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思考
2012-12-31袁枝强
新闻世界 2012年8期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2006年10月,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提出了“六要六不要”行为规范。全国各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农垦战线也不例外。广大基层干部扎根基层,辛勤工作,廉洁从政,为推动农垦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对廉洁履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行动迟缓,措施乏力;党务公开、场务公开、政务公开在一些地方落实不力,流于形式;少数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问题比较突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等等。因此,加强垦区廉政建设,促进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提高素质,教育为先
基层干部处在工作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职工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窗口,人民群众往往从基层干部的作风和言行来评价我们的党和政府。为此,我们要在基层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党的性质、理想信念和践行党的宗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履职监督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打牢基层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有效解决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的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作风粗暴、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庸、懒、散等问题,从而实现提能力、增效率、正风气的目的,以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要建立党内激励机制,激活机关党建发挥其刚性作用。每个人内心都有受到赏识的内心需要,因而从个人的内在需求出发,建立党内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激起党建工作的浪花。一是继续搭建党内各项“创先争优”活动平台,把着力点放在增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上;二是要建立机关基层党组织年度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更加科学的推进机关党建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建设;三是要认真执行和落实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建立党员干部晋升、重用评价机制,单位内部凡是党员干部要晋升、提拔、交流重用及竞岗时,应该由所在党组织进行党员评价,形成制度;四是支持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激励机制,力求为“想干事”的党员搭平台、“会干事”的党员搭舞台、“干成事”的党员搭奖台,在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上下功夫;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奖励和慰问制度,对业绩优秀的模范党员,应当有奖励政策,经费可以考虑从党费中适当支付,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应当建立党内关怀机制。
二、强化措施,从严管理
农垦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敢抓敢管,这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严是爱、宽是害。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实际上是爱护干部、保护干部。
1、要建立机制
企业要象抓经济建设那样,把干部廉洁从政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企业管理和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系统、按层级分解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形成网络,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领导、部门和人员负责,每一项工作都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提出总的目标,把总目标按系统、按层级、按时间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做到在总目标的引导下,从一点一滴抓起,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接近和实现大目标。
2、要强化监督
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干部拒绝监督,迟早要出问题。无数事实证明,实行有效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护身符”、“安全阀”,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是日常监督。企业党委每年年初都要与基层单位党支部签订《廉洁履职工作目标责任书》,上级检查指导工作以责任书为依据,下级开展工作以责任书为目标,各级党支部紧紧围绕责任书中各项目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部门和纪委则在日常工作中对各单位落实目标责任情况进行监督。二是考核监督。党委每年要定期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洁履行职责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实行三挂钩,即与年度整体考核挂钩,与考察任用挂钩,与评先创优挂钩。对于个别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三无”干部,严重影响事业发展的“太平官”,坚决调离。三是群众监督。就是认真实行党务和场务公开,把党的政策主张和上级的意图以及企业自身建设诸多方面的决策和事项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党员、群众,把群众中的疑问、误解在“两公开”中及时澄清和消除。通过“两公开”许多影响党群关系的问题可得到有效化解,增强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党的信任,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四是媒体监督。企业通过公开栏、广播、内网、简报等形式进行舆论监督,将权力的行使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进而对领导人员形成监督,促使其自觉规范行使权力,维持权力行为的公正廉明。
3、要问责惩治
一是有错问责。领导干部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搞不正之风,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其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警告、调离岗位、免除职务等惩处,情节严重的要追求其法律刑事责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和失职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反面典型的警示震慑作用,达到“褒奖一个、带动一片”,“惩治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二是无错问责。以往企业党委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问责,而对未出现问题,工作平庸、无所作为的领导人员却难以问责,造成个别领导人形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势必影响有作为者的工作热情。因此有必要建立无错问责制,企业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将工作业绩定期集中交流展示和评议,领导干部在岗位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多少业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上级交办的工作及职工群众急需解决的工作进展如何,都要通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展示会进行展示评议,评议情况向社会公布,有为无为一目了然,虚假与实绩群众自有公论,此举可让领导干部时刻感到一种无形问责和自我加压的紧迫感。
三、廉洁履职,注重长效
领导干部如何始终保持廉洁履行职责,是社会活动和经济建设中始终面临的课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1、强化领导机制
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机关科室、各基层单位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一级服从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总体布局,同企业发展、经济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常态化。
2、创新制度机制
制度建设要本着创造性和有效性的原则,要在坚持和运用以往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和认真落实已有的制度,注意从预警处置和问责惩治中发现制度和管理漏洞,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实效性。
3、坚持考核机制
考核是查找不足、督促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制度再多、再好,不落实都等于零。制度的落实,一要自觉,二要督促,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因此,组织、纪检部门要协助党委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如汇报会、民主测评会等,同时要深入基层调查走访,了解民意,掌握实情,对在廉洁履职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和有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要坚决给予问责处理。
4、选人用人机制
为了保证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做到廉洁履行职责,企业党委除了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教育,强化管理外,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选好人,用好人,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全面推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组织审察、任前公示,以及干部交流、任职回避等制度,确保干部队伍更加优化,更加纯洁,企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
(作者单位:安徽寿西湖农场)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