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女报人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

2012-12-31郭大燕宁利娟

新闻世界 2012年8期

  【摘 要】20世纪初的中国,晚清政府势力日趋衰弱,刚刚兴起的北洋军阀还未发展完全,各党派利益冲突刚刚突显,此时中国的公共领域处于不断发展向上的势头,中国早期的女报人们也在进行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如秋瑾、吕碧城之流,她们办报纸、建团体、闹革命,企图建立一个女性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公共领域,虽然最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她们对此的尝试值得我们铭记。本文对以秋瑾、吕碧城为代表的近代女报人如何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进行分析。
  【关键词】秋瑾 吕碧城 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从市民社会中产生的、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这一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功能,所产生的是社会公共舆论,并以此成为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渊源。①与哈贝马斯所说的批判型的公共领域不同,“中国的公共领域缺乏欧洲这样的广泛的市民阶层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