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一库清水送京津”——南阳市国土资源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13-01-19

资源导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渠首南阳市南阳

为了“一库清水送京津”
——南阳市国土资源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本刊记者 袁可林 特约记者 温云凌

据报道,到2014年底,我国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将把丹江水库的清水送往1277公里之外的京津地区,以缓解京津地区的缺水之苦。这是一个令人企盼的好消息。那么,当前渠首附近的生态环境如何?水质状况如何?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令人兴奋的是,日前,记者从长江委水文局获悉,该局对丹江口水库入库沟等7个断面进行的最新采样监测评价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库区水质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一句话,完全符合调水要求。

日前,记者到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南阳市采访,当谈到何以取得这一喜人成果时,市里一负责人称,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也和全市国土资源部门的辛勤努力分不开。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一个重大工程,国家关于“构建南水北调生态走廊、建设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给南阳市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崭新课题——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视察长江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此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最终形成了包括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的调水方案,而以中线方案尤为注目。南阳市就处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核心位置。为了保证渠水的质量,国家在规划中将南阳市定位于“高效生态示范区”。据此定位,为的是呵护好丹江口水库这一京津“大水缸”。南阳市政府对当地生态环保工作一直抓得紧而又紧,并且提出“政绩融进碧水里,丰碑刻在青山上”和“一库清水送京津”的庄严承诺。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南阳市国土资源局自成立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在认真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各项管理职能的同时,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当中。几年中,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优良库水一事,南阳市国土资源部门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与努力。

心系大局,“五招”并用圆就生态梦

国家对南阳建设“高效生态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南阳市政府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的承诺,激励着该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一班人,他们决心通过自身工作,加强“生态南阳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局长包建铎说:“做好这项工作,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我们都责无旁贷。”

为此,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先后在五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一是精心编制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对南阳市的战略定位,以及南阳市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布局全市各产业的开发,注意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构建生态保护、生态开发、生态拓展等战略功能区。为了避免规划“朝令夕改”的随意性,增强规划的严肃性,该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将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产业聚集区规划实行“三规”合一,努力做到无缝对接。从而,为建设“生态南阳”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大力推进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地质公园建设。南阳市地处伏牛山中国中央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的核心地段,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出诸多壮观的自然山水景观与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该市于2001年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建立了内乡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接着又于2004年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建立了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又在整合上述两家国家地质公园和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以“山、水、龙”为主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报了世界地质公园,并于2007年揭碑开园,园区面积有1000余平方公里。在园内建立了两个地质博物馆,即:内乡宝天曼地质博物馆与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并建立了分布在西峡、内乡和马山口3个地质广场。与此同时,还利用废弃矿山旧址,报请国土资源部批准,在全国较早建立了独山玉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旅游胜地。在此影响下,该市邓州、桐柏、唐河、淅川等县市,又先后兴建了3家省级地质公园与2家市(县)级地质公园。截至目前,全市地质公园面积达1544.35平方公里,占南阳全市总面积的5.04%,在全国位居前列。众多地质公园的建设,为南阳市的生态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是在矿业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中大力倡导绿色矿山建设。该市一方面通过矿业秩序整顿,坚决取缔无证非法采矿,同时大力推进资源整合。截至目前,全市采矿权已由昔日的上千家整合到目前的371家,探矿权由以前的301家减为现在的185家。另一方面,在全市大力推进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据统计,自2005年至今,该市已先后投入资金9896万元,用于33个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其中,清理矿渣45.5万立方米,清除危岩17万立方米,治理地面塌陷18处,塌陷回填6719立方米,治理滑坡5处,泥石流3处,植树11万株,复垦矿山土地3200亩。全市因采矿业而出现的大量水土流失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了较大改善。如今,通过倡导绿色矿业,不少矿山重视“三率”回收和地质环境保护渐成风尚。数家矿山企业被省部有关部门命名为“绿色矿山”,受到了表彰。

四是严把新上项目建设用地关。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不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以2009~2001年统计的数据为例,全市共新上项目609个,批准建设用地面积4.1万亩。但在会审时,被刷掉的与生态环境建设有违的项目就有520个,既避免了数万亩耕地受到损害,又避免了新的污染源产生。与此同时,该局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关闭污染企业800多家,搬迁环保不达标企业38家。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是大搞土地整治,让南阳大地处处充满生机。为了重塑南阳秀丽的田园风光,自2006年以来,该市先后投入资金9.83亿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44个,改造中低产田93万亩,新增耕地4.1万亩。2009年,该市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向国家申报了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建设规模达150万余亩,投资23.67亿元,计划5年建设完工,可新增耕地7.3万亩。从而,不仅对完成国家下达耕地保护任务,保护粮食安全及保障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而且对促进地区生态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南阳国土资源局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着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大加速了全市城镇化的步伐,较大改善了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使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

亮点闪闪,尽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生态文明理念已融入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

成果之一:全市天更蓝、山更绿了。几年中,通过大力推进地质公园建设,该市目前地质公园数目已达6个。其中,世界地质公园1个,省级地质公园3个,市级地质公园2个。全市地质公园面积已达1544.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04%,居全国前列。随着各个地质公园的美化、绿化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各地植树造林活动广泛开展,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34.5%提高到40%,库区淅川、西峡等地的森林覆盖率则接近80%,森林环绕水库已成为现实,“天然氧吧”遍布全市。

成果之二:全市耕地得到保护,粮食产量大幅上升。据统计,该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由2003年的724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2367亿元,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在全市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该市耕地保护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增强,粮食产量已由2003年的77.6亿斤增加至2012年的122.3亿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1%,全国产量的1%,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行列,被誉为全国有名的“大粮仓”、“大厨房”。

成果之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由于全市上下各级领导的重视,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环保执法的逐年强化,全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据统计,仅2012年,该市就查处纠正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35起,依法取缔涉案企业41家,取缔搬迁养殖场97家,对91家石灰厂、灰粉厂限期整顿。作为渠首的淅川县,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余元,先后关停并转小冶金、小化工企业200余家,建成治污设施160台(套),对境内19条河流进行了有效治理,确保了渠首水质一直处于优质水平。

放眼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采访中,当谈到如何看待该局前段时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时,局长包建铎说:“虽然前些年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一定工作,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看,我们的自觉性仍待提高,同时成效也有待拓展。下一步,我们将以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为指针,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自觉性,增强针对性,将其贯彻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要认真抓好渠首一带渠道8万多亩移土培肥工程,抓好多项地质环境治理,强力推进矿山复绿行动和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等等,在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方面作出我们的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渠首南阳市南阳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南阳市
中国著名书法家米南阳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南阳市
应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新疆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工程闸室抗震稳定性分析
黑龙江省灌区渠首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