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对策
2013-01-01李钟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无疑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事实上,农村英语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以下笔者对影响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影响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
1.语言环境缺乏
语言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俗话说:“十个聋子九个哑。”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语言刺激,他自然不会发音。而农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能接触到英语之外,其余时间几乎与英语绝缘,缺少耳濡目染的语言熏陶,再加上绝大多数时间受母语环境的干扰,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2.英语学习起步晚
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受师资和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开设英语课。有的学校认为英语是副科,不仅不重视英语教学,还让英语教师去教语文或数学等科目,这导致有些初中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读,更不用说书写它们了。而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无论是牛津版还是人教版,都是基于学生已经有了英语基础而编制的。中小学英语的学习内容衔接不上,导致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
3.教师教法陈旧
很多农村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讲解、分析及机械的句型操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也缺乏语言锻炼的机会。
4.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较少
大多数农村学生生性胆怯,对教师心生畏惧,不敢大声地朗读英语,生怕说得不好,被其他同学嘲笑。而有些教师只知道一味地批评学生,很少鼓励他们,也很少和学生交流,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敢和教师交朋友、说心里话。这种自卑的心理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5.教师计算机水平偏低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不少学校也增添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电脑、多媒体、语音室等。但这些先进的设备却很少用于教学,只是供教师平时上网、看新闻、查资料。还有些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较低,连基本的下载网上的教学资料和课件都不会,更不用说制作贴近学生生活的多媒体课件了,使得这些先进的设备难以发挥效用,这也是影响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
二、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面对影响农村英语教学的诸多因素,许多专家和学者就如何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1.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语言氛围
现在很多农村学校都有广播系统和多媒体,如果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或英语朗读材料,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理解能力;或者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和图片,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学校要端正思想认识,重视小学英语教育,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把英语学习作为学校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排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英语游戏、教学生唱简单的英语歌曲,使他们对英语形成初步认识,为今后学习英语做好准备。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去观摩和学习,鼓励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创设丰富多彩、灵活生动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如教师可以制作贴近学生生活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4.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位热心、耐心的听众,也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教师要包容学生的错误,多鼓励、少批评,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由交流。英语教学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积极的情感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形象且有趣的教学艺术向学生展示英语的魅力。
5.培养学生的自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用英语交流是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学生可以交流所学知识,可以谈谈天气、旅游或作自我介绍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录音、观看英语录像,再让学生用英语复述故事内容,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心灵,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使他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金盘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