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复习课,引导学生系统学好小学数学
2012-12-31赵静波
考试周刊 2012年41期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1.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目的要求
1.1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已学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沟通,把平时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逐渐形成认知结构,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
1.2对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深化、巩固的目的。结合学生实际,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补短,同时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
1.3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系统深入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与仔细计算书写整洁和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一是将知识点联结起来(求同);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
2.课前预习,带“疑”进课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是决定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科学组织课前预习,准确地把握预习情况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预习问题是学生预习自学时的基本“凭借”,预习问题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好的预习问题具有引导学生自学、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在实践中我认为一个好的预习问题可从下面三方面来设计。
2.1预习问题要有可操作性。布置预习作业,防止提出“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例几或多少页”这样空乏的预习要求,同时又不能将问题设计得过大,要善于将预习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或用若干小问题来呈现,以方便学生根据预习问题来自学。
2.2预习问题要量力而行。通过预习,学生初步理解、解决一些问题,但对学生能初步理解、解决哪些问题,教师不但要心中有数,而且要有较准确的估计,不能简单化地将教学目标与预习目标混为一体,不恰当地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3预习题要体现启发性。预习过程就是学生尝试复习旧知、尝试梳理知识的过程,有点拨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旧知、尝试成功。
如: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可以设计这样几道预习题:(1)我们学过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2)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撰写预习题时,还要注意不将一些抽象的、属于教师讲解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划定为统一的预习内容。
3.自主整理,沟通联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整理归纳,学生听、抄笔记,结果是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做题却漏洞百出,因为学生被动接受消化的不多。新复习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3.1用自我默忆法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遗忘的知识可以翻书查找,并将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在练习本上,弄清每一个知识点的意义。这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可以提供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再现、记忆提炼,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这是整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3.2让学生合作探索整理。数学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复习课重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种目标的实现,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合作探索来完成。每位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整理思路,在相互补充过程中逐步完善。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交流,了解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问题认识的不同,以有利于接下来的汇报交流活动。
3.3让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一是归纳知识要点,老师根据汇报补充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二是组际间的质疑解疑。各小组提出组内尚未解决或疑惑的问题,通过质疑、争论、讨论,激起学生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使知识本质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
4.积极反馈与评价,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都期望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得到回报,因此别人的积极反馈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课堂中,我除了即时评价、激励每一个学生外,还自创了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标志评价法,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无论是谁,只要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都可以得到标志,印在数学书的内页。如课堂上发言突出,授予“口才之星”;作业工整漂亮,授予“整洁之星”。学生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如果我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考试成绩上,很难使学生产生并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标志评价法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从而做出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促进的能力,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告诉学生,每攒10个或20个或30个标志都可以到老师那里兑换相应奖品。其实评价也好,奖品也好,最重要的不是评价的形式,而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进步和教师对他们的欣赏与期待,以激发他们的内部学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