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管制对河南省煤炭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2013-01-18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年1期
关键词:管制煤炭企业竞争力

李 创

(河南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活质量及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管制政策,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 文献回顾

政府的环境管制措施究竟对企业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早期的学术研究对此主要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1-2]。一些学者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例研究得出,长期来看,严格的环境管制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反而有助于激发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环保业绩和国际竞争优势[3-5];另有一些学者以发展中国家为例研究得出,企业因环境治理增加的经营成本在短期内很难被内部消化,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6-8]。尽管理论上存在着这种意见分歧,但在“与时间赛跑”的环保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加强其环境管制的力度。鉴于此,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府的环境管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通过怎样的作用机制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傅京燕从成本和差异化2个方面对影响环境与竞争力关系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污染密集型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比了各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环境成本内部化影响的不同程度,从而解释了南北国家的出口产业在环境成本内部化影响下的脆弱程度[9];陈艳莹等从X无效率和引致技术进步2个角度研究发现,环境管制虽然能够提高企业效率,但并不一定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当环境管制引致的X无效率降低和技术进步节省的成本等于污染控制给企业增加的成本时,绿色企业将与灰色企业具有同样的竞争力[10]。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环境管制必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大小会受管制政策的作用机制、产业性质、企业规模及其创新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果表现为在同一环境政策下不同产业(企业)竞争力水平不同。相关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白雪洁等从非管制、弱管制和强管制3个层次分析了环境管制程度与中国火电行业效率的关系后指出,环境管制可以提升中国火电行业整体的效率水平,并将中国各地区火电行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内力驱动环境友好型、环境弱友好型和外力推动环境友好型3种[11];沈静等分析了环境管制影响下的佛山市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认为,环境管制政策正在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政策手段[12];吴磊等通过实证分析我国环境管制对FDI企业的行业进入数量的影响发现,环境管制对FDI企业进入我国工业部门各个行业的数量增长不仅没有阻碍作用,反而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环境管制强度的加强而急剧增加[13]。梁琦等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地区间环境管制政策的强弱对地区投资、经济增长和消费的影响,为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环境合作和国内东部与中西部间的环境管制政策协调提供了理论支撑[14]。王俊豪等实证分析了环境管制背景下浙江民营纺织企业的2种环境战略选择(主动型和防御型)及其绿色技术创新行为[15]。

煤炭行业是公认的高污染产业,属于环保部门的主要管制对象之一,但针对煤炭行业(企业)环境管制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河南省是产煤大省,选取河南省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环境管制对其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诸如煤炭行业这样的高污染行业,面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双重约束,必将迎来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措施,因此,本研究对于河南省及全国其他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河南煤炭企业经过整合重组之后大多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研究这些骨干企业在环境管制政策下的竞争力变化对于政府设计和选择环境管制手段具有很好的决策参考。

2 实证研究

2.1 理论分析

关于政府环境管制的大小或管制强度的衡量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往往是根据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通过具体的管制指标来衡量管制强度[16]。概括起来主要有3种思路:1)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的环境管制强度主要采用环境保护成本占行业(或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的特点是含义明确且操作简单,但不同行业(或企业)在计算其环保成本时存在较大差异;2)考虑到中国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往往是“有法不依”而不是“无法可依”,因此,也有学者建议采用工业环境已支付成本占工业环境成本的比重来刻画环境管制强度,这一指标的特点是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环境管制的执行效率;3)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环境管制问题的专家学者很多采用万元GDP能耗,这一指标的特点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甚至在很多国际统计指标上也都有各国的单位GDP能耗,国内各地区也有测算各自的单位GDP能耗。

众所周知,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损害涉及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几乎从煤炭开采到燃烧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目前国内各地政府只能从短期或中短期来测算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普遍存在长期环境成本估计不足的现象。为此,本研究利用河南省煤炭企业污染排放量的具体数据,借助环境管制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来衡量环境管制程度。一般地,污染物的排放受环境管制程度与企业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用P表示废气排放量(亿m3),E表示环境管制程度,G表示煤炭企业生产总值,现将三者的关系表示为:

式中:E值的大小表示环境管制程度的高低,且满足f'(E)>0,即f对E呈单调函数关系。将(1)式转化可得到如下公式:

将(2)式用半对数函数的形式表达,即环境管制可表示为:

这里h'(P)> 0,即α0> 0。αP,αG分别代表环境管制对污染物排放量和生产总值的影响系数。

2.2 模型建立及指标说明

除环境管制外,根据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企业竞争力还受到企业核心技术(T)、劳动力成本(L)、产品差异化(D)、基础设施状况(I)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除了考察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外,同时对影响企业竞争力(C)的上述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企业竞争力(C)影响因素经济计量模型,选用半对数函数形式表示为:

将(3)式代入(4)式中,可得到:

式中:βR是指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系数βT,βL,βD,βI分别表示核心技术、劳动力成本、产品差异化和基础设施状况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考虑到当前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采用企业引进洁净煤技术成本(亿元/a)来反映企业的核心技术(T);劳动力成本(L)指标用职工年平均工资(元)表示;煤炭企业的产品差异化(D)主要是指采用洁净煤技术所带来的利润(亿元/a);基础设施状况(I)用企业每年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成本(亿元)表示;污染物排放量,这里采用的是废气排放量(亿m3),这主要是考虑到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企业的竞争力可以通过企业人均生产总值(Gp)(万元·人-1·a-1)来表示。v为随机干扰项,表示除所列自变量以外其他遗漏变量对煤炭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2.3 数据来源及模型计算

选取河南省大型煤炭企业——郑煤、永煤、焦煤、平煤、鹤煤、义煤、神火集团作为样本,数据来自2000—2009年的《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有些在统计年鉴及数据库中没有记载的指标,主要是从上述煤炭企业的官方网站及其他相关网站上收集,还有一些数据来自企业调研所得,并通过相关计算、推比等方式获取。由于企业对外发布数据存在滞后期,因此数据统计年限截止到2009年底。最终得到七大煤炭企业的相关指标数据(表1)。

因为研究时段为2000—2009年,不但包括很多大型煤炭企业的截面单元数据,而且也有各个煤炭企业的时间序列变化情况,所以采用对7个个体(区域)连续观察一段时期所获取的由空间和时间共同决定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Panel Data模型。同时,在Panel Data模型背景下,如果只是针对样本自身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那么可以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假如利用样本推测总体的个体差异,那么可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由于仅对河南省煤炭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加合适。由于各个地区煤炭企业受当地传统因素的影响,在此特别强调区域效应,所以选取变截距模型。

表1 2000—2009年河南省七大煤炭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指标Tab.1 Influence indexes of seven large coal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9

根据Panel Data计量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时,在解释变量中引入随机误差项的1阶和2阶自回归,即AR(1)和AR(2),以便消除序列自相关对模型的影响,在SPSS软件上最终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表2)。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较好,其中,调整后的R2为0.999 886,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效果较好;F值为27 617.86,说明模型整体的拟合性在1%水平上显著;DW检验值为1.926 458,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自相关关系。

表2 数据处理结果Tab.2 Data processing result

2.4 数据处理结果

首先,环境管制弹性系数βR为正,表明严格的环境管制对煤炭企业竞争力具有正效应。这表明,严格的环境管制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促进作用,但该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严格的环境管制并不是影响煤炭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企业生产总值、核心技术、劳动力成本、产品差异化、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都在10%水平以内通过显著性检验,具体来讲:1)企业生产总值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扩大生产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促进作用;2)核心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正,表明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因为技术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工作效率、产品差异化,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3)劳动力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负,说明低廉的劳动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换句话说,河南省煤炭企业的竞争力还停留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阶段;4)产品差异化与企业竞争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煤炭企业竞争力也越高。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将越来越偏好那些环境友好型产品和采用洁净煤生产技术的企业;5)基础设施状况与企业竞争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基础设施条件越好,企业的工作效率就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河南省煤炭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产品差异化等因素综合决定的,环境管制弹性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严格的环境管制不是影响煤炭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但严格的环境管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正面作用,放松环境管制可能导致企业朝着污染加重方向发展。所以,相关部门仍需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环境管制力度。对于环境管制的执行部门而言,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河南省环境管制力度较为落后,因此,应借鉴经济发达地区污染控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河南省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管制措施。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通过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途径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更要重视环境效益,通过环境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和工艺的绿色化,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满足人们的环保需求,最终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王丽萍,宋姣姣.国内外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2):154-156.

[2]李创.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9(12):93-96.

[3]Porter M E,Van der Linde.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conomy-Compe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118.

[4]Spatareanu M.Searching for Pollution Havens: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2007,16(2):96-103.

[5]Domazlicky B R,Weber W L.Do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ad to Slowe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4,28(3):301-324.

[6]List J,Catherine C.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Land Economics,2003,80(2):153-173.

[7]Cole M A,Elliott R J.Endogenous Pollution Havens:Does FDI Influenc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108(1):157-178.

[8]King A,Lenox M.Does It Really Pay to Be Green?An Empirical Study of Firm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1,5(1):105-116.

[9]傅京燕.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2,19(3):15-18.

[10]陈艳莹,孙辉.环境管制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对波特假说的修正[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4):59-61.

[11]白雪洁,宋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中国火电行业的效率提升[J].中国工业经济,2009,26(8):68-77.

[12]沈静,魏成.环境管制影响下的佛山市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热带地理,2011,31(3):304-309.

[13]吴磊,李广浩,李小帆.中国环境管制与FDI企业的行业进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92-98.

[14]梁琦,丁树,王如玉,等.环境管制下南北投资份额、消费份额与污染总量分析[J].世界经济,2011(8):44-65.

[15]王俊豪,李云雁.民营企业应对环境管制的战略导向与创新行为——基于浙江纺织行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26(9):16-26.

[16]王丽萍.河南省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6):74-78.

猜你喜欢

管制煤炭企业竞争力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管制硅谷的呼声越来越大
基于STAMP的航空管制空中危险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药价管制: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