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考察与反思
2013-01-21徐振祥刘艳娥
徐振祥,刘艳娥
(1.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2.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考察与反思
徐振祥1,2,刘艳娥2
(1.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2.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社会转型的现代范式展露了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生存诉求多样化、道德规范工具理性化的发展图景,也为青少年道德成长预制了全新的“现代性”维度。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以其移动终端式的节点传播将草根大众的传播力从传统媒介的单向度中极大地解放出来,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选择上为青少年的个性张扬、主体性彰显、思想表达自由等方面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成长提供了与新媒体传播环境先天的适应性和亲合力。基于社会转型的现代语境及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进行辨证的考察与反思,已成为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青少年;道德现代性;道德成长;新媒体传播环境;建构性涵化
关于“现代性“(modernity)这种社会演进中的特定阶段内质,目前学界的价值争辩与理论流派颇多,但笔者更为认同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基于社会学角度对“现代性”的解读与制度性阐释,“现代性即社会生活方式或组织模式的相异于任何传统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理路”[1]。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多元化趋势以及新媒体传播加速人们生活的碎片化,使人们很大程度上立足于这些被现代化的传播技术所区隔的片段化的生活方式和程序化的生活内容去思考和体验,极易滋生个体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和观念,传统道德准则的规范力和约束力遭遇不同程度的消解,道德诉求和道德关怀面临现代性的危机与困境。后现代伦理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现代性的时代是伦理的时代,也是为道德立法的时代”[2]。
道德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能力,道德的养成与道德行为的涵化通常有赖于特定社会环境下道德主体之主体性地位的凸显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美国伦理哲学家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认为,“一切以往的道德均有其社会根源,由于文化和历史背景预制,道德的基本价值立场及其基本范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通约性和无公度性”[3]。道德发展的动态特点与环境区别性特征使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价值争论具备了现代性的叙事图景,从生存价值成长的理论取向和道德生活实践性逻辑程序等方面彰显出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生存诉求多样化、道德规范工具理性化的现代社会道德建构的主体之美与理性之光,个性化、主体自觉、民主、自由、平等的崇尚以及理性秩序观等成为道德现代性的内容体系与基本框架。当前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以其网络化和移动终端式的节点传播将草根大众的传播力从传统媒介的单向度中极大地解放出来,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选择上为青少年的个性张扬、主体性的彰显、思想表达自由等方面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成长提供了与新媒体传播环境先天的适应性和亲合力,从理念、方法、手段、渠道等诸多方面既为当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力量,也使其在教育路径选择、教育过程监控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与评估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主要基于社会转型的现代语境及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特点,对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进行辨证的考察与反思,力图抽绎出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可规避和忽视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之间潜在的建构性涵化路径与规律,以期为今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某种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一、青少年道德成长、道德现代性及新媒体传播环境界说
当前青少年德育很大程度上仍沿袭着传统德育中心权威式的信息传播与流通模式,作为“第一行动集团”的教育决策部门和“第二行动集团的”教育者群体往往以其认定的道德观念偏好和对信息的控制,作为道德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向作为德育对象群的青少年单向地传播道德的信息、知识、观念和价值,青少年作为道德成长主体的地位于无形中被置于德育结构的边缘地带。而新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的迥异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单向度传播的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等为基本传播模式实现多向度实时散播的新型媒体形态,其核心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的个性化、内容的聚合性以及传播过程中的“UGC”(User-generated Content)[4],即用户生成内容。新媒体以其技术逻辑和工具理性打破了传统媒介少数传者影响和掌控多数受众的垄断式传播,极大地消解了传统媒体信息流动的单向度和权利聚集的中心化,将处于传播低度介入和意见表达边缘地带的受众解放出来,作为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自由辩论平台,为受众媒介参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公共精神的彰扬创造了全新的民主化、个性化的传播环境。这种多媒体形态整合、多功能传播兼容、多领域信息汇流、多渠道传播延伸、多主体传播参与的新媒体传播格局很大程度上展露了现代社会转型的图景,即“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权利正义体系”[5]的现代性景观,关涉“现代性”这一宏大叙事的个性化、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责任与义务、正当与正义、理性秩序等诸多问题溶解于新媒体传播的全过程,很大程度上对传播参与者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道德修养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处于身心成长期的广大青少年来说,这种涵化式的影响力更加显见。
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上,青少年群体正历经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形塑阶段,身体发育趋向成熟,自我意识增强,对陌生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实践探究热望,但由于其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行为等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对青少年身体培养和心智疏导便成为教育的重要主题。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青少年,对当前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具有先天的适应性和亲和性,成为新媒体选择与使用的主体力量,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搜索与知识学习、人际交往与交流沟通、游戏娱乐与商务交易等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大多数人的重要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其生活习惯也越来越新媒体化,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浸润式”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影响日益凸显,成为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加之当今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造成的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复杂多向、不同利益主体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加剧和矛盾冲突频现等纷繁的历史镜像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整个社会发展秩序呈现出诸多的不稳定因素,一种既成的事实是,技术逻辑下的新媒体环境和社会逻辑下的社会转型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与道德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的资源性选择。
二、从传播模式的多向度到主体的自觉: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道德个性的建构
道德个性的建构是道德现代性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作为道德教育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本体论因素的主体自觉与个性的培养则是青少年道德成长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道德个性建构的重要内容。个性对应于英文单词“personality”,有人格、品质之义。德国古典伦理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道德个性是德性的最高境界,主体自觉与独立性等是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6]。笔者认为,综合起来看,道德个性即道德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社会交往及道德生活实践的主体性解读和理性思考将道德生活原则内化为自身道德自觉与道德自律而形成的一种凸显个体人格的品格特质。道德个性既是个体的一种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也是主导道德主体个性化发展的核心因素,这种个性化、主体性和独立性与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私利性、孤僻独行等属于截然不同的概念范畴,前者是青少年群体逐渐走向成熟和社会化的标志,是青少年道德成长和道德现代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后者则是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亟需予以疏导和解决的带有某种普遍性的问题。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生成的这类问题往往根植于特定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也必然能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找到问题化解的机遇与路径。
新媒体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完成对传统媒介传者中心向受众边缘传输信息的单向度线性传播模式的变革,以节点式多向度传播将受众的传播生产力从传统媒介话语霸权的消解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出来,“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受众,每个参与者都对传播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权”[7],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给传播的分工和和个人异质性的发展以更广阔的行动外延和力量,为传播参与主体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青少年正处于特定的成长阶段,对新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尝试和探究的欲望,对当前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具有先天的适应性与亲和力。以QQ、博客、MSN、社区网站、网络论坛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和以手机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两大阵营,正在以键盘和按键的技术话语对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进行工具主义的浸润与改造,海量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激发了青少年对新媒体选择使用的热情和参与传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整合网络与平台化传播使兼具信息接受者、生产者、传播者、反馈与修正者等多重角色的青少年在网站点击浏览、数据库搜索与生成、网页阅读与创建、视频下载与上传、游戏冲浪、博客互动、聊天交流等中体验新媒体带来的传播自主与快乐,特别是新媒体的终端智能式异步传输模式,传播者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或者是自主生产的文本、视频、图片数据或音频信息内容进行封包并附上发送接收端地址的信息标签注明,以因特网、联机服务或是手机点对点的方式重新发送到目的分享端,这种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传播分享和选择性交流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对知识、人际交往的主观能动性理解与学习以及对新媒体“拟实性”虚拟互动环境的甄别与适应,独立或合作式地处理传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不断反思自身性格的弱点与不足,在不断的主体体验和自我实践中形成对自我的理性认识与认同,逐渐完成对个体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自主调整和改造,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主体性和个性特色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为道德个性的建构与彰显提供主体自觉的实践动力。
三、从传播交流新秩序到人格的改造: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道德理性的涵化
秩序往往是一种“构成式”的开放社会“潜结构”,是人的主体精神对外在世界及其关系的价值建构,在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下,秩序也成为某种程度上支配和安排一切事物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良好的信息传播与思想交流沟通的环境与秩序是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青少年道德认知与道德习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引导其从道德教育对象转变为道德教育主体的重要保障,对以人性力量重拾及个性张扬为价值公度的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形成和自为、自由、正义的道德理性的涵化具有积极影响,也是当前青少年德育走向大众化、自由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驱动力。
以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博客、播客、手机短信、手机WAP、IPTV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轮驱动,以点对点和去中心化的扁平传播颠覆了传统媒介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内容生产、传输和交换、接受的单一封闭的传输程式和传播分工,以双向、开放、多元和资源共享式传播重构其个性化、互动民主化和细分化的信息传播新格局,为青少年的信息接触、选择性学习、情绪释放、思想观念的自由表达、自我形象设计、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等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和条件,即时快捷和海量的信息传输不仅开阔了青少年的学习认知视野,在还原青少年新媒体环境下作为信息的接受者、生产者、传播者和反馈修正者等多元传播角色的同时为其提供多维度的个性化、互动性和移动性的传播增值服务。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力从学校教育的框架调控中释放出来,其认知学习不仅涉及个人的风度、气质、性格等一般问题的展示与呈现,在个性自由、传播民主、交流平等的新媒体传播的熏陶中,青少年也在习得一种独立认知、体验、控制、调节的能力,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断增强,而盲目性和冲动性逐渐减少,关心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涉及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的分析与思考,在信息的接受、存储、检索、处理、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个体存在的社会性和社会化诉求,在频繁的传播交流实践中,其道德生活与道德选择行为也会潜意识地由个人性和自利性逐渐倾向于社会性和公利性,在追求个体传播利益和交流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在个体道德意志力的调控下,逐渐学会在杂芜的信息裹挟中甄别真伪,在纷繁的传播噪音中分辨主流,在舆论和意见领袖的螺旋中把握正义伸张的规律,并通过新媒体环境中的虚拟人际传播交流源于现实生活的思想和发表社会生存实践的意见,倚重于虚拟社会关系和新媒体传播实践而成长起来的独立人格发展与完善的新的高度和境界来寻求个体社会化的心理认同和身份认同,青少年群体从“拟实”性新媒体生态的传播参与、规则遵守、角色转换、行为选择和利益平衡的主观思维中不断对个体行为社会性和道德理性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现实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深层规范本质的理解,在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浸润式涵化中逐渐形成一种更为负责任和更为理性的道德生活态度。这种经由传播实践走向德性,再由德性走向责任与理性的理路是青少年道德成长过程中彰显个体意志力与品格力并最终获得道德主体性资格的有益路径,是青少年作为人格独立的道德主体为自己立法和实现道德理性的内在动力。
四、从传播多元到道德公性:坚守新媒体传播环境中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的精神线索
公共意识的觉醒以及道德公性的培养是道德现代性建构的一个核心价值诉求,是对应于道德个性之道德私人向度的道德共性之公共向度与社会向度。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精神内化于心则为德性,外化于社会实践则为德行,内外兼修并施之于社会正常秩序及公众的利益幸福则为公德。道德公性的成长反映出个人之于社会的一种道德思想、道德责任与义务,是青少年融入社会和实现社会化的必要过程,是作为道德主体的青少年在个体道德个性和道德理性基础上道德现代性成长的一种更高境界和主导社会生存实践的精神线索。
“当商业逻辑从市场向公共领域扩散时,公共性与公共关怀在商业价值主导的传统大众媒介‘官僚化’传播和以‘市场规则’为现实行为逻辑的媒介化社会的主流话语中就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8],其所能提供的传播的社会平等性和参与式传播民主的张力是有限的。而新媒体则借助于技术的逻辑拷问传统大众媒体“威权式”的垄断传播架构,多元化的受众主体参与式传播路径从公共论坛和公共服务的角度体现出新媒体的宽容精神,将受众从话语软弱无力、传播行为无独立性和意见表达边缘化的传播处境中解放出来,在信息生产、信息提供、信息接收和信息传播等新媒体传播利益平衡格局中重新获得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角色张力与传播影响力,这种新媒体传播受众自我授权的优势在拟“实”性媒体人际传播中极易结成某种工具性和表意性的虚拟社会关系和身份趋同性组织,类似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初级群体,群体内部具有相近或相似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或理想信念,个体的言论和个人性的传播行为极易受群体意志的影响和支配,个性湮没在集体意识中。这种表意性的团结和集体意识弥漫于整个新媒体空间,对新媒体虚拟社会具有一定的整合作用,“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有着自己的特性、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式”[9],左右和驾驭着大部分传播参与者的媒体生活,强化其集体归属感,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强制力,成为巩固新媒体传播及其话语秩序的重要基础。这种基于共同心理感受和公认价值体系的虚拟集体组织为青少年发挥主体自觉和寻求关注、理解、支持、认同和接纳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也为其接触多元信息、思考社会问题、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等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与传播平台,有利于青少年在互动式传播交流中习得理性的义利观和社会公共道德的感知力、意志力和批判力,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并以此来约束自身的实践行为选择,达到道德公性素养的锤炼与提升。
五、余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教育很大程度上在于锻炼其对价值多元、个性意识凸显的现代社会的生存适应力,塑造其道德主体性人格,培养其道德生活的意志力和品格力,形成作为合格社会人的德性与道德理性。这种对象特殊的德育既要为青少年的个体性和自由性发展保有独立空间,顺应青少年道德成长阶段的特定规律;又要正视青少年基于社会化发展的社会性和依赖性,引导青少年参与到公共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竞争合作来建构其责任理性的生存秩序和公正自由的权利体系,遵循青少年社会化的实践理路。当前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传媒环境中的社会言论往往趋向于多媒体生存、多功能延伸和多主体参与,在张扬个性和推进民主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强大的意见中心特征,作为一种全新的舆论阵地,新媒体传播对创新性拓展青少年道德成长新领域、搭建德育新平台、汇聚德育新资源和建构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以技术逻辑为主导的新媒体传播是基于一种工具理性,虽然其个性化的互动传播与青少年个性发展中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和表达自由等诉求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某种耦合性,对青少年的道德现代性成长具有强大的传播影响力,鉴于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生阶段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以及差异化的个体之间往往较为普遍存在的差异化的认知能力、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加之新媒体传播很大程度上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作为道德成长主体的青少年面对新媒体环境中虚实混杂的信息、言论与观念既要保持一定的道德宽容,又要对现实的新媒体语境进行自觉的道德甄别、价值判断和道德反思,先天就具有批判力的多维新媒体环境虽然为这种道德认知力和道德意志品质的锤炼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与可能,作为现实图景和社会环境的镜像,加之线上线下道德选择中的价值冲突和媒介多元共生的利益矛盾,更加剧了新媒体传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带来异化的潜在危机。现存问题的克服有赖于学校德育的理念重构与机制完善,这也是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
[1]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M].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
[2] Zygmunt Bauman. Life in Fragments: Essays in Postmodern Morality[M].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5: 33.
[3] Alasdair Maclntyre.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M].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07: 87.
[4] Henry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2.
[5] Matei Calinescu.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4.
[6] Immanuel Kant.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translated by Thomas Kingsmill Abbott[M]. Prentice Hall,2011: 26.
[7] Vin Crosbie. What is the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Reader[J].2006,(2):13-25.
[8] Robert W. McChesney,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9:337-343.
[9] (法)雷蒙·阿隆著,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216.
Moral Modernity Growth and Cultivation of Adolescents: Studying and rethinking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
XU Zhen-xiang1,2, LIU Yan-e2
(1.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2. Hunan instute of Scin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414006, Hunan, China)
Modern paradigm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displays a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ultiplication of social values,diversity of survival demand and rationality of ethics standard tools, as well as pre-casting a new dimension of moral modernity cultivation for adolescents. Rapid developing new media, with its mobile terminal node transmission, liberates grassroots’communicating power from traditional media’s un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from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s and the selection of communicating paths, supplies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representation, subjectivity establishment and freedom of idea expression with new media environment innate adaptability and affinity. Based on the modern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esent new media environment, studying and rethinking on the growth and cultivation of moral modernity of adolescent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for adolescent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dolescent; moral modernity; moral growth and cultivation; new media environment; constructive acculturation
B82
A
1673-9272(2013)05-0092-04
2013-05-27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课题:“新媒体传播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研究”(编号:12YJCZH137);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2011年立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调查研究”(编号:XJK011BDY009)。
徐振祥(1974-),男,湖南岳阳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传播学、教育学。
[本文编校:徐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