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
2013-01-18方法林尹立杰
方法林,尹立杰,张 郴
(1.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南京211100;2.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0 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国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世界旅游格局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与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性特点使旅游业的地位不断攀升[1-3]。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的颁布将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4]。然而,部分省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制定旅游政策时缺乏针对性,这主要源于对自身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恰恰是在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比较中逐渐获得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旅游竞争力的比较[5]。
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内容丰富,然而指标体系却变化不一。国外学者强调从旅游吸引力、旅游营销、旅游管理、旅游感知等方面进行评价[6-9],国内学者主要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角度进行分析[10-12],部分学者从旅游发展业绩的角度进行评判[13],本研究认为指标体系差异的存在与学者对旅游竞争力内涵的理解差异有关。尽管学者一致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表现为一种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14-15],然而却忽视了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旅游发展方向的变化。随着旅游消费者不断寻求多样化体验,城市旅游已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过度依赖旅游资源的状态,大量文化空间、休闲空间、娱乐空间等成为游客向往的场所。在这种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指标亟待修缮,以满足当前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研究借鉴传统评价指标体系[16-17],结合“十二五”期间的旅游业发展政策和旅游供需矛盾的变化,探索性地拟定一套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长三角地区16个地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1 模型建立
1.1 理论依据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18]。旅游发展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传统发展阶段的旅游业绩奠定在富集的旅游资源基础之上,并为未来旅游发展提供经济支撑。然而,单纯旅游资源的存在并不能保证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成功。Porter指出一个产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成功,因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等方面都应具有相对优势[18]。这一理论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优化奠定了基础。Holan等借鉴波特理论,指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金和其他3个钻石模型的决定因素是古巴滨海旅游业发展的潜在障碍[19]。Ritchie等首次将波特理论引用到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认为核心资源吸引力、支持性要素和资源、目的地管理和质量因素是决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4 个主要因素[20-21]。
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评价尺度划分,包括旅游景区、区域或城市、国家3个层面。Verbeke指出不同目的地类型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存在差异[22],比如说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中,旅游核心资源主要包括特殊的建筑类型、地标建筑、地方风俗、夜生活、博物馆等,而在景区中,则强调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气候、历史典故和文化差异,而对于产业来说,则强调产业联接。然而,在以往的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中,旅游景区、城市、国家的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存在混用现象[23]。针对这一问题,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苏伟忠等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表现为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3个层次[14],李玺从商务旅游的角度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4],岳川江等提出滨海城市旅游的资源评价特征[25]。在借鉴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作为中观尺度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更应该突出旅游产品联动、旅游线路组合的特点,需要强调城市的文化、娱乐、购物、休闲、度假空间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区别于传统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苏伟忠等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14]。在国家旅游局提出到2020年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转变的发展目标后,辽宁、江苏、浙江等资源禀赋优越、经济基础雄厚的省份纷纷提出了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这不仅需要完善的旅游政策环境,更强调旅游产业各要素的协调与创新发展[26]。旅游竞争力模型不仅包括旅游产品要素,还应该关注到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企业和组织[27]。黄耀丽等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体是城市旅游业[28],而非城市本身,即处于城市与企业之间的产业,因而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应致力于该产业的核心能力及其核心影响因素。Flagestad等提出产业组织是保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条件[29]。杨新军等以陕西省为例对旅游产业部门结构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探讨[30]。因此,在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中,各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力问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是需要格外重视的核心问题。
Dwyer等指出目的地竞争力不是政策制定的终极目标,而是通向区域或国家繁荣的中间目标[31],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应该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力,即发展潜力[32-33]。在全球化、新经济的背景下,城市旅游如何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合作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简称WCY)在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34]。1993年薄湘平等提出可持续旅游的概念,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成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35]。2008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国民休闲计划”,休闲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城市无疑成为重要的休闲、文化、餐饮、娱乐、度假、服务、运动生产空间。2011年国家确定的旅游主题为“中华文化游”,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将是2011年的亮点,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娱乐产业、修学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将成为城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随着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后物欲时代的到来、带薪休假制度的调整,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信息化管理等问题都将成为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36-37]。
1.2 指标体系
借鉴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主体性、层次性等原则构建指标体系①江苏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江苏省旅游局,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2010年12月。。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主要由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城市旅游发展要素、城市旅游发展业绩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力4个部分组成,包含10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59个测量指标(表1)。
1.2.1 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城市与旅游协同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生态、社会、经济条件为旅游发展提供环境、资本、文化、人力基础[38-39],另一方面是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城市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表现。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40],以科技、人才和资本市场为支撑的现代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机制的深化等,都成为转型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本研究将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划分为4个3级指标: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经济环境、城市社会文化环境和城市科技人才环境。其中,城市经济环境分为城市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发展与城市对外经济发展两个方面。
1.2.2 城市旅游发展要素。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完善的产业结构是保证城市旅游发展的基本内容[41-43]。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发展不仅要强调产品的提档升级,更需要强调旅游产品的联动发展——旅游线路。城市旅游的产业主体不仅要强调旅游饭店、旅行社等企业的壮大,更应该强调城市娱乐、旅游交通、城市购物、特色餐饮体系的发展,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完善旅游产业结构,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
1.2.3 城市旅游发展业绩。既反映区域旅游业过去和现在竞争行为的重要结果,又反映区域旅游业未来的竞争态势[44],是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的传统指标,主要通过旅游效益和旅游者人数来衡量。
1.2.4 城市旅游发展潜力。旅游市场的成长表现为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旅游产业主体的自身成长,其中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旅游新业态发展成为引导旅游消费的新热点[45]。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主题鲜明的旅游网络营销往往成为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的主要形象窗口,限于数据的原因②由于本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的16个地市为案例,跨越江、沪、浙3个省份,各省份对重大旅游项目投资标准的衡量尺度存在不一致性,限制了旅游投资潜力的分析。,本研究选择市场营销和旅游保障作为衡量未来旅游投资的重要指标。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来源
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不仅是我国经济、文化、金融、信息通讯的汇集和辐射核心区,也是我国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地区。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城市的食宿、交通、娱乐、康体、休闲、文化、通讯、购物等设施比较发达,为旅游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近年来,无障碍旅游区构建、旅游联合促销、旅游节庆联合举办、旅游人才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区域旅游品质保障、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建设等推进了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随着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发展逐步从“多点带动”向“系统网络化”模式转变[46],各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一步复杂。因此,通过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确立各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优劣势与发展地位,对城市间旅游业的整合联动发展、提升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47]。
表1 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Tab.1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city tourism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国家旅游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2011年长三角16个地市的经济发展公报和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底的16个地市的旅游政务网、旅游咨询网以及携程、艺龙等旅游在线运营商和国际旅行社的旅游统计数据。涉及到主观性数据(旅游产业协调性、旅游网站信息量),选择不同城市的48位调查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①旅游产业协调性主要考虑3个方面: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六要素是否全面发展;产业数量是否满足旅游需求;产业类型是否符合当前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旅游网站信息量具有5个方面的测量标准:是否存在旅游营销主题;营销主题是否广泛应用;旅游政务网中的信息的跨越时间尺度;旅游政务网中信息的透明化程度以及旅游信息网中的内容是否满足出行需要。,要求他们对各城市进行1~10分赋值,采用均值的方式获得。
2.2 评价方法
旅游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关键是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常见的赋权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典型的客观赋权法有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等[46],典型的主观赋权法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客观赋权方法因为完全按照数学方法进行严密的推理,缺乏灵活性。主观赋权方法容易受主观因素干扰,尤其是当测量指标过多时,各指标之间关系的真实性问题往往会受到质疑。为了充分挖掘决策者主观信息的同时又不失客观逻辑性,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针对各级指标特征选择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赋权。具体思路如下:考虑到测量指标、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种类较多,难以准确把握指标权重的关系,本研究对测量指标、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均采用客观熵值法赋权;一级指标数量较少,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由当前的国际发展背景、国家发展政策、经济发展规律决定,因此,通过专家小组打分的形式确定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层次分析法赋权,最终得到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
2.3 指标量化与结果计算
(1)原始数据预处理。由于统计资料以实际数据为主,首先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48]。本研究主要采用minmax标准化方法,运用公式如下:
式中:N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属性标准化后的新数值;Ei,j为转化前的第 i个城市第 j个属性值;分别为调查的16个城市转化前的第j个属性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采用熵值法[47]依次对测量指标、三级指标(表2)和二级指标赋权(表3)。表2为计算二级指标时各三级指标的权重,表3为计算一级指标时各二级指标的权重。
表2 三级指标总排序权重值Tab.2 The sorted weight values of the third level indicators
表3 二级指标总排序权重值Tab.3 The sorted weight values of the second level indicators
(3)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一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确定的判断矩阵为:
其最大特征值μmax=4.043 5,其一致性指标比率RC可表示为:
2.4 结果分析
总体来看,上海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高,且不论是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城市旅游发展要素还是城市旅游发展业绩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力,都具有绝对领先地位,其次是杭州、苏州、南京,3个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比较高。然而,3个城市不同评价因子的分值相差较大,其中,杭州的旅游发展业绩分值最高,表明杭州长期以来的旅游发展基础为其未来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苏州经济相对发达,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科技人才环境的得分居3个城市之首。与苏州、杭州相比,南京作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城市、省会城市和长三角的核心枢纽城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弱,需要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城市科技人才环境、城市旅游产品、城市网络营销等多个方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再次是无锡、宁波、南通、常州、扬州、嘉兴、镇江、绍兴、台州,这些地区尽管拥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产业发展、社会经济背景、旅游投资环境方面则相对弱势。此外,旅游网络营销力度较差,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最后是泰州、湖州、舟山,这些地区资源基础与其他城市相比最差,经济不够发达,使得这些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最低(表4)。
表4 长三角16个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Tab.4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score of the 16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3 结论
“十二五”新形势下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正处于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转型发展的战略调整期,旅游业应逐步从过度依赖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转移出来,促进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以适应当前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需求。然而,传统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已不能充分适应当前旅游政策改革、产业升级发展的战略需要。因此,本研究在已有的旅游竞争力研究基础之上,创新性地提出适应当前转型发展需要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在城市旅游发展环境方面突出科技人才发展、对外经济发展对促进城市旅游的关键作用;在城市旅游发展要素方面突出强调了城市旅游的文化、休闲、商务、会展等多样化产品特征;在发展潜力方面突出强调了国际旅游产品、旅游新业态、旅游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三角地区16个地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由传统指标体系得出的结果具有相对一致性,部分城市评价结果相对较低[50],如常州市由于缺乏国际性的旅游产品导致的城市旅游发展潜力较弱,台州市由于旅游产业发展尚不成熟而导致的城市旅游发展要素方面分值较低等。数据的相对一致性充分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部分差异性进一步揭示了本研究提出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1]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上海:上海市旅游局,2011.
[2]江苏省旅游局,南京大学.江苏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修编[R].南京:江苏省旅游局,2011.
[3]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修编[R].杭州:浙江省旅游局,2011.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2009-12-03)[2012-10-06].http://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5]Dwyer L,Forsyth P,Rao P.The Price Competitive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A Comparison of 19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9-22.
[6]Shaw G,Williams A.Critical Issues in Tourism: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4.
[7]Mintosh R,Rcoeldner C.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Philosophies[M].New York:Wiley,1990.
[8]Murphy P,Pritchard M P,Smith B.The Destination Product and Its Impact on Traveller Percep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43-52.
[9]Kozak M,Rimmington M.Measuring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J].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9,18(3):273-283.
[10]喻小航.资源环境与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J].经济地理,2004,24(4):546-548.
[11]王联兵,米文宝,刘小鹏.宁夏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预测分析[J].旅游学刊,2005,20(5):76-80.
[12]刘燕婷,甘巧林.东部3大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旅游城市群的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22-126.
[13]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0):154-158.
[14]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18(3):39-42.
[15]臧德霞,黄洁.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辨析与认识[J].旅游学刊,2006,21(12):29-34.
[16]赵磊,庄志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0):47-54.
[17]张梦.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与方法选择[J].旅游学刊,2007,22(2):13-17.
[18]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Free Press,1985.
[19]Holan D,Phillips P M.Sun,Sand,and Hard Currency:Tourism in Cub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4):777-795.
[20]Ritchie J R B,Crouch G I.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A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1-7.
[21]Bornhorst T,Ritchie J R B,Sheehan L.Determinants of Tourism Success for DMOs&Destination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takeholders’Perspectives[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5):572-589.
[22]Jansen-Verbeke M.Inner-city Tourism:Resources,Tourists and Promoter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6,31(1):79-100.
[23]温碧燕.区域旅游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77-81.
[24]李玺.城市商务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方法的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4):27-31.
[25]岳川江,吴章文,郑天翔,等.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795-801.
[26]武虹剑,李仲广,谢彦君,等.旅游强省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与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4):53-57.
[27]Laws E.Tourist Destination Management:Issues,Analysis and Policies[M].New York:Routledge,1995.
[28]黄耀丽,李飞,李凡.基于竞争力要素和空间尺度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刍议——兼与城市竞争力比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94-98.
[29]Flagestad A,Hope C A.Strategic Success in Winter Sports Destinations:A Sustainable Value Creation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445-461.
[30]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 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20(1):49-52.
[31]Dwyer L,Kim C.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Determinants and Indicators[J].Current Issue in Tourism,2003,6(5):369-414.
[32]Choi H C,Sirakaya E.Sustainablity Indicators for Managing Community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274-1289.
[33]Athanasopoulos G,Hyndman R J,Song H Y,et al.The Tourism Forecasting Compet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2011,27(3):822-844.
[34]World Economic Forum,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M].Switzerland:Lausanne,1991.
[35]薄湘平,唐敏,KoosKrabbendam.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4):69-72.
[36]Buhalis D.Marketin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of the Future[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97-116.
[37]Wernerfelt B.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Ten Years aft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3):171-174.
[38]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研究课题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研究(上)[J].科学发展,2009(8):46-61.
[39]朱应皋,万绪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人文地理,2005,20(1):57-61.
[40]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3):355-358.
[41]高培勇,张光瑞,刘德谦,等.2011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2]Buhalis D.Limi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eripheral Destination:Problems and Challenges[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183-187.
[43]王新,谷慧敏.中外饭店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之对比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2):46-51.
[44]汪德根,陈田.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2):249-256.
[45]戴俊骋,周尚意.基于三角模型的中国城市动漫产业竞争力评价[J].经济地理,2009,29(10):1612-1618.
[46]崔冬,王成志,沈凡.多属性决策模型研究及应用[J].科学决策,2010(11):90-94.
[47]吴志强,王伟,李红卫,等.长三角整合及其未来发展趋势——20年长三角地区边界、重心与结构的变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8,31(2):1-11.
[48]董锁成,李雪,张光海,等.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J].旅游学刊,2009,24(2):30-36.
[49]许树伯,层次分析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50]徐敏.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