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英语学习中掉队问题的研究

2013-01-01周亚琴

科技资讯 2013年1期

摘 要: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英语的好奇和兴趣,加上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很愿意学习英语。但进入初中后,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再加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便很容易由喜欢到畏惧再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英语学习。鉴于此,我结合自己近几年所教初中英语面临的实际情况,对掉队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希望能以此为鉴,指导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关键词:英语学习 掉队 心理障碍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11-01

1 掉队原因探析

(1)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初一的学生对母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相当熟悉。当他们正式学习一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再加上有了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语言转换过程的不适应:汉语为方块字,英语为拼音文字;汉语的字有四声,英语每个词有重音,且有连读、失去爆破、辅音同化等方面的问题;汉语的词基本上是双音节,而英语每个词的音节不一。初学者不掌握目的语这些特点,一部分学生常常是用学习汉语的规律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初学者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越快,外语学习效果就越好;难以克服,则掉队。

(2)教师对如何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研究不够,指导跟不上去。由于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障碍,单从技术(知识和技能)上指导,矢不中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方法的不力,使这些本来可以争取过来的“同盟军”,没有争取过来。掉队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使掉队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们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我何必勉强跟着学,我倒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到数学、语文上,用到这些学科上还能有点效果,用到英语上是白费时间。这种情绪一旦在班里蔓延开来,则愈加不可收拾,甚至会影响到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中等学生。

(3)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较高。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不能单靠听、说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获得,还要其他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佐助才能培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既要讲,又要引导学生练,还要考虑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很多学校甚至完不成课时教学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加课时的办法,有的采取赶进度的办法。加课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赶进度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加之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贪玩,不大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便滑了下来。

(4)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掉了队的学生更加不适应。有的学生既已掉了队,这已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与跟上队的学生比拉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助。所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以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内。

(5)有的学生已抱nK3T6zifK7BZoQw2eoBjbMGMtD/b8KH0WRBdGiCYbVw=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打算,他们觉得不值得在英语学习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一部分学生是不大好争取的。但这部分学生毕竟是少数,他们的影响力在学生中不大。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后协同班主任去做这些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多给掉队生讲一些身边有远大志向的学生的事例来开导他们。有的掉队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驱使下便索性和英语“告别”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些个别工作,使他们回到学习英语的队伍里来。

2 对克服学生掉队的几点建议

2.1 课堂应当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

无论什么课堂,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都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交际性是语言学习的基本特点,交际性的体现主要依靠结对练习和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中语言交际应具有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课本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一些学困生的小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指导,示范。学生小组活动后,教师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堂,老师的责任是检查展示结果。

2.2 要注意对学生持久兴趣的培养

初一英语教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兴趣,但兴趣培养不是单靠唱歌、游戏来吸引学生,因为这样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游戏过后,该记的知识没有记住,不懂的还是不懂,新鲜劲儿一过学生就会厌倦。所以,对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教会他们记单词的方法,让他们掌握课本上的基本词汇,培养他们学会模仿英语的语音语调。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还要注意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培养。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学生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方法,课堂上能积极地展示自己,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兴趣。

2.3 要教会学生控制好自己的情感

我们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要关注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初一学生,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

2.4 对学生的评价要合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家长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巨大的教学压力下,心态不再平和,有时候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过于严格,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发现他们接受语言的快慢程度,最终导致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吃不饱。吃不饱的学生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我们不能千篇一律,把学生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产品,要允许学生存在多样性,教师教学方法要多元化。教师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没有负担的学习,教学才会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毛灵.新英语课程标准[M].百家出版社,2007.

[2]教育部考试中心教材研究所.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笃勤.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陈静波.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