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2013-01-22王妞梦章徐洁

浙江医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危重体征阻塞性

王妞梦 章徐洁

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王妞梦 章徐洁

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过急诊科早期处理后,需转运到病房或送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尽管途中的转运时间不长,但对患者病情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甚或危及生命的隐患,如呼吸、心搏骤停、呼吸道梗阻、静脉输液管路脱出或堵塞、气管插管脱出、氧气供给不足等。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较正常高9.6%[1]。因此,转运对降低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急诊科转运的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院内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06—2012-10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重患者117例,其中男76例,女41例;年龄63~89(71.5±18.2)岁;病程8~28(12.6±8.8)年。有吸烟嗜好者85例,有喝酒嗜好者81例;需2路静脉输液者58例,需要机械通气支持36例,吸氧81例,留置导尿28例。突发呼吸、心搏骤停2例。7例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了并发症,经过及时急救得到控制。转运至科室92例,转运至相关科室检查113例。转运过程中无死亡病例。转运目的:进行X线摄片、CT、MRI检查及运送到病房进一步治疗。

2 护理

2.1 转运前护理

2.1.1 转运风险评估 首先召集急诊室主管护士与主管医生共同紧急评估患者转运的可行性,必要时请急救小组专家共同参加急救评估,内容包括呼吸道管理、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2]。如果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但又必须转运的情况下,应将转运途中的风险告知家属,征得家属理解并签字同意[3]。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与主管医师一起实施转运。院内转运可能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及重度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6],在转运之前护士应该对患者的病情作一个全面的评估,例如患者病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应急用药。

2.1.2 转运人员的选择 遇有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转运途中至少需要2位医护陪同人员,且应具有丰富的急诊室工作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并有主管医师陪同。

2.1.3 告知家属及接收部门 (1)征得家属同意:当护士接到医嘱需要转运患者时,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解释患者要被转运的地方、目的及需要几位家属陪同,需要如何配合,并在患者转运知情同意书上签字。(2)通知对方科室:转运前5~10min,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告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及需要特殊准备的物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吸痰器、吸氧装置等,确保接收科室做好充分准备,以便于对方科室能够有计划地接收患者。如果是行各种检查,提前预约,确保患者到达后及时做检查。

2.1.4 转运准备 (1)用物准备:根据病情评估内容准备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吸氧者应配备足够的氧气,吸痰患者备好吸痰管和注射器,充分考虑天气冷暖,避免患者着凉,即使是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负责转运的护士也不要掉以轻心,带上急救物品,例如:呼吸皮囊、面罩、氧气钢瓶、转运呼吸机、输液微泵和急救药品。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仪器蓄电池情况,保证电量充足。带有引流管的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暂时夹闭,但是尽量不要用原来的滑轮夹闭,可以将引流管反折后用胶布粘贴的方法,避免引流液反流。(2)对患者监测及检查:转运前由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详细交接班,了解患者的病情,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扭曲滑脱,清空尿袋,清除患者气道内分泌物,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备好人工呼吸气囊和便携式呼吸机。妥善约束烦躁患者,适当使用镇静剂。输液时选用静脉留置针。便携式氧气瓶给氧,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4],尽量避免使用氧气枕供氧,因氧气枕的氧浓度与氧流量难以估计。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5]。

2.1.5 心理护理 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安静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转运途中的护理

2.2.1 舒适护理 转运时抬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保持安全合适的转运体位,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转运中避免剧烈震荡。在推车行走过程中,头部置于大轮端,推车速度要平稳,如果车颠簸,可以告诉推车人员往下压着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不适。如果患者清醒,可以嘱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7]。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原有吸氧、输液者不要中断。

2.2.2 病情观察 护士应该站在便于观察病情的地方,例如患者神志改变,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有无躁动、胸廓起伏、气管插管与呼吸器的连接是否完好,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整理引流管避免脱管、堵管,做好应急处理,如生命体征异常应及时处理[8]。注意观察防止转运并发症发生:(1)生命体征的改变,呼吸、心搏骤停;(2)痰液堵塞;(3)输液管路的脱落或者堵塞;(4)意识的改变;(5)各种管道的脱落或堵塞;(6)坠床;(7)着凉。

2.2.3 紧急情况的处理 如果途中患者发生并发症,护士不要慌张,嘱家属平稳推车行走,告诉陪护人员给相关领导与科室打电话,寻求救助及准备病床,尽量保持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如果患者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可以推到就近的科室,争取抢救时机。转运途中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做好转运记录,包括各项意识活动状态、监测指标数值、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及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救治等。

2.3 转运到相应科室的护理 到达相应科室后,护送与病房护士一起将患者搬至病床,做好交接班工作,包括:病情、基本信息、化验项目、过敏试验结果、输入药物情况、各种管道在位情况等,双方科室交接人员签名。

3 小结

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诊科转运频率非常高,而院内转运会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增加病死率。要确保患者能够被安全转运,护士起着主导作用。

护士不但要充分评估病情,认真做好转动前,转运中的护理。可以减少转运时并发症发生率,进而降低病死率。护士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当患者发生了并发症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因此,做好转运可消除或避免不安全因素,为抢救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争取时间,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患纠纷,为下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5]。

[1]林涵真,危丽华,董馨.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7):4027.

[2]高琳,王世荣,刘静.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41-442.

[3] 何建茹.院内转运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 2003,9(4):284-285.

[4] 梁榕,杨燕宁,蒋巧兰.风险管理理论在高风险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1):56-57.

[5] 童本沁,陈娟.院内转运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7.

[6]黄进.护理程序在急诊重症患者医院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95.

[7]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5-36.

[8]赵卫勤.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82-84.

2013-02-20)

(本文编辑:马雯娜)

310006 杭州,浙江省中医院急诊室

猜你喜欢

危重体征阻塞性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