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卫制》与“阳光体育”的比较与思考

2013-01-19周健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阳光体育

马 勇,周健生,雷 刚,陈 尧

(衡阳师范学院 体育系,湖南 衡阳 421008)

0 问题的提出

2007年4月29日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到如今已有整整6个年头。经过6年的发展,阳光体育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一些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阳光体育运行体制尚需完善;宣传工作不到位,学生认识不高;课外体育经费保证制度的缺失;体育课程内容陈旧,体育活动开展方式过于单一;阳光体育运动教师指导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等诸多实质性问题[1]。为此,学者专家对阳光体育提出了不少的质疑。有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是在走建国初期《准备劳动与为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的历史老路[2]。毋庸否认,《劳卫制》与阳光体育在基本精神、活动方式以及评价方法及手段等诸多要素上存在着相似点,但仅以此为依据,就认为阳光体育在重滔覆辙,这是对阳光体育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在阳光体育实施的关键时期,对《劳卫制》与“阳光体育”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给予阳光体育最为本质的认识提供帮助,也可以为阳光体育的可持续实施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1 比较的可行性分析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3]。比较研究法是对事物同异关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或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并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得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认清事物本质的方法[4]。

运用比较研究法前提性问题就是比较双方具有可比性[4]。在广泛收集并深层次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劳卫制》与“阳光体育”具备可比性条件。两者都是国家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下发的,以体育锻炼作为其手段的指导性文件,在效应上具有一致性;两者都是以提高参与对象的身体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两者所依托实施的主体具有同一性;两者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方法具有相同性;等等。基于此,《劳卫制》与“阳光体育”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 《劳卫制》与“阳光体育”内部要素比较

内部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基础,并且内部要素是相互影响并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不可或缺性[5]。所谓《劳卫制》与“阳光体育”的内部要素就是文件本身的主要内容及构成方式。《劳卫制》与“阳光体育”的内部要素比较见(表1):

表1 《劳卫制》与“阳光体育”内部诸要素比较表

从表1中不难看出,《劳卫制》与“阳光体育”在颁发机构、目标体系、评价方式及管理体系等要素中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透过内部要素的深层次思考,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2.1 把国民体质健康提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

《劳卫制》与“阳光体育”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以“文件”的形式提出,以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为终极目标,以“体育”作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劳卫制》是我国50年代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相关经验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赢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向新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促进劳动人民的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国民体能,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6]。1954年5月4日国家体委公布《中国劳卫制暂行条例》,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劳卫制》[5]。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鉴于此,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并同年12月23日以北京为主要阵地成功开启了该项目[7]。

由此可见,不论是《劳卫制》还是“阳光体育”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体育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举措。毋庸置疑,“强身健体”提高锻炼着健康水平这是体育的本质属性所在。上世纪4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三维健康观”早已深入人心。且不说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以及环境健康[8],仅仅是依靠“体育”这单一的手段来完成躯体健康的目标也较为艰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躯体健康与膳食(营养)、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有关。显然仅靠“体育”而替代其他因素对躯体健康的影响,这是对体育功能的一种误解。正如学校体育理论专家李晋裕所言“我觉得现在有一种误区,一讲健康第一很自然就定位在体育上,这是不正确的。中央文件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整个学校教育要树立这个指导思想,而不是说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在往往有人把体育当成一个主角了,我们认为在定位上不够准确”[9]。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王占春所言“健康并非体育的唯一目标,而且体育也担当不起健康的全部目标”[9]。

我国的《劳卫制》在“大跃进”以及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而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劳卫制》母本发源于苏联,现如今俄罗斯国内学者对现行的《劳卫制》是否应当存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劳卫制》的热情正在逐渐消退,《劳卫制》的普及力度正在人们的生活中锐减[10]。

“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阳光体育”的颁布实施是国家领导站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体育”的一种全新解读。“阳光体育”的实施对象是全体学生,除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外,还必须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多元重视。在保障体育最为基本的内容与方向的前提下,寻求最恰当的立足点,以彻底发挥体育在阳光体育中的最大功效。

2.2 内容形式的高度集中与分散统一

《劳卫制》的内容包括理论部分与实际部分。理论部分要求参加测试的人听“中国的体育运动”和“卫生知识”两个讲座。[5]在分级分组方面,它是由3个级别组成。为了使《劳卫制》具有更大的群众性和可接受性,在一级和二级中按人们的性别差异和在某一年龄中体能发展的情况,把参加劳卫制测验出人分成男女若干年龄组:1.劳卫制少年级。它的任务是全面发展少年体能,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展,培养他们系统地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劳卫制少年级只有1个年龄组,即13~15岁的少年男女。2.劳卫制一级。它的任务是保证进一步全面发展青年和成年人的体能,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分4个年龄组:男子分为16~17岁、18~30岁;31~40岁和41岁以上。女子分为16~17岁、18~25岁、26~35岁和36岁以上。3.劳卫制二级。它的任务是进一步全面发展青年和成年人的体能,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下分3个年龄组:男子分为17~30岁、31~40岁和41~45岁,女子分为17~25岁、26~35岁和36~40岁。为了使年长者能够参加劳卫制的测验,而又不致影响他们的健康,条例中规定46岁以上的男子和41岁以上的女子要经医生的许可才能参加劳卫制二级年龄最大的一组的标准测验[5]。

从《劳卫制》的内容结构看,具有高度统一性。实际部分的分组以年龄为界线,统一标准,并没有考虑到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及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不利于更深层次的实施。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把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以学校为单位,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地、本单位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11]。

结合本地、本单位的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阳光体育”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与《劳卫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这种个体差异性统一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过于分散,缺乏一个统一衡量、评价的标准。使得各地在实施阳光体育的过程中出现“百花齐放”,“各自为政”的局面。目前突出表现为基层实施“阳光体育”“光有形式”而无实质[12]。

故此,在“阳光体育”实施的初级阶段,应该细化“阳光体育”的内容结构,使“阳光体育”更具操作性。其次,有效健全的监督机制是“阳光体育”顺利实施的保障。

2.3 评价方式的相似性

《劳卫制》与“阳光体育”都对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颁发证章与证书,以表彰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证书和证章是健康的标志,每个通过《劳卫制》的学生都非常珍惜。三个级别的证书大小一样:64开对折,宽7厘米,高9.4厘米;纸质相同但颜色有别:一级证书主色为黄色,二级红色,三级紫红[13]。《劳卫制》证章见下图:

图1 《劳卫制》1.2.3级证章

“阳光体育”中规定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2007年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颁发了《关于实施阳光体育奖章制度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阳光体育运动奖章设置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共3个学段。对毕业年级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依据是以学生毕业当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得分和其他学年的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14]。“阳光体育”奖章见下图:(图2)

《劳卫制》三级证章所涵盖的年龄范围比“阳光体育”更广。《通知》并没有涉及高校。高校是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应用科学的评价形式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故此,应立即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阳光体育”评价体系。

3 《劳卫制》与“阳光体育”外部环境比较

图2 小学、初中、高中阳光体育奖章

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事物边界之外的,对事物有影响的各类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外部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都必须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接受外部环境的选择。它是一个多主体的、多层次的、发展变化的多维结构系统[15]。《劳卫制》与“阳光体育”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了其各自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等。1)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等;2)经济因素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实行市场经济的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广告活动情况等;(3)文化因素是指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15]。

3.1 政治环境比较

《劳卫制》是在“内扰外患”,国家政权刚刚建立的政治环境中提出来,而止步于“人民公社大跃进”。国家以文件的形式学习前苏联的《劳卫制》,对于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体素质,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一定意义。但在随后大跃进“浮夸风”的背景下,当时为了早日达标,放“体育卫星”,违背体育运动规律,甚至在三五天内许多学校出现了“满堂红”——人人达到标准要求的现象。在“大跃进”的政治背景下,《劳卫制》的实施违背了初衷,必然将退出历史舞台。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整个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政治背景下,我国政治格局空前稳定,法制建设日趋完善。这都为“阳光体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但是,我们从《劳卫制》的没落不难看出,违背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虚报成绩是我们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之大忌。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阳光体育”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把握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完善“阳光体育”监管机制与评价体系,把“阳光体育”切实落到实处。

3.2 经济环境比较

《劳卫制》发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发展缓慢,“百废待兴”,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终止于“三年”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背景下,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经济环境下,应该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力度,不断完善、优化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阳光”下的天空。

3.3 文化环境比较

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16],同时也是体育运动参与的主体。在文化环境诸多因素中,价值观念对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劳卫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热火朝天”、“全民达标”的局面。也正是因为参与主体的价值信念,使得《劳卫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能够得到广泛开展。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体育价值的认知。“阳光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在心理层面上欣然接受,“阳光体育”才能落到实处。但关键是不少学生对体育还存在着不少偏见,“搞体育运动又苦又脏又累”、“体育只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参与的”等这样的思想还普遍存在。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17]。其本身对体育锻炼就无兴趣而言,又谈何“自觉”?

这种“自觉性”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体育教育的失职就是其根源之一。在应试教育、统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下,不管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内容是否喜欢,采取“灌输式”教学,久而久之便会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厌恶”情绪。加之“放羊式”教学缺乏对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积极引导,使得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误解。学生是“阳光体育”实施的主体,只有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到“阳光体育”当中去,“阳光体育”才算是真正的“阳光”。

4 结 语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劳卫制》与“阳光体育”不论是在内部要素还是在运行的外部环境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深刻把握体育运动客观规律及本质功能,客观吸取《劳卫制》兴衰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并牢牢掌握“阳光体育”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阳光体育”内部要素的基础上,认清其运行的外部条件的前提下,才能使“阳光体育”借助“春风”,绘画出“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美好画卷。

[1]赵伟奇.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1(4):68-71.

[2]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10-14.

[3]梁雯,闵乐平.国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比较研究[J].时代人物,2008(4):73-74..

[4]吴文侃,杨汉青.比较教育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

[5]曾担辉.新中国成立后推行“劳卫制”的历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2):74-76.

[6]百度文库.探讨建国初期劳卫制浮沉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EB/OL].[2011-4-17]http://wenku.baidu.com/view/01d2854ac850ad02de804176.html.

[7]张香敏.关于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环境建构的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79-81.

[8]百 度 百 科.健 康[EB/OL].[2011-5-15]http://baike.baidu.com/view/18021.htm.

[9]毛振明,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84-85.

[10]唐宏贵.俄罗斯《劳卫制》的历史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海外学校体育,2000(4):66-67.

[11]百度百科.阳光体育[EB/OL].[2010-12-25]http://baike.baidu.com/view/1055854.htm.

[12]张辉,徐英微.论现行“阳光体育”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系统应对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106-111.

[13]杨玉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劳卫制”[J].北京档案,2011(2):60.

[14]百度文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实施阳光体育奖章制度的通知[EB/OL].[2011-3-5]http://wenku.baidu.com/view/e0c8ee61ddccda38376bafe8.html.

[15]徐盛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2.

[1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8.

[17]黑长庚,宋媛.近十年来关于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研究综述[J].解放军军事体育学院学报,2003(3):85-88.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阳光体育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走,出发!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2016体育年
走在阳光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