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

2013-01-1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

包 萍

(通化师范学院 教务处,吉林 通化 134002)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各个高等学校也相继进入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高人才的培养的质量成为了各大高校竞争的焦点.当今社会,经济和知识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也对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昔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本来就是应用型人才,但其又区别于一般的技术性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教师也是具有很强实践性职业.本文就学院在2009年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确立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经过进三年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优化实践课程设计,得出适合我院特点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优化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期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接受什么样的培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课程体系起着决定的作用,它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单元.高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任何一所高校的课程体系的设置除了要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以外,必须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特色.

我院的实践性应用型培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组成,各模块所占学时比例及模块内部课程结构所占比例按照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合理分配.

围绕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坚持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围绕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了培养方案,确立知行并进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树立了精理论强实践的原则,在构筑好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基础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具有各专业特点的,与理论知识体系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整体优化的,科学、合理、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积极组织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程序设计、语文基本功、书法、绘画、演唱等各种比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术研究、兴趣爱好团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专业技能训练与实践;坚持开放式办学,努力构建中外、校企、校校等联合办学模式;坚持“双证书”制度,学院大力倡导和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立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的实现,并不是仅仅依靠几门课简单相加和拼凑,必须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扬长避短,关注学生就业需求,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能力培养,办出自己的特色.

2 加强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认识

2011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文件中明确提出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和“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课程目标,要求各类师范院校,要不断“优化实践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见表1,非教师专业实践课程设置见表2.

表1 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表2 非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课程一直都是各大学的软肋,有的学校名义上要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实际上则是次要或者是不要的位置.据统计,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需要经过一年左右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而西方国家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岗位的需要只要两三个月左右的实时间.究其其差别就在于实践课程的开设,决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需要随之不断更新.根据培养目标,不断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更符合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需要.要把学生“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让他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3 优化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

(1)在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实践课程模块.实践课程体系是相对理论课程体系而言的,它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层面,多形式,多目标的课程体系.它主要由三类课程组成,一类是教育实习、见习、毕业论文.教育实习主要安排在大三年级的上学期的开学的前8周进行.教育见习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二是社会调查,安排在大一学年的下学期.三是其他活动课程,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与公益活动、三笔字训练、演讲训练、就业指导实践等.从大一学年一直到大四学年不间断,从而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大学期间.

(2)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拓展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深入进行研究,大胆进行了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使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更科学、更先进、更行之有效.

(3)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高素质的师资是成功进行实践课程的前提,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师资除了大学教师还包括中学教师以及其他一些教育场所的工作者,因为教师教育承担着培养着中学师资的重要任务.学院对现有的优秀教师采取培训、进修,到企事业挂职,国内外学习交流等方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通过与中学合作指导师范生实践学习等途径,把握和了解中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培养合格人才.学院还聘请了一批优秀、有经验的中学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开设讲座、现场指导、个别指导等方式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工作指导,班主任管理指导等.通化师范学院在2012年将培养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作为吉林省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工作的

其中重要一项工作.

(4)在优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兼顾学生成长与地方需求,实现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利益,互惠互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充分考虑了社会需求,从各专业特点出发,明确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最起码、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实践能力构成,把实践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

实践课程的实施是影响人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化师范学院在2009年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确立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后,一直致力于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和整合实践课程资源,使不同层面实践课程融于人才教育全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德彪.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07).

[2]吴剑峰.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06).

[3]邓双喜.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2(05).

[4]周宇.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01).

猜你喜欢

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