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培养写话
2012-12-31李志红
考试周刊 2012年41期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的写话提出的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话教学是引领其迈向写作的关键一步。而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只注重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孩子也最怕阅读、最怕写话(写作),提起写话(写作)便产生“难”、“烦”的心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心理呢,笔者就“兴趣引领”作了探讨。
一、运用范例,创造放飞心灵的空间。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了某种句式、某个词语,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可以拓宽空间,发散思维,用模仿的手法让学生畅想,“临摹说话”。如福建叶聪敏、肖世苗老师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了解课文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后,进一步发问:“是啊,春姑娘悄悄地来了,细心的小朋友一定有不同的发现。谁能用‘?摇?摇 ?摇?摇,那是春天的?摇 ?摇?摇?摇’说一句话?”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发言:“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那是春天的电报吧!”“柳树摇着长长的枝条,那是春姑娘的长辫子吧!”……老师激动地对同学们说:“你们说得太好了,要是把刚才的话写下来,那你们就是小作家了!赶快动笔吧,老师等着你们的新作品呢!”这样学生们各个奋笔疾书,兴致极高。
充分运用对文本的体会与理解,让学生觉得“我要说”。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引领孩子们读课文,并要求读出乌鸦急于找水的心情。读完后,我引导孩子说:“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乌鸦,你找水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想到了什么呢?你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吗?写下来吧!”又如:《泉水》这一课的课后有一模块——“我会读”。当学生提“海水流到哪里去了呢?”这一问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在引导学生解出答案后,就让学生模仿小诗的句式,继续创编诗歌。学生就会兴致勃勃:“海水,海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插上翅膀旅行去。”“海水,海水你到哪里去?太阳公公邀我去游戏。”“海水,海水你到哪里去?我要到天上织云去。”……这些充满诗意的语言就从一群平时不善表达的孩子口中说出来,非常不可思议。
二、创建平台,调动学生说话的主动性。
在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都有好胜的心理,或者说拥有表现欲。老师可以运用这样的心理,让孩子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从而激发学生写话的主动性。
1.让“尖尖角”成为孩子表现的舞台。在教学写话的过程中,我总是在班级的黑板报里开辟一个版块,留给学生。当孩子们有一些比较优美的语句、或者写的比较好的话,我总是认认真真地摘抄上去,并注上作者,让全班同学阅读。而让自己的作品刊登在“尖尖角”里则成为孩子们不懈的追求。
2.及时、择优点评,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我在课堂教学中,总喜欢运用学生所写的话,并且加以评价。“罗森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评价对学生非常重要。对学生写话的评价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现有的写话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培植学生写话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3.推荐发表优秀的学生作品。当学生能用通顺的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我总是努力向校级刊物或者更高级的刊物推荐,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就会带来思想上的认同,觉得“我还行!”“我能!”,从而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与欲望。
三、联系实际,让孩子敢说、敢想。
写作不仅是对事物、生活的描绘,更重要的是有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引领学生观察生活的过程,引领孩子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孩子所写的话,既是他所看到的,还应该是他想到的,更应该是他感悟到的。在孩子所写的话里应该体现出他的“喜、怒、哀、乐”。
1.创造情境,充实学生的认知世界。“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写话的源泉,教师无法代替孩子的生活,更无法了解每个孩子每天的生活。要想让生活在孩子们的笔端流淌,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睁开眼睛观察万物,竖起耳朵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而低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感受往往是通过身体感官直接获得的,教师可以根据以上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2.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滋味。我曾在一次写话教学之前,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活动:——“摸摸、猜猜”。我在一个盒子里放了几条蚯蚓,让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手去摸,然后猜出是什么。当孩子们发出尖叫声的时候,他获得了充分的体验。然后进行写话训练,孩子的真情实感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3.故事引领,在童话的世界里认识世界。近来,我发现《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孩子们的最爱,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把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其进行讨论。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喜羊羊机智、勇敢,灰太狼为吃到羊锲而不舍。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吐为快”,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孩子们敢说话了,有情感了。让他们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那将是充满情感体验的语句。
总之,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愿写”、“敢写”、“会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兴趣的激发则是我们追求目标的重要途径。唯有“喜爱”、“想说”、“我要”,才能克服孩子的畏惧心理,孩子才会爱上写话,乐于写话,写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