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设备维护管理常用与典型做法的探讨
2013-01-01张希望付镇李蛟真杨正中蒋清莲
摘 要:为了做好设备的维护管理,保证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对设备维护管理常用与典型做法进行探讨,梳理出各类设备的共同做法与典型做法,找出设备维护管理的规律,进一步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
关键词:设备 维护管理 典型 做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69-02
石油行业是资源性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设备多为专用设备,并且负荷重、功率大,多是野外露天作业,所以要保证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抓好设备的维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简单的说就是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结合,是为了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确保设备技术性能达到预期。
石油行业设备种类繁多,一般分为钻井设备、钻采特车、测井及物探设备、注采设备、油气处理与集输设备、起重搬运机械、运输车辆、工程机械、船舶、动力设备、电气设备、通讯设备、金属切削机床等,每类设备虽然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质各不相同,但是保证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实现效益最佳化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维护管理一般有以下常用做法及实施方式。
1 钻井设备[1~2]
钻井设备主要包括钻机、钻井装置、钻井配套设备等,其工作性质是实施钻井作业,其维护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分工负责,加强点检和评比。
定人定机制是将设备维护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人。就是每个操作人员固定维护一台设备。在钻井生产中,实行设备挂牌制,把每台设备维护保养人的名字挂在该台设备上,这样不仅做到了每台设备落实到人,而且起到了督促该台设备保管人及时维护设备的作用。
设备点检就是由操作人员按规定的时间和检查标准,用感官或简易测试工具对设备进行的一种检查方式。设备点检方法强调以人的五官感觉或仪器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采取对策,减少故障。
实行设备点检制,首先要确定设备巡回检查项点标准,含设备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方法等。由于每台钻井设备检查项点较多,接班人员容易遗漏,就分岗位把每台设备的检查项点做成点检卡片,在小班接班检查中,按照点检卡片上的检查项点对所负责的设备逐一进行检查。检查完后,由小班人员填写设备巡回点检日志,井队大班负责对小班点检情况进行监督,并在每班点检记录上签字。
二级单位设备管理部门每月对钻井队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检查,对发现的各种问题督促井队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情况对各井队进行排名,在完井考核中对设备管理维护较好的井队进行奖励,差的进行处罚。
2 钻采特车
钻采特车在石油行业主要包括井下作业机、固井配套车、压裂酸化车、清蜡车、洗井车、捞油车等,其工作性质是油水井检修及工艺措施的实施,为油气上产提供保证。基本都是上、下两套设备,其行驶部分一般按通常维护管理的做法进行,其上机部分维护一般结合其工作性质进行。以井下作业机为例进行说明。
井下作业机主要包括轮式通井机、修井机、履带式通井机等,其工作性质主要是野外施工,一机多人、连续运转。其维护管理的特点是体现在设备交接班中。作业工人工作性质是“四班两倒”工作制,实行对岗交接。轮式通井机的日常维护管理由当班小班司机和接班小班司机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和设备交接内容实行点对点交接。对于发现的问题,由双方共同解决,并根据运转时间实行对应的维护保养。
3 注采设备
注采设备主要包括抽油机、地面驱动螺杆抽油泵、水力活塞泵、射流泵、增压注水泵、热采锅炉等,其主要工作性质是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将水注入地层,将原油从地层深处提升到地面上,完成采油任务。以抽油机为例进行说明。
抽油机的工作特点是连续生产与无人值守,每一口井上只有1台抽油机,没有备用设备,所以,生产现场要求抽油机安全、平稳、连续运行,不允许较长时间的停机。
为了保证抽油机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维护保养,例保、一保、二保是为了延缓其技术性能变差,项修、大修是为了恢复其技术性能指标,前者如同日常保健,后者如同手术治疗。不难看出,前者是保证抽油机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根本,可以减少和延缓后者的发生。
维护保养工作按“十字”作业法进行:“调整、紧固、润滑、清洁、防腐”。调整即对整机的水平、对中、平衡、控制系统等为主的调整。紧固指紧固各部件间的连接螺丝。润滑是对各加油点(部位)定期添加润滑脂。清洁指清洁卫生,防腐、除锈、刷漆。
在抽油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中,要尽可减少停机时间,需要把维护与保养工作分成现场维护保养与回场维护保养两块进行。必须在现场进行的,耗时不超过1小时的,如紧固、润滑、对中、水平、平衡等等工作,由油藏经营管理区操作与维护人员负责。可以回场进行的,耗时超过1小时的,如减速箱等总成件的维护保养、中尾座轴承更换等,由专业化的维修人员以更换总成件的方式,先保证抽油机的连续正常生产,再到场地上对总成件解体维护,既有利于提高油井开井时率,又能在较好的维护条件下使维护质量得到提高。
4 物探设备
物探设备主要包括地震仪器、浅层地震勘探设备、重力仪器、磁力仪器、全站仪、地震仪器车、可控震源车等,其工作性质主要是为油田前期勘探提供技术信息,以地震队为单位整体野外施工,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作中除进行日常的维护管理外,其维护管理的特点是加强收工后的维护管理。
设备收工后由使用单位、操作者将设备存在的故障上报,并签字认可。由装备部门组织二线设备管理单位及有关人员进行核实,力争使设备存在的故障能够全面的反映出来,以便制定准确的维护计划,估算费用,使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各地震队每个施工项目结束后,公司在原则上要对所用设备进行一次恢复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维护工作。由装备部门牵头组织设备站、仪修厂、测绘中心,供应站及有关单位和人员,根据设备故障对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将估算结果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再进行实施。
由二线设备管理单位保管的设备,其维护工作原则上由各设备管理单位自己进行。公司不具备对某些设备进行维护的可外委维护。设备外送修理工作由装备部门牵头组织,按油田相关规定选择维护能力强、信誉好,具有相应资质和市场准入手续的修理企业实施维护项目。
设备在进行维护过程中,设备使用单位或原使用单位要派专人对维护全过程实行监督,确保维护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5 录井设备
录井设备主要包括综合录井仪、气测录井仪、地化录井仪、核磁共振录井仪、岩心成像扫描仪、地质参数仪等,其工作性质主要是为钻井提供技术信息,其维护管理的特点是体现在录井运行过程中。
6 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无线电台、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数据网络设备等,其工作性质主要是为油田各单位生产提供通讯服务,其维护管理的特点是以时间为节点进行。
7 异体监护管理
油田生产中由于使用的一部分设备属于高、专、尖重大关键设备,本单位技术力量达不到或者由于人员紧张无法确保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工作中多采取异体监护的维护管理做法,即:选择资质全、信誉好、实力强的维护厂家进行异体监护管理。但是,根据供应配件的不同又分为全包式异体监护管理,半包式异体监护管理。
(1)全包式异体监护管理。
以增压注水泵为例来说明全包式异体监护管理,增压注水泵是油田地层注水的主要设备,将联合站处理过的污水以高压注入地层,为油田稳产提供保障。其工作特点是压力高、24小时连续运转。随着油田体制改革,注水泵归属油藏经营管理区管理,油藏经营管理区定员不足、技术力量达不到,油田多采用全包式异体监护管理模式,即监护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配件由乙方提供,但是为了避免以包代管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油藏经营管理区的职责,明确监护厂家职责。
(2)半包式异体监护管理。
以注气压缩机组为例来说明半包式异体监护管理,注气压缩机组以燃气发动机为动力,通过压缩机将天然气注入地层,增加地层压力,达到气驱采油的目的。注气压缩机压力高、24小时运转,配件缺且价格较高,单位技术力量达不到内部维护的需要,工作中多采用半包式异体监护管理的模式,即乙立单位只提供技术服务,监护过程中发生的配件费用由甲方单位提供。但是工作中为了避免以包代管的现象,甲乙双方要签订监护协议,明确监护范围、项目、标准以及双方的责、权和义务,确保注气压缩机安全、平稳运行。
8 结语
本文对油田设备维护管理常用与典型做法进行了探讨,但是在实际设备管理工作中,应结合所管理设备的特点,有选择地使用以上设备维护管理的常用与典型做法,并且在工作中尽可能创新,找出适合本单位设备维护管理的方法,做好维护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超平.中原油田装备管理规章制度汇编[J].濮阳:中原油田,2006.
[2] 苏安平.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技术标准汇编[J].濮阳:中原油田,2004.
[3] 张旭明,唐卫军.CPT-Y4型固井水泥车静态强度分析及改进[J].石油矿场机械,2012,41(9):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