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文测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3-01-01刘博
摘 要:水文测报是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工程,水文测报在水里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最用,是关乎民生大计的基础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水文测报工作在目前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凸现出来的问题已经成为水文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将针对水文测报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水文测报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P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036-01
1 水文测报的重要性
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一大特色,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原因,我国目前也是缺水国。人类和说之间存在着各种和谐与矛盾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总会出现人水不和谐的现象,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充足的数据和材料,而水文测报工作就是提供这些依据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水文测报搜集全面准确的水文信息资料,摸清水文资源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和规律,了解人类发展过程对水资源开发的利弊后果,可以有效的避免和改变人与水的多重矛盾。
2 新时期水文工作面临的问题
(1)防洪工程的综合治理使水文要素产生变化。近年来由于各种河道防洪工程被提上台前,许多河段都建设了大量的防洪综合工程,对河段以及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对重点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对沿河城市进行河坝建设、拦河枢纽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等,以及地上、地下水的超标开采,都改变了原有的水文因素,这些人为水文工程影响和改变了水文规律,给水文要素带来了新的改变,同时也给水文测报工作带了困难和新的难题。
(2)人类活动习惯的改变和新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水文测报产生冲击。人类活动习惯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活动,传统的人类生活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改变,人类逐渐适应和改造周围环境,以便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方面,比如跨流域调水、河道引水、农田结构等的不确定性都会对水文测报活动带来冲击。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更多的新技术被引入到水文测报工作中,遥测系统、微机测流系统、固态存储、超声波水位计计算机网络等,这些新技术的运用给水文测报工作带来挑战,要求水文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新的技能。
(3)资料整编与测验工作的脱节,难以通过资料整编指导测验工作。目前水文测报工作的很多环节仍停留在上世纪的工作流程上,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进,水文资料的编整工作逐渐被计算机来处理和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对水文资料的整理,多数将校对作为重点,缺少对原始资料的审核和检测,对于流域内的各观测点的一致性缺乏统一,甚至造成某些观测站的资料缺乏依据,这些都会给水文检测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日常检验和分析研究脱节导致工作重复。在日常的水文测报工作中,各观测站都会定期进行水文数据收集,日常检验数据及时记录,河段上下游水位变化数据都会随时记录。但是这些记录的数据在各观测站只是进行简单分析之后就上报到上级部门,这样层层申报,造成工作重复,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分属两个部门,使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脱节,造成各工作环节间结合不够,给水文测报工作带来困境。
(5)水文基础建设和服务落后。由于水文监测设备建设较早,很多地区的水文系统,无论是水量检测还是水质监测,设备和设施都比较落后,缺少先进的基础建设和设备来满足日益多变的水文检测工作,严重影响了水文测报的实效和精度。另外,由于水文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造成水文工作在地方得不到社会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造成水文测报工作缺乏群众基础的支持。
3 解决水文测报问题的对策
(1)及时掌握测报资料,及时分析研究。必须建立一套新的体制,改进检测试验设施设备,寻求新的方法,比如建立在线ADCP测流系统,及时掌握水文数据,并将检测到的水文数据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研究分析部门,及时分析研究数据,建立行之有效的数据检测收集和数据分析处理相协调的机制和措施。水文观测站和相关管理部门紧密协调,及时沟通,根据河段特点制定合理水文测报方案,以减少水文测报的不准确。
(2)加大水文测报工作和学习的力度。始终坚持学习,对新的技术和设备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力度,积极迎接新技术给水文测报工作带来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才能适应和胜任日益变化的水文测报工作。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加大水文巡测和水文调查的力度,对水文测报进行分层,制定雨季和枯季的不同测报方案,针对不同性质和特点的河段进行不同的测报力度。
(3)加强资料整编前后对观测资料的合理性审查。通过水量平衡分析、上下游流量对照、降雨径流相关分析等多种途径,提高资料整编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各水文观测站点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简答总结和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的可靠性做出保障,通过网络技术传递给相关管理分析部门,以便分析研究部门得出准确的结果。
(4)建立测报模型,及时分析测报数据。根据水文观测站长久检测到的水文数据,建立一个测报模型,结合河流特点、所处环境特点和气候特点,将原有水文测报数据汇总,建立一个水文测报模型,根据不同时期的水文测报数据进行改进,寻找出最合适的产汇流模型,并选择各项流域参数把模型编为程序,使预报自动化。另外结合在线ADCP测流系统所获得的数据,对测报模型进行及时的修改,是自动测报的数据更加准确。
(5)重视水文测报建设,增强水文服务意识。完善水文检测的技术基础,配备完善的常规测验仪器设备配备,提高测洪标准和测验精准度,大力提高水文巡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动测报能力,实现重点地区、重点水域的自动测报系统。水文部门加强水文知识宣传,充分发挥公益水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高水文社会化、公开化的意识,各级水文机构要主动地为政府部门做好服务,向社会做好宣传,让全社会了解水文、支持水文工作。
(6)建立应急水文测报系统。一般在河流突发事件发生可能性大的地方,或者雨季较为明显的地段,建立应急水文测报系统。一般突发性的水文事件通过传统的水文测报系统很难及时记录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应急水文测报系统,以便满足突发性水文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测到准确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万胜磊,范红玉.水文测报面临重大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2]黄文辉.水文测报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汛减灾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5.
[3]杨建波.浅谈锦江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及其维护[J].科技资讯,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