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种子工程项目成效、问题及对策
2013-01-22续建国冯耀斌
续建国,冯耀斌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6)
浅析山西种子工程项目成效、问题及对策
续建国,冯耀斌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6)
对种子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从项目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和资料整理方面指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工作建议,以探索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的办法,为加强种子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项目;种子工程;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将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种子工程项目投资逐年增加,储备项目逐年增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种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山西省围绕种业科研创新能力、种子监管能力、种子生产能力和杂交作物育种创新能力相继申报实施了一批种子工程项目。
1 取得的成效
1.1 支持科研创新,夯实种业基础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入手。目前,山西省种子工程项目约10%的投资用于支持种业科研创新,相继申报实施了两个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两个国家级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两个新品种研发和良种科研创新项目,为全省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例如,国家谷子改良中心长治分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后,谷子资源的保存量可达到10 000份,年育成新品种1~2个,年新增新品种推广面积6.67万hm2,新增谷子产量1 500万 kg,年生产国标二级以上谷子原原种、原种50万 kg,遗传育种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1.2 完善基础设施,助推种业发展
从1995年“种子工程”实施以来,用于完善种子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约占项目总投资的60%,共投资建设了22个农作物良种基地,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种子生产加工基地。201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339.2万hm2,商品种子供应率达到90%以上,其中玉米、棉花商品种子供应率近100%。
1.3 提升监管能力,保障种业安全
种子工程项目约30%的投资用于强化市场监管及加强品种区试能力,有力地提升了全省种业监管能力。“九五”以来,山西省先后建成了5个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分中心,每年检测种子样品500多份,代表商品种子近400万kg;每年承担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下达的种植鉴定任务,种植鉴定样品近1 000份,为种业安全提供了保障。先后投资建成了12个品种区域试验站,每年可安排约50种作物,1 000多个点的试验任务,审定品种约100个,引进新、优品种30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品种区试网络,为选育和引进更多的适宜全省种植的优质、专用、多抗新品种提供了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竣工不及时
2.1.1 前期工作不扎实
前期工作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前期工作开展不全面、不扎实将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例如建设用地不能及时落实,建设用地的规划、消防、环评等相关手续不能及时办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2.1.2 项目资金有缺口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配套资金未足额到位。二是逾期未完工项目,由于物价上涨,建设成本加大,导致项目任务不能全部完成。
2.2 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
2.2.1 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
有些市、县级财政部门不能按计划拨付项目资金,企业自筹资金有时不能及时足额到位。
2.2.2 自筹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
有些项目单位的自筹资金未纳入专账,未实行预算管理,从而导致资金管理不规范。
2.3 项目资料整理不完善
2.3.1 项目档案资料不完整、不规范
项目前期申报、中期实施、后期验收三个阶段的档案资料都不同程度存在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尤其是申报资料中的项目申报书、申报文件,招投标资料中的招标文件、网上公示资料和评标报告,监理资料中的隐蔽工程图片资料等都不同程度存在缺项问题;个别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不规范,关键的文字陈述和审计部门把关的重点不明确,没有清楚地表述项目资金是否设立专账,是否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是否规范等。
2.3.2 网上资料填报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
农业部在中国农业建设信息网上开设了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旨在适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但在项目检查中发现一些项目单位未填报网上资料,有的虽已上报但不完整,数据不准确,一些小的变更内容未及时调整,完全失去了搭建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平台的意义。
3 解决措施
3.1 强化项目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加强种子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必须强化项目培训,提高项目实施单位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通过培训使项目责任人深入了解种子工程项目的相关规定,熟悉项目建设程序,从而使项目单位能够按照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和规定的建设期限,倒排工期,严格执行种子工程项目“四制管理”规定,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3.2 强化项目初评,提高可研编制深度
种子工程项目初评的目的是从源头上为立项把关。目前,一些实施难度大,逾期不能完成的项目,主要根源在建设用地不能及时审批。究其原因,往往是原建设用地与城市规划有冲突,必须重新选址建设。强化项目初评的目的就是要依据项目单位实际情况和规划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出具的报告材料,并结合当地城镇化发展动向,确定适宜的建设地址、建设内容等。
3.3 借助网络平台,适时跟踪和监控项目进展
首先,把网上资料的填报工作当做一项重点任务来抓,要求项目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检查项目内容的填报情况,有效杜绝网上资料不报和漏报的情况,并形成一套长效机制。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的项目,要及时纠偏,及时整改,及时完善,从而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监管平台。
3.4 强化项目检查,适时解决突出问题
结合网上监管,强化项目监督检查,特别是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项目实施现场,实地了解项目进展,适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有效杜绝项目单位谎报、瞒报项目情况,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
4 工作建议
4.1 强化项目所在地自评,规范项目建设内容
目前,种子工程项目申报环节中没有项目所在地的自评,从而造成有些项目建设用地与当地城市规划相冲突,致使项目建设用地不能落实,项目逾期未完工。强化项目所在地自评就是为了弥补一个空白,从源头上为立项把关。在项目自评时,自评专家要由市(县)政府领导及规划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对当地申报的项目进行一次综合自评,并形成自评意见,再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把关,并报送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评,这样可有效避免项目建设用地与当地城市规划发生冲突。
4.2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
从项目的论证到立项,从资金计划的下达到资金的拨付和使用,从项目的招投标到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的全程化管理。为了保障种子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种子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强化项目监管势在必行。
4.3 强化项目后评价,保障项目效益持续发挥
项目通过了竣工验收,说明项目已建设完成,但不能保障项目可以持续发挥效益。种子工程项目建设的宗旨是促进种业发展,注重的是投资效益的持续发挥,注重的是以项目为支撑,提升种业的发展后劲,而不仅限于工程建设内容本身。强化项目后评价,不仅可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护,完善项目功能,而且能促使项目成果尽快投入运行,充分发挥种子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1005-2690(2013)04-0038-02
S339;F307
A
2013-03-26
续建国(1977-),男,山西定襄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管理和计划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