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湾迷人的深蓝

2012-12-31刘瑞吴波

铁军 2012年11期

从茫茫大海到菁菁校园,从护航女兵到军校学子,正在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学习的人民海军赴亚丁湾护航女兵刘彩说,回望护航的每一幅场景,仍感惊心动魄!

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刘彩作为海军护航编队首批列入舰艇战斗值班岗位的14名女舰员之一,参加第七、第八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并担任女兵班班长,在那遥远大洋深处犁出了属于共和国女兵的人生传奇。

远洋出征,女兵首登战位

从军五年,一直在东海舰队某保障基地通信站当话务兵的刘彩还没有过真正意义的出海。

2010年6月,“向往大海,渴望到大风大浪里锤练自己”的刘彩终于盼来了实现心愿的希望:海军决定首次在第七批亚丁湾护航编队三艘舰艇战斗值班岗位编入女舰员,通过远洋护航培养能独立担负作战值班任务的舰艇女兵。

环顾当今世界,美、英、法、日等十几个大国都有了能够独立执行远洋训练和作战任务的“海上娘子军团”,而我军虽曾有女兵随舰远航,但主要是承担医疗、翻译等服务保障工作,真正“作战”意义上的女兵远洋航行尚无先例。

因此,此番出征,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它既是女兵们梦寐以求的机遇,也是我海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9月初,经过面试、体能测试、体检和基础知识考核,刘彩等14名综合素质优异的女兵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胜出,在两个月的“魔鬼式”强化训练后,被分别编入第七批护航编队信号、报务、雷达、操舵、帆缆等战斗勤务岗位。

2010年11月2日,我海军14名赴亚丁湾护航的女兵,英姿飒爽,随舰远征。

“我们14个人大多是话务兵出身,航海,完全是个新专业。”对于“刘彩”们来说,从通信“老手”到航海“新兵”,挑战不小。为了提升女兵们的综合业务能力,探索女兵远洋作战空间,保障指挥所为她们制订了轮岗跟班学习计划,两人一组集中学习某一专业,考核合格后再交叉轮岗继续学习。12月17日,第一阶段笔试结果出来,14名女兵笔试平均得分97分,刘彩考了99.5分,扣掉的0.5分她说是“因为粗心大意写错了一个字”。

经过三个月的专业学习和岗位实践,截至2011年初,刘彩和姐妹们全部顺利通过多轮严格的实际操作考核,旗语、灯光、报务、雷达监控、操纵舵轮、撇缆绳、打绳结……样样拿得起,她们的“破茧成蝶”,也标志着我海军首批担负远洋战斗值班任务的女兵初步具备了独立值更能力。

手握舵柄,感受军舰在自己掌中乘风破浪,激动、兴奋、自豪充满心间,刘彩在心里忍不住呼喊:远洋出征,有我中国女兵!

蹈海砺兵,经受深蓝考验

亚丁湾是处于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印度洋西侧的一片浩瀚海域,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最深处有5360米,气候炎热,是重要的国际航线所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索马里海盗频频出没在这片海域,对国际航运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政府应索马里政府邀请,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于2008年12月派出首批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保护重要运输线的安全。

我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护航,刘彩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对护航编队先进的武器装备、严整威武的阵容、具备四栖作战能力犹如“水中蛟龙”的特战队员早就耳熟能详,但真的身临其境,刘彩还是被结结实实地震撼了一把。

“不要说‘舟山’、‘徐州’这两艘咱们国产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有多先进了,就说我们的‘千岛湖’舰吧,那简直就是一个大规模海上补给基地!”每次说到朝夕相处300天的“千岛湖”舰,刘彩就禁不住赞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大的远海综合保障能力,是海军走向深蓝的重要基础。“千岛湖”舰是国产大型综合补给舰,主要担负护航编队的油料、淡水、食品、弹药、物资器材等补给任务。虽为补给舰,却是编队中的“元老”,在随第七批护航编队出征之前,“千岛湖”舰已先后为海军第三、第四批护航编队49批65艘次舰船提供远海补给,连续在海上航行八个月,里程达七万多公里,创造了人民海军组建以来海上连续航程的新纪录,补给物资达数千吨。

“千岛湖”舰在完成保障任务的同时,还按照编队指挥所要求积极拓展职能,通过反海盗部署操演、反劫持、轻武器射击、医疗救护等针对性训练,不断提高护航能力,多次成功实施海盗活动预研预判、搜索警戒、威慑警示等,成了多功能的护航战斗舰艇。

说起舰上的特战队员,那更是个个了得。他们都具备空中、陆地、海上和水下四栖渗透突击作战和海上反恐作战能力,被誉为“军中之军”,即便是因为晕船剧烈呕吐,也照样能够不打折扣地完成作战任务。

巾帼不让须眉。面对波诡云谲瞬息万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