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隰县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2013-01-16刘福新樊建军

山西水利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隰县山洪暴雨

刘福新 樊建军

(1隰县气象局,山西隰县041300;2隰县水利局,山西隰县041300)

0 引言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其中短的含义包括水资源短缺和对防御山洪灾害的认识不足,防治措施有待增强。今年随着隰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隰县水利和气象部门合作对隰县山洪灾害成因、特点以及防御现状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山洪灾害的对策措施,特别是发挥气象雷达作用,提前30 min预警区域暴雨,以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促进隰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 概况

隰县位于吕梁山南麓,山西省西南部,为临汾市西部山区的次级中心城镇。东与汾西县相连,西与永和县交界,西南、东南分别与蒲县、大宁毗邻,北与石楼、交口接壤。国土面积为1413.11 km2。

1.1 气象、水文

隰县海拔大部分在950~1300 m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各地降水量在320~520 mm范围。降水量大致由南向北递增,降水特点为冬春较少,夏秋偏多。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自然降水年、月变率高,且不稳定,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832.6 mm,折算天然水体蒸发为916 mm,是降水量的1.7倍,所以该地区极易发生旱灾。多年平均气温9.6℃左右,无霜期163 d,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

隰县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为昕水河的支流,境内主要有四条河,分别为城川河、东川河、刁家峪河和朱家峪河,基本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洪水暴发暂短性河水。

1.2 地形地貌

隰县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中段,属典型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塬沟相对高差在150~200 m之间,黄土冲沟自塬头切向沟底,直达三迭纪砂页岩之上。隰县总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县主要有两大川、七大沟、八大塬。两川是东川和城川;七塬是无愚塬、陡坡塬、乔村塬、北庄塬、唐户塬、阳头升塬和后堰塬;八沟是刁家峪沟、卫家峪沟、朱家峪沟、石马沟、古城沟、南峪沟、峪里沟、回珠沟。

1.3 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隰县处于区域大地构造单元的河东额尔多斯盆地边缘,吕梁背斜的西冀。构造形迹主要显示为褶皱及褶皱相半生的性质不同的断裂,岩层倾向南西西,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隰县地表大部分为新生代第四纪马兰黄土所覆盖,除少许川地有剥土见石的情况外,其他地区土层厚度均在50~100 m之间,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地表径流的长期冲刷下,形成了植被稀少和“残垣、沟壑梁峁、多坡”之状的地形特征。

1.4 山洪流域情况及防治区

隰县国土面积1413.11 km2,现辖龙泉、午城、黄土3个镇,阳头升、寨子、陡坡、下李、城南5个乡,共计96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全县目前总人口11.58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有2.37万人。经过对全县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全面普查,按照危险区划分原则,初步规划确定山洪灾害防治区为朱家峪流域、城川河县城上游段、辛盛沟流域等17个小流域,总面积1135.6 km2,受山洪灾害威胁危险区面积865.3 km2,涉及村委83个,共180个危险点,其中自然村173个、重点企业3个、公路2处、林场1处、座学校1所,受威胁总人口14357人。

2 山洪灾害及成因分析

2.1 历史山洪灾害

隰县境内沟壑纵横,夏季暴雨频发,极易形成山洪灾害。历史上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记载:1956.8.4,午城镇,城川河流域暴雨,降雨量102 mm,河水猛涨,大洪水漫过209国道水堤段,洪水卷走一人(刘绍汉)、冲毁公路58 m,损失惨重;1989.7.21,城南乡、午城镇,城川河流域暴雨,降雨量98 mm,河水猛涨,大洪水漫过209国道桑梓段,洪水卷走2人(慕玉平等)、拉货车一辆、白面一车,损失惨重。2007.8.12,午城镇,卫家峪流域暴雨,降雨量113 mm,河水猛涨,洪水冲毁卫家峪村淤地坝5条、农田10 hm2,经济损失严重。2008.6.30,黄土镇,东川河流域暴雨,降雨量112 mm,洪水泛滥,冲毁谙正、古县护岸坝430 m,淹没农田18 hm2。

2.2 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

通过历史山洪灾害调查,根据区域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及历史山洪灾害等资料分析,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和特点分述如下。

2.2.1 区域暴雨

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74.5 mm,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其中7、8、9三个月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降水量少而集中,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且历时短,强度大,区域暴雨是发生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

2.2.2 地质条件

区域主要地貌类型有河谷川地、沟壑山地、残塬三类。区域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大部分被深厚的马兰黄土及离石黄土覆盖。马兰黄土疏松多孔,组成物以粉粒、砂粒为主,黏粒含量少,有机质含量低,遇水容易崩解,抗蚀性差,且具有垂直节理和强湿陷性特点。降水季节,坡耕地及植被稀疏的坡面上面蚀、冲蚀等随处发生,并与重力侵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暴雨、洪水冲蚀下,极易形成含泥沙量较高的山洪。

2.2.3 植被

由于隰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历史上干旱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加上人为因素,造成林草覆盖率低,郁闭度小,地表裸露、蓄水、防冲、滞洪能力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情况大有改观,但未根本扭转这一局面。植被和水土流失互为因果、相互作用,低的林草覆盖率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隰县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降水量集中,暴雨历时短,强度大,洪水多,洪峰尖瘦,峰高量大,极易形成洪涝灾害。

3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非工程措施现状

隰县的防洪非工程措施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不能满足预防突发性山洪灾害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境内雨量站点稀少,自动报汛站网密度、站点分布无法满足山洪灾害预测预警需求;未建设简易雨量站,现有的人工站达不到预警目的。

2)没有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和气象部门协作只停留在雨情的收集上。现有的自动报汛雨量站点也未纳入山洪防御预案系统,群策群防还不完善。

3)全县只有县级防洪应急预案,也不完善。乡(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属于空白。

3.2 工程措施现状

为有效防止山洪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轻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多年来,隰县从实际出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种工程措施和生物工程措施对境内的塬、坡、沟进行综合治理。修建了水库、骨干坝、淤地坝等防洪工程。存在问题:

1)由于全县的防洪、防汛工程年久失修,再加上违规建筑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现有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

2)城市防洪现状:隰县城市防洪工程始建于1972年,接官坪改河工程500 m拦河大堤,连接该堤向上游沿河建护岸坝长达2 km,但是受财力限制,这些护岸坝防洪标准不一,且年久失修,给隰县的防汛抗旱工作带来很大隐患。

4 山洪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的防治要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具体实施在流域塬头以沟头防护和谷坊为主,在山坡坡度25°以下以新修梯田和栽植经济林为主,25°以上以水保林和种草为主,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工程措施分为水保措施和水利措施两部分。

1)水保措施:隰县经过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小流域治理,提高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但塬区是洪水的源头,还要搞一些拦蓄、迟滞措施,以减少塬面径流入沟的流量和迟滞入沟的时间。沟壑占水土流失面积的大部分,是治理的重点,主要是做好山坡治理工作,新修梯田,栽植水保林、经济林、种草等。通过梯田建设达到有效拦截降水减小径流,通过栽植水保林、经济林、种草达到增强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2)水利措施:水利措施主要分为堤防治理、排洪渠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及沟道疏浚等。

5 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

5.1 监测系统

1)布设雨量站网:在龙泉镇、午城镇、黄土镇、城南乡、下李乡、阳头升乡、陡坡乡、寨子乡8个乡镇的受威胁行政村分别新建21个自动雨量观测站和66简易雨量观测站,气象部门布设13个自动雨量观测站。

2)布设水文监测系统:在城南乡骞家庄、下李乡的石马沟水库、龙泉镇白家岔、黄土镇下紫峪新建4个自动雨量水位观测站,在城南乡员家庄、黄土镇南合新建2个简易水位站。

3)设置气象监测分析系统,重点发挥隰县TWR01A型雷达的作用,通过连续观测雷达回波变化,结合气象要素和周边县的降水情况综合分析,提前30 min发布区域暴雨预警。

5.2 通信系统

采用成熟的公网信道,采用卫星和GPRS/GSM等方式,为信息的传输提供可靠的保证。

5.3 预警系统

在县级预警中心及全县所属8个乡镇建立网络、传真传输系统,可实现文件、通知的自动或半自动的群发群收,提高乡镇与县防汛指挥部门之间文件、通知、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各乡镇、行政村安装无线广播报警系统,向灾害可能威胁区域发送警报,在受险威胁村庄增配手摇报警器等防汛设施。在县预警中心建立短信预警发布系统、WEB发布系统,建设会商系统。

5.4 预警流程

以气象部门的区域暴雨预警为主,结合群众报告,利用县山洪预警平台发布预警信息。

5.5 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

以行政村、社区为预案编制的对象,主要编制“城区防御山洪方案和农村防御山洪方案”。救灾措施主要是根据山洪灾害的范围、程度、类型及涉及人口数量成立相应规模的机动抢险队,并对灾后补偿和灾后重建做到详细部署[1]。

5.6 预防山洪灾害科普工作。

普及防御山洪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群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组织群众进行实地演练[2]。

6 2012年雷达在山洪灾害中的业务应用

隰县TWR01A天气雷达是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探测半径120 km,约可提前30 min发现区域暴雨。

6.1 2012年5月8日区域暴雨

如图1中发现2012年5月8日中午15时15分在隰县阳头升乡卫家峪流域出现区域暴雨区,阳头升自动雨量站15~16时1 h降水量62.8 mm。16时隰县阳头升乡下崖底、寨子河、枣庄三个村庄的河道爆发山洪。

6.2 2012年9月6日深夜区域暴雨

如图2中发现2012年9月6日深夜3时在永和境内“人字型”区域暴雨带,正沿着雨带分布的位置向隰县境内移动。3时30分隰县城南乡南唐户村、上友村、七里脚一带发生区域暴雨,引发隰县城川河同时爆发山洪。

图1 2012年5月8日15时15分隰县TWR01A型雷达扫描图像

图2 2012年9月6日深夜3时09分隰县TWR01A型雷达扫描图像

7 结语

加强气象和水利部门大力合作,发挥雷达监测区域暴雨优势,利用水利部门的县级山洪预警平台及时发布山洪预警。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山洪灾害科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的作用,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魏志宏.泾川县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48(5):11-13.

[2]王 谦.浅谈黎川县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江西水利科技,2012,38(2):95-97.

猜你喜欢

隰县山洪暴雨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暴雨
当暴雨突临
隰县玉露香梨发出第一张全渠道授权证书
“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
优雅地表达
暴雨袭击
山西:隰县玉露香梨精品版开通上线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