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教育管理问题反思
2013-01-01周睿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一定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式。中职生个性突出,素质差异较大,且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本文对中等职业学生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学生管理 特点 问题 反思
大多数中职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冷落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形成了特殊的中职生群体。教师只有深入了解中职生的想法,认真分析中职生的特点,发现当前中职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管理中职生,才能履行教师的职责,为中职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管理。
一、当代中职生的特点
1.学习方面
基础较差、目标模糊、动力不足、方法不当、习惯不良等都是中职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大多数中职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就不理想,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在学习上花费更多的精力,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是导致中职教育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它不仅会产生恶性循环,使中职生既没有掌握专业知识,又没有提升文化素养,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其他负面影响,不利于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2.心理方面
情绪不稳、自制力差、冷漠无情、感情脆弱、情绪消极等都是中职生心理方面的主要特点。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两极化较为明显,情绪变化较快,有时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兴奋过度,有时又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气急败坏。另外,中职生的极端想法和偏激行为较多,经常因为一点小误会而产生冲动的做法,甚至引发流血事件。此外,中职生对他人的不关心、对社会的冷漠甚至对父母的无情都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社会方面
自卑心理、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交往偏差、择业退缩等都是中职生社会方面的主要特点。笔者经常看到一些中职生对社会事件不闻不问,有些学生甚至从偏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致使人们对当代中职生的印象大打折扣。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中职生的思想和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而社会环境同时会影响中职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社会对中职生的态度和看法会对中职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二、当代中职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平衡
在中职学校中,很多教师比较偏爱“好学生”和“尖子生”,而对于那些“无可救药”的后进生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甚至忽略这一部分学生的存在,还有些教师会用带攻击性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样长久下去,这些不受重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最后可能走上歧途,造成难以料想的后果。
2.管理脱离实际情况
如果当代教育不能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中职生,将难以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甚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当代中职生大多是“90后”,心理、行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对他们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只是以陈旧落后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这会使教师产生挫败感,对管理者也是一种打击。
3.不重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尤其对于中职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当然,在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是,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个别教师话中带刺,不讲究批评的艺术性,不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伤害学生,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三、提出的建议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1.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发展创新模式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管理、教育学生是自己的神圣职责。当今社会不仅需要能考出高分的学生,而且还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来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与时俱进,开创新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让中职生感受到教师、学校、社会的温暖,心中充满自豪感。
2.管理注重科学化和人性化
日常管理要注意科学化,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不能笼统地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说法,当代教师更应将它落实到教学中。同时,教师在教育管理中还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意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而应通过一些活动和生活中的小事情来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如教师可以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可以开展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让他们懂礼仪、知荣辱;可以开展自信心的教育,让学生在自信中生活,激发出他们的正能量。
3.重视沟通的力量,走进学生的世界
沟通是解决问题和误会的最好途径,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化解很多误会,在学生管理中适当地运用沟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表扬正确的想法,纠正有偏差的想法,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与家长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只有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相互作用,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中职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我们不要怕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紧跟时代脚步,努力营造出有利于中职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心情愉快地接受知识和学习技能,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中等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庆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本土化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7,(4).
[2]楚爱丽.加强学生的荣辱观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6,(9).
[3]刘佳英.透视班级的“情绪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6,(3).
[4]严锦石.新德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6,(5).
[5]蔡玉娜.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6).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10级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现任职于江苏省宜兴市教育局职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