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刍议
2013-01-01刘丽珍
摘要:小学生喜欢游戏是天性使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游戏化教学 探究
在实施基础教育的进程中,学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生的年龄在6~12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极具可塑性。因此,教师应采用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教学方式,把小学语文教学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然而,在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展开了浅显的探讨。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游戏活动,但一些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开展游戏化教学会使语文课堂过于吵闹,学生不能真正学到知识。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很多教师认为游戏不能帮助学生学习,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好奇心的重要性,也不愿意开展游戏化教学。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没有全面地认识游戏化教学;②语文教师缺乏游戏化教学的能力。由于游戏化教学的实现途径有限,且大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深入地认识游戏化教学,缺乏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技能,因此游戏化教学难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③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通过机械地重复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提高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纠正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
语文教师是实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中坚力量,如果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不能使游戏化教学发挥作用。事实上,游戏化教学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游戏的教育功能,把游戏的情境性、趣味性及参与性等特点融入教学中,而从深层次来看,语文是极具文学性和趣味性的学科。因此,语文与游戏有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和学习,通过游戏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游戏化教学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积极参与游戏化教学的相关培训活动,加深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为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并研究游戏化教学实施的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快速成长;其次,教师要掌握实施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并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古诗《锄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场景,使学生在绘画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3.加强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引导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游戏化教学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引导,从根本上改变游戏化教学的被动状态。首先,相关部门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以游戏化教学模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内容应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学生的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及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应该成为评价内容的组成部分;其次,学校管理者应该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确保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后,学校应对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教师给予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倡导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