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需要多元一体的“大外交”

2013-01-19

环球时报 2013-01-19
关键词:大国外交委员会

陈先奎新年伊始,东亚大国就在酝酿着外交变革的信息。日本安倍政府要参照美国模式在内阁中设立外交与安全委员会,韩国外交通商部在朴槿惠就任总统前要扩招近千。据台媒报道,日本宣布“国有化”钓鱼岛后,中国大陆成立了最高级别的“钓鱼岛应变小组”,成员包括军事、情报、安全、海监以及智库等部门的相关人士。这些新动向表明,为顺应中国作为新型大国和平崛起的时代潮流和历史使命,我们应及时进行从传统外交到“大外交”的思想解放、观念变革、体制转型、人才选拔与实践创新。所谓“大外交”首先指的是中国确定新型大国外交的新观念、新定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内外舆论都肯定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外交,但也要求中国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参与和承担世界治理,逐渐增加“世界治理的共同发展外交”。中国外交不仅要表达、捍卫中国人民的利益、意志和愿望,也要解放思想,就关系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国际社会公平与正义、各国民主与人权等重大问题,主动发声、明确主张、发挥作用、承担责任。我们不能让别的大国忽悠中国,也不能放任别的大国忽悠世界。其次,“大外交”是指外交的主体要放宽、职能要全面,要一体多元、多元多能,放手让人大与政府、国防部与外交部、政府与民间、官员与学者、媒体与企业都参与到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中国新世纪外交中来。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过于重视外国、外交、外宾,这种文化心理一直没有多大改变。这造成了一部分外交决策、外交反应僵化的突出弊端。这种外交部门的 “专业外交”,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受到“人大外交”、“政党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以及近年的“公共外交”和“媒体外交”的不断冲击,但总体而言,中国外交一定程度仍存在职能过窄、体制过于专业、主体过于单一的毛病。在西方大国尤其在美国由总统、国务卿、国家安全助理、商务部长、国会议员、美军高官、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知名学者等多主体全方位外交面前,中国外交容易陷入被动。笔者认为,应对之道是要形成更加多元化更具战略综合高度的外交与国家安全委员会,要赋予人大、政党、政府、企业、媒体、智库、学者和非政府组织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职能,形成多元一体而又集中指导、相互配合的大国外交新格局,可以考虑设立外交安全委员会、外交商务委员会以及外交文化委员会。最后,全方位多元一体化的“大外交”格局,必然要求一支不拘一格的人才队伍。实践证明,外交人才既要专业,又要不断打破专业桎梏。新中国开国外交的辉煌局面,是由一批“将军大使”开创的。要创造21世纪中国外交的再度辉煌,就要根据“大外交”所要求的外交、安全、国防、商贸、文化和学术的全方位要求,选拔企业家领导经济外交,吸收军队与国防安全干部参与国家与安全外交,引进术有专攻的教授学者,提高整个外交战线的外交战略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委员会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跟踪导练(五)(2)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有多少委员会(答读者问)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指导委员会]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