种培育体系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将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进一步系统整合,大大推动了扇贝良种的育种进程。2010年选育的“海大金贝”虾夷扇贝通过了国家的新品种审定,该新品种高产抗逆,且富含类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价值高,为海鲜佳品,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已推广养殖30万余亩。“蓬莱红2号”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性状进一步改良,现已在产业中养殖数万亩,增产效果显著,已申报国家新品种审定。优良品种的应用和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扇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催生了蓝色种业的兴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应用,为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对虾养殖是带动沿海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病暴发以来,我国对虾养殖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严重制约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项目组对该病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在对WSSV病的病原学、病理学、流行病学、检测诊断、感染增殖、宿主范围、传播途径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WSSV和对虾血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库,应用单抗开发了现场、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检测诊断技术,建立了WSSV的单抗阻断技术。解决了该病的病原、流行、传播、检测、防控等关键问题。近3年来项目成果应用于山东、江苏等地的对虾养殖示范企业,有效预防了WSSV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降低了养殖风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生态效益。成果还通过讲座、授课、电视网络媒体等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授权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成果还获得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海水重要养殖动物池塘养殖结构优化,为改造我国传统的海水池塘养殖业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业迅猛发展,但传统的高密度、单养、大排大灌的养殖模式不仅对饲料利用低且对环境负面影响很大,是不可持续的养殖模式。我校水产养殖生态学研究团队,提出了池塘养殖结构优化应遵循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时间和饵料资源充分利用、生态防病的三原则,创新了研究方法,研究了海水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了传统养殖系统内自养作用与异养作用的失衡机制,阐明了对虾、刺参、褐牙鲆、三疣梭子蟹等养殖动物的养殖生物学,创建多种池塘水质生物调控技术,优化了17种池塘综合养殖结构,实现了增产、增效、减排。该技术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4个,制定相关地方标准两个、企业标准两个,培养硕士生84名、博士生45名,发表论文228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5篇。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山东、辽宁、江苏和浙江的8个市(县)规模化应用,近3年技术推广应用累计43万亩,新增产值27.8亿元。项目成果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构建了海洋水产品资源精深加工的技术体系,推动了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20年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我国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海洋渔业产业已成为海洋产业的支柱性产业。海洋水产加工是联系海洋水产品原料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整个海洋渔业产业链中起着龙头和带动作用。项目针对制约海洋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在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计划的支持下,通过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创新了大宗低值海洋水产品中蛋白质、糖类及脂质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针对制约海参加工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创新了海参工业化加工技术体系,建成了国际上首条海参加工前处理机械化生产线,发明了海参功效成分的高效制备技术,构建了海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发展形成了我国传统海洋滋补品海参精深加工的工业化技术体系。上述技术成果已在国内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海洋水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新增产值70多亿元,新增利税20多亿元。在显著提升我国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综合效益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关成果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经过多年积淀式发展,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大幅提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坚持深化改革,致力内涵发展,不断巩固和强化海洋特色,拓展和增强综合优势,力争到2020年将学校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时为实现海洋强国梦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海洋特色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特色种植促增收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