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界清华”的别样青春路

2013-01-01左富兴

求学·理科版 2013年2期

“童年的偶像,是除暴安良的好汉。少年的迷恋,是英雄虎胆的神探。今天长大了,我选择了橄榄绿,当一名共和国的刑事警官……”每天,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以下简称刑警学院)的校园里都会想起《光荣的盾牌》的歌声。这首歌,一唱就是四年;这段情,一恋就是一生……

刑警学院坐落在历史名城沈阳,直属于公安部。其前身是1948年创建的东北公安训练队及其之后的东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同时保留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建制。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培养打击犯罪专门人才为目标,为全国公安机关、司法部门以及军队保卫部门输送了10余万名专业技术人员,被誉为“警界清华”“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

对于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刑警学院来说,在建校之初开展的一些教学和科研工作无疑是历史性的和开创性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举办的现场勘察、十指指纹法、步法追踪等培训班不仅开创了新中国刑事侦查和痕迹检验学科的先河,而且产生了手印的药物显现法、真空镀膜法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有的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新世纪,全国著名文检专家贾玉文教授,在震惊全港的高达400亿港币的巨额遗产纠纷案中,作为龚如心一方的笔迹鉴定专家出庭作证,使得龚如心的400亿港币失而复得;相貌复原专家赵成文教授,通过模拟画像,协助警方成功破获“3·8”系列杀人抢劫案,并成功“揭开”长沙马王堆汉墓主人的神秘面纱,被誉为中国刑事相貌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些老师,上课时会想着法子“刁难”我们,他们也会用他们一贯的严肃评价我们的表现,但当他们那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出去了要保护好自己”的时候,那种表情与语气真的足以震撼我们日复一日训练着的保持冷静的心。

当看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刑警学院特辑,看见同是警院的他们在舞台上的战术表演,看见观众席的惊叹欢呼,我不禁笑了。这些在警院再平常不过的小伙子,这些在警院再平常不过的训练,在外人的眼里就是那么英姿飒爽、震撼人心。电视里那个漂亮的姑娘对着镜头说:“你是想365天过同一种生活还是想365天过365种不同的生活?”其实,身在警院的个中滋味,她知道,他们知道,我们都知道。

在刑警学院的学生眼里,最美的校园不在于隶属季节的春夏秋冬,不在于搜集引人入胜的警院传说,不在于从靶场的轮胎墙里寻觅自己打飞的弹头,不在于以四十五度角仰望某栋楼的某个亮灯的窗户……迈进这座校园,生活就开启了“警院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校园生活使人严肃而不孤僻、侠义而不武断、果敢而不偏激、稳重而不呆板、沉着而不寡言、和气而不盲从。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刑警学院建立至今,虽几易其名,历经风雨波折,但为党和国家培养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未曾改变,为公安队伍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未曾改变,培养的毕业生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刑警学院安保团队先后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60周年国庆、上海世博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国际、国内重要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每一个警院人都深知这样的一个道理:选择了刑警学院,选择了从警之路,也就是选择了一条奉献之路,一条忠诚之路。这时,你是谁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了别样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