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居民认知视角的小城镇群网化影响因素分析:以常州市为例

2013-01-18夏显力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年1期
关键词:常州市小城镇

夏显力,李 阳,陈 伟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2.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0 引言

我国目前已进入城镇化攻坚阶段[1],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是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结点[2],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越强,对周围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就越大[3]。小城镇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以往不同,现阶段的小城镇多以小城镇群体的结构形态出现,小城镇群在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的引导下呈现出网络化的客观发展形态[4],生产要素通过交通走廊的不断完善,在小城镇群之间及其内部不断流动、巩固并促进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和扩散,极大降低了信息流动的成本,各种流态要素增强了小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了小城镇群在城乡体系中新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了小城镇群网化发展。

空间临近的小城镇借助于交通网实现社会经济各要素在小城镇之间以及小城镇与区域之间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形成社会经济各要素密切联系、职能上分工协作、空间上有序、聚集分布的“整合体”,形成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网络化结构形态,本研究将这种小城镇发展模式定义为小城镇群网化。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研究甚少,现有研究多以小城镇密集区为立足点,分析其空间布局形态和演化规律,提出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建议以及空间整合的策略[5-7]。根据情景认知理论,人的经济行为变迁轨迹反映出人的情景认知的嬗变,人的情景认知的嬗变恰是推动人的经济行为变迁升级的重要力量[8]。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思想认知无疑会引导其经济行为从而成为城镇化过程中最为能动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尝试基于居民的思想认知,从本质上探析影响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对推进小城镇群网化发展有所助益。

1 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选择

常州市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是苏锡常网络城市布局的重要节点[9]。然而,在以都市圈发展为战略高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常州市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处于同位竞争劣势。据资料显示,2009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财政收入指标分别是苏州的32.56%,67.97%,28.97%,无锡的 50.48%,70.11%,51.91%,成为苏锡常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苏锡常都市圈以大城市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取代以小城镇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10],在此趋势下,常州小城镇以何种模式发展才能成为带动整个常州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从而改变常州市的短板地位,成为常州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按照《常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战略布局,常州市内小城镇依据各自的功能和产业特色已经进行了撤并重组,形成了以主导经济职能划分的众多类型的小城镇群体,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空间形态更加明显。故本研究选取常州市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其小城镇群网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当地小城镇发展模式提供科学参考,并为各地小城镇群网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1年7月对常州市小城镇①本研究所指小城镇主要包括城市辖区、县和县级市所辖的建制镇,由于小城镇群网化发展从城镇化进程方面来看属于一个历史范畴,故本研究亦将撤镇不久并对周围建制镇有发展带动作用的街道也包含在内。常住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访者个人特征、被访者对当地小城镇群网化认知概述、被访者对当地群网化影响因素认知等情况。调研地区涵盖常州市五区及下辖的溧阳市和金坛市,共涉及5个街道②5个街道分别是龙虎塘街道、红梅街道、新闸街道、北港街道、潞城街道。和14个镇③14个镇分别是薛家镇、孟河镇、郑陆镇、横山桥镇、遥观镇、湖塘镇、雪堰镇、邹区镇、湟里镇、嘉泽镇、溧城镇、南渡镇、金城镇、薛埠镇。。本次调查严格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此次调查共采集问卷270份,其中有效问卷249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2.2%。

2 样本统计分析

2.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被访者中,外地人口与当地人口比例约为1∶3,男女性比例约为1.2∶1;年龄结构指标中,占比最大的是26~35岁区间和46~59岁区间,均占23.3%,占比最小的为60岁以上区间,占12.9%;受教育程度指标中,占比最大的为高中和中专,占35.7%,占比最小的为研究生,占0.8%;职业构成指标中,个体工商户居多,占37.3%,军人和在校学生较少。被访者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被访者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pondents

2.2 被访者认知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经统计,被访者认为影响当地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要素流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几个方面。

1)针对问卷中唯一的主观题“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在居民心中的景象”,基于被访居民的理性判断,提取出排名前5位影响当地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流动居于首位,占19.71%;产业引导次之,占11.47%,其中,产业聚集和产业在小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占10.88%,其中,教育体系是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是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升和城镇化水平,分别占到10.29%和10.00%,其中,缩小城乡差距是城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2)从体制机制的影响方面来看,60.73%的居民认为政府在小城镇群网化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最为重要,33.6%的居民认为产业引导的作用最大,5.67%的居民认为居民自身对群网化发展的影响最大,由此推测,大多数居民认为“自上而下”的小城镇群网化引导机制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基础设施体系。问卷中被访者对基础设施体系中各因素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经过统计、赋分、加权计算,综合排序后的最终结果是交通设施>供水设施>供电设施>排水设施>环卫设施>电信>绿化设施>天然气>防灾设施。

4)公共服务体系。问卷中被访者对公共服务体系中各因素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经过统计、赋分、加权计算,综合排序后的最终结果是教育>医疗保健>商业金融>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文体科技>集贸市场。

3 小城镇群网化影响因素分析

3.1 变量处理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程度,共设计了4个问题来表征,由于每个问题的最终指向都是居民认知视角下当地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阶段,经合并处理后得到因变量Y。问卷中关于自变量的问题共92个,分为6个大类、33个小类。显然,把所有问题都设为自变量是不可操作的。有些变量是冗余变量,可以剔除这些变量而得到分类特征的简洁描述[11]。首先,排除空单元较为集中的变量,这些空单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被访者没有作答或者问题针对此小城镇无效;其次,排除答案固定在某个选项频率极高的变量,当某一问题的答案都固定在一个或者两个选项时,说明此问题所涉及的变量在小城镇群中的状况处于极为相同的状态,有理由推测在此区域内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客观稳定的现象。经过处理,得到使分类保持不变的简约变量集合(表2)。

另外,由于变量所涉及的问题答案维度不一,需要采取降维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前两者主要针对客观数据进行分析,后者能够针对定性数据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为定性数据,故选择聚类分析进行处理。以每个问题的回答作为变量,对样本做系统聚类分析,最终将自变量全部处理为二分类变量,根据两种类别样本取值的差异分别编码为1和2,得到22个二分类自变量,包括6个控制变量和16个非控制变量。将因变量处理为四分类变量,分别编码为1,2,3,4,依次表示低度群网化、中度群网化、中高度群网化和高度群网化。

表2 变量选择结果Tab.2 The results of variable screening

3.2 模型构建

当因变量属于定性变量时,多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因变量取值特点,Logistic回归可以分为二元Logistic和多元Logistic。当分类反应变量的类别为3类及以上时多应用多元Logistic,根据类别之间有无次序关系,又分为累积Logistic和多项Logit。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是个四分类有序定性变量,故选择累积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12]。在此模型中,发生比是通过该发生比分子中事件概率的依次连续累积形成。对Logistic模型进行Logit变换得到累积Logistic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j为实际观测反应变量的类别数,当实际反应变量有 j种类别时(j=1,2,3,…,n),相应取值为 y=1,y=2,…,y=n,并且各取值之间的关系为(y=1)<(y=2)<… <(y=n);xk为自变量;α,β为待估参数;μj为分界点,有j-1个值。在分析过程中,第一个分界点μ1=0,还需要对j-2个分界点进行估计,得出j-1个Logit值,那么第k次累积的概率公式为: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3个累积Logit,式(3)表示高度群网化对比低度、中度、中高度群网化,式(4)表示中高度和高度群网化对比低度和中度群网化,式(5)表示中度、中高度和高度群网化对比低度群网化。

3.3 自变量筛选与模型检验

运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自变量的数量仍然较多,首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22个自变量进行分析筛选,经过多次回归,排除对因变量最不显著的自变量,筛选出 X6,X8,X15,X17,…,X22,再进行累积Logistic回归。

运行累积Logistic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对于一个连续的自变量xk,不同累积对数发生比的回归线相互平行,即对于不同的xk有相同的βk。因此,要对模型进行平行性检验,如果假设条件被拒绝,则不适宜运用累积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进行平行性检验发现,当自由度为9时,χ2值为11.148,对应显著性水平是0.234,统计性不显著,说明现有数据符合累积Logistic模型要求。另外,由拟合度检验结果(表3)可知,皮尔逊检验(Pearson)和偏差检验(Deviance)值都不大,且统计性不显著,说明模型拟合数据的效果较好。

表3 拟合度检验Tab.3 Fitting degree test

3.4 累积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将筛选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累积Logistic回归,估计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各因素对小城镇群网化发展有如下影响:

1)交通方式(X8)在1%的水平上显著,符号为正,说明交通方式对小城镇群网化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就所有累积Logit而言,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出行所选择的交通方式较高级的小城镇,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程度是其他小城镇的5.06(e1.622)倍。居民通常所选择的交通方式越高级,出行就越便捷,从而促进不同小城镇之间交通流的流量增大。由此推测,出行交通方式是常州小城镇群网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表4 模型估计结果Tab.4 Parameter estimation

2)保障房制度(X17)在1% 的水平上显著,符号为正,说明保障房制度对小城镇群网化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就所有累积Logit而言,保障房制度较完善的小城镇,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程度是其他小城镇的2.34(e0.851)倍。这说明保障房制度越完善的小城镇对周边地区居民越有吸引力,越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群网化发展。

3)居民月消费水平(X6)在1%的水平上显著,符号为正,说明居民月消费水平对小城镇群网化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就所有累积Logit而言,居民月消费水平较高的小城镇,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程度是其他小城镇的1.93(e0.656)倍。居民的月消费水平越高,对商品种类和品质的要求越高,越有可能形成跨区域消费,促进小城镇之间的经济往来,推动小城镇群网化发展。

4)产业发展(X18)在10% 的水平上显著,符号为正,说明产业发展对小城镇群网化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就所有累积Logit而言,产业发展较高级的小城镇,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程度是其他小城镇的1.82(e0.596)倍。这说明产业聚集效应越显著,产业分工协作越完善,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就越有动力。

5)集贸市场的健全程度(X15)在5%的水平上显著,符号为负,说明集贸市场的健全程度对小城镇群网化有显著的反方向影响。这说明集贸市场越健全的小城镇,在区域内进入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小。许多小城镇经过撤并整合,原来旧形式的集贸市场也已经被大型购物中心所取代,城镇化进行越彻底,集贸市场的存在就越稀少,从这个角度来看,集贸市场的健全程度反而与小城镇群网化的发展呈反方向变动。

6)体制机制(X19)对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影响,显著性不强。体制机制是一切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区域小城镇进行群网化发展的门槛。模型回归结果不显著,并非说明小城镇群网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高级到能够摆脱体制机制的束缚,相反,恰恰说明被调查小城镇缺乏与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相配套的体制机制。

7)资金流(X20)、信息流(X21)和交通流(X22)对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影响均不显著。资金流、交通流和信息流是区域发展系统的供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在小城镇群体之间形成网络化发展的纽带。模型回归结果不显著,说明被调查小城镇对外资金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流量和流速还不能满足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要求。资金流、信息流的系数符号为负,说明目前被调查小城镇对外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量不均、流向无序,缺乏整合,反而与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程度呈反方向变动。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调查研究发现,常州市已经呈现出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特征并且具备持续发展的条件。但是模型分析的结果与问卷主观问题描述性统计结果不完全吻合。问卷主观性描述显示,小城镇群网化因素主要为要素流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几个方面,而累积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的主要因素为交通方式、消费水平、保障房制度、产业发展和集贸市场的健全程度,发生比分别为5.06(e1.622),1.93(e0.656),2.34(e0.851),1.82(e0.596),0.38(e-0.957)。这说明居民基于“智能体-情景”机制[6]产生的小城镇群网化发展阶段的情景,比常州市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现状的客观发展阶段更高级更优化,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对常州市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具有强烈的主观诉求,另一方面反映了促进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政策供给存在不足。

4.2 政策建议

1)加强要素市场体系和制度建设,弥补要素流动力不足的“缺口”。第一,稳妥有序开展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扩大农村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有效带动城乡生产要素互动对接。第二,以数字化网络控制为基础,加强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和劳动力、企业和企业以及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构建产业分工与协作的信息高速公路。第三,在加大公共交通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公交换乘方式的衔接,加强居民交通出行的便捷程度,提高小城镇之间交通流的质量。

2)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第一,注重城乡社保措施在技术、流程、政策和标准的统一,同时又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小城镇制定相应的社保条件,从制度上为城乡社会保障对接提供保障。第二,通过住房贷款、联保贷款等形式拓宽保障房融资渠道,增加保障住房财政投入,建立鼓励房地产企业投资保障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和融资支持政策;提高政府公共保障房信息公开质量,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权利。

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第一,对新建成的基础设施实行基础设施的养护监理和养护质量评估机制,权责明确,责任到人,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第二,加强以常州市区、金坛市、溧阳市为中心的循环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小城镇对外、对内公路网络布局,提升通行能力。第三,逐步实现城乡广电网和电信网全覆盖,完善城乡信息传播网络。

4)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第一,因地制宜,实行水平分工下的差别定位,以各小城镇的产业特色为基础,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模式,避免同区域小城镇之间的产业同构和竞争。第二,在经济主体小而分散的地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整合小城镇分散的特色产业,在有龙头企业的地区,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带动整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济主体的利益空间。

[1]党兴华,郭子彦,赵璟.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城市群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07,27(3):463-475.

[2]廉伟,王力.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23-26.

[3]李敏,杜志伟,李伟,等.小城镇经济辐射区定量分析——以重庆大足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4):54-58.

[4]高云虹,曾菊新.城乡网络化与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6(8):13-18.

[5]徐强.小城镇密集区空间演变研究——以温州为例[J].规划师,2007,23(8):66-70.

[6]龚松青,厉华笑.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群发展初探——浙江省小城镇群规划示例[J].城市规划,2002,26(4):32-37.

[7]徐强,戴慎志.小城镇密集地区整合发展研究——以温州市鳌江流域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7):37-47.

[8]黄俊辉,李放.农村养老保障政策取向——基于情景认知的视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170-177.

[9]汪淳,陈璐.基于网络城市理念的城市群布局——以苏锡常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97-801.

[10]谢守红,汤卫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2009(10):25-28.

[11]范霄文.基于粗糙集的定型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32.

[12]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7-249.

猜你喜欢

常州市小城镇
常州市开展重点乡镇集中执法行动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