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期刊出版管理工作综述

2013-01-22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刘海泉

中国期刊年鉴 2013年0期
关键词:办刊江苏期刊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刘海泉

江苏省期刊出版管理工作综述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刘海泉

2012年,江苏期刊业在深化改革中求发展,在转型升级中求突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扩大影响,在改革、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

2012年全省共有期刊出版单位441家,出版期刊439种(全年休刊、新更名各1种),平均期印数506.18万册,总印数1.25亿册,总印张4.75亿印张,定价总金额7.54亿元。全省期刊出版单位从业人员3492人,资产总额6.31亿元,营业收入6.36亿元。

期刊年总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期刊社由2011年的11家增加到2012年的14家,有2家突破了2000万元,创历史新高。在期刊年总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4家期刊社中,教育教辅类4种,文化生活类4种,党史党建、农业科学和科普各1种;旬刊7种、半月刊3种、周刊1种。

2012年,面对期刊业深入改革加快发展的挑战和数字化新媒体的竞争压力,江苏期刊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增强品牌意识,咬住质量和产业发展不放松,全省期刊质量和产业发展在往年的基础上又有新提高,向建设期刊强省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深化期刊改革,加快数字转型

2012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十二五”规划,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年。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注重文化建设和加快报刊业改革的各项政策,我省期刊业一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在各类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面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面深入推进以转企改制为重点的改革,努力改变我省期刊业存在的“小、散、弱”局面,打造适应文化强省建设需要的品牌期刊、优秀期刊、畅销期刊,促进期刊业转型升级。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我省的文化资源正在有序地向优质媒体和品牌企业流动。

(一)加强资源整合

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新华传媒期刊集团、东方报刊传媒集团三大集团深化转企改制,建立和整合旗下的期刊,强化原有的期刊资源,吸收通过转企改制兼并重组的期刊,壮大了各自的实力,实现了统一领导和优势互补。新组建的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完善了企业法人性质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将原有的《服饰导报》《江苏纺织》《江苏丝绸》《江苏蚕业》和常州市科协主管的《印染助剂》、江苏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江苏盐业》跨地域和跨行业整合在一起,成为我省期刊业的一支新军。新华报业集团将旗下《党的生活》《传媒观察》《培训》《精品》《幸福老年》《动漫界》等6种期刊进行整合,兼并省党史工办的《世纪风采》,筹建了新华传媒期刊集团。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整合旗下的《东方文化周刊》《江苏广播电视报》《广告大观》《数位时尚》,成立东方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原有的报刊实现了深度融合,增强了发展后劲。这些改革举措,形成了集约化发展的态势,为我省期刊进一步做大做强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数字化转型

我省期刊在巩固传统出版内容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数字化转型道路,寻找数字化运营合作模式,建立相关网站,制作电子杂志,着力提升期刊实力和竞争力。莫愁网既是莫愁杂志社重要的展示窗口,又是妇联工作的重要宣传平台。2012年,莫愁杂志在莫愁网开辟了“妇联专区”专栏,全年宣传各级妇联典型50个,维权案例150例。为扩大莫愁网的影响,他们积极探索与龙源期刊网、悦读网等国内知名阅读平台的销售合作,开通在线销售服务,增加即时购买功能。围绕刊社内部活动,策划了“健康莫愁”“今世缘论坛”“小记者夏令营”等专题,丰富网站内容。目前,莫愁网的点击量超130万人次。中国家禽业信息中心拥有《中国家禽》和《中国禽业导刊》两本全国家禽行业发行量大、权威性强的品牌杂志,也是江苏第一家获得互联网出版权的单位。该中心在多年从事编辑出版纸质媒体以及中国家禽业信息网的实践中,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市场化办刊之路,在全国农牧期刊中,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专业期刊出版产业链,形成“客户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四位一体的立体盈利模式。

二、坚持内容为王,狠抓质量建设

在迎接和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我省的时政类、文化教育类期刊纷纷设立专栏,热情讴歌党的辉煌成就,宣传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光荣正确,提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宣传江苏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向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目标奋进的主旋律,发挥了期刊业的正能量,提升了期刊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去年以来,各期刊出版单位在我局的引导下狠抓办刊质量,通过提高办刊质量吸引读者,以正确的导向、丰富的内容、群众关心的话题引领读者,创造了可喜的业绩。连续多年占据出版、经营数据排行榜前列的品牌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傲立潮头。进入2012年期刊平均期发数前10位的10种老品牌,平均期发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与上年持平。

2012年,我省文化生活类、教育教辅类期刊社总结以往的办刊经验,坚持内容为王,狠抓质量建设,力求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省期刊中继续领跑前行。在期刊平均期发数排名前十强、期刊年总发行量排名前十强中,教育教辅类期刊均占有5种,文化生活类占有3种。在期刊年总发行收入排名前十强中,教育教辅类期刊均占有6种,文化生活类占有2种。我省各家知名期刊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注重以质量立刊,以创新取胜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江苏农村经济》编辑部围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刊质量、凸显三农特色的要求,重点加强编务规范化管理、加强三农基层一线调研、加强编辑记者培训,使期刊质量有所提高、期刊效益持续改善、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注重社会效益,积极做好服务

2012年,我省期刊以热心服务贴近读者为特色,丰富了期刊的内容,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切身需要,彰显了不同专业期刊的新特色。坚持紧密结合刊物出版内容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注重活动策划,开展特色服务,着力打造期刊品牌形象,扩大期刊读者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东方文化周刊》激励和发挥编辑部的策划力量,加强重头栏目的策划,提升刊物的市场竞争力,确立了“以新闻吸引人,以文化留住人”的宗旨,紧随年度文化大事件推出特色专题,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农家致富》强化帮助引导农民创业致富内容,拓宽了读者咨询服务平台,全年共回复读者来电来信咨询4000多人次,实现了数字出版,办刊水平稳定提升。连续六年组织开展“搭乘致富快车,实现致富梦想”服务读者活动,先后在如皋市、兴化市、句容市、淮阴区举办了山羊养殖、螃蟹养殖、草莓种植、食用菌栽培创业致富项目免费培训,还成功组织了“百名读者免费看农博”活动,完成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专项宣传工作;实现了自办发行、邮政发行、扶贫发行、财政采购发行同步增长,期发行量达到22.6万份,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银潮》杂志在全国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了“诗书画影抒情怀、喜迎党的十八大”主题活动,收到各类作品4500多件,评出优秀作品表彰。这些精心策划的期刊活动和专题,体现了有关编辑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市场经营理念,扩大了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四、创新内容形式,打造期刊品牌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动下,进一步推动报刊体制改革,激发期刊出版单位的发展活力是2012年期刊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面对转企改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许多期刊社主动寻求对策,内提素质外拓市场。《东方文化周刊》紧密跟踪年度文化事件及时推出了相应的文化专题,如:胡适去世五十周年纪念专题,杜甫诞辰1300周年、李叔同诞辰130周年,南怀瑾去世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专题,从独特的角度脱颖而出,受到了多方好评与肯定。《七彩语文》编辑部则以围绕文本质量提高而展开的“文本质量年”活动,并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有效促进了期刊的品牌建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大众》杂志在做好编辑发行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大量青少年科普活动,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先后吸引15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成为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读者,也使杂志发行量不断提升。

五、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

期刊做大做强,自身办刊质量和先进的创新理念支撑是关键,同时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通过江苏省政府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优先扶持的是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对我省文化产业具有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为全省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从我省期刊出版单位近年来的申报情况来看,项目申报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内容不断创新。2012年,我省共有7家报刊出版单位获得政府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66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220万元。其中,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申报的期刊资源整合升级工程获得资助150万元,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申报的少儿报刊转型升级工程获得资助30万元,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申报的教育报刊转型升级工程获得资助30万元,苏豪传媒集团申报的纺织服装类报刊资源整合与转型升级工程获得资助150万元,《东方文化周刊》申报的组建传媒集团获得资助150万元,《莫愁》杂志申报的江苏妇女移动出版及销售平台获得资助80万元,《中国家禽》申报的食品安全健康传播全媒体出版中心建设获得资助70万元。

六、积极向外拓展,扩大国际影响

基于我省高校及科研院所云集,我省学术期刊在期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学术期刊虽然是小众媒体,但在引领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专业领域,我省学术期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2012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以国家级期刊为主)共210种,我省共有10种,位居全国第三。我省2012年入选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五种学术期刊《中国海洋工程》《土壤圈》《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和《中国天然药物》,在国际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吸引了一批国际优秀论文,拥有一定的科技主导权。

猜你喜欢

办刊江苏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数读江苏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期刊问答
江苏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