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敷与热敷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操作?

2013-01-01

祝您健康 2013年3期

常听人说冷敷与热敷是临床常用的物理疗法,但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又怎样操作?我不清楚。请您予以解答,谢谢!

安徽刘建国

刘建国读者:

先说冷敷:冷敷不仅能促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具有止血作用,而且可使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冷敷还能减少组织液渗出,消除肿胀;降低细菌活力和组织代谢,可制止炎症扩散和化脓;降低体温。临床上常用于鼻出血、急性扭挫伤24小时前、高热等。

冷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干净小毛巾置冷水或冰水中浸透,拧至半干,折叠数层后敷于患处,每隔3分钟更换1次,持续15~20分钟。为方便起见,可用小毛巾交替更换。使用冰袋可避免频繁更换毛巾。若无冰袋,可用热水袋或双层塑料袋代替,外边用毛巾或布单包裹,置于患处。放置冰袋后若皮肤出现青紫,感觉麻木,提示静脉瘀血,应立即停止。若用作降温,除额头、颈部外,还可在腋窝、肘关节、腹股沟等处同时进行冷敷。

再说热敷:热敷可使血管扩张、肌肉松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吸收,具有消炎消肿作用;热敷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在脓肿未形成时,有消散炎症作用;在炎症不能消退时,能促进脓肿形成。常用于疖肿、麦粒肿、肌炎、扭挫伤后24小时后的治疗以及受寒引起的腹痛。老年人、重症病人、血液循环不良、体温降至35.5℃以下时,也可用热敷保暖。

热敷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干热敷常用热水袋,也可用盐水瓶代替。将50~60℃的热水灌入袋中,灌至1/3~1/2即可。斜放水袋,排出气体,拧紧塞子,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置于患处。根据需要及时换热水,以保持温度。做湿热敷时,将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透拧干,以不觉烫手为度,放在患处,上面再盖毛巾以防散热。3~5分钟更换1次,20~30分钟为宜。也可用炒热的盐、砂子装入布袋中使用。不论何种热敷,均应防止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