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态校园 塑造优质生命

2012-12-31李志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1期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具有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教育只有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主体性,给予生命个性发展的空间,才能促进其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基于这种视角,我们提出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的口号,制定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目标。
  营造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生命的成长与它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环境。因此,我们致力于学校良好的、和谐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以促使学生生命发展。
  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时,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生命需求,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学校显性环境的建设上,我们着力营造生态化的育人氛围,对各个楼层及每一个角落进行科学规划,如科学家艺术家画廊、古代励志格言长廊、古化石展柜、动物标本展柜……这些环境的建设均体现了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近几年,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需求的增加,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小组,负责校园电子宣传屏内容的策划与安排,尽可能满足学生“跳出学校看世界”的要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以师生发展为本,让管理富有人文精神
  伴随着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意识到,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就必须改变旧有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上,我们突出学校教育的服务功能,强化“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规范管理,让德育教师获得幸福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各个部门将“打造教师优质生命状态”作为工作目标之一,力求通过优质的教师生命影响出更多优质的学生生命。在打造学校德育管理队伍教师生命状态的工作中,我们努力实现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管理者生命优质化的目标,从而形成一支优秀的德育管理队伍。
  1.构建“制度环境”,规范管理行为
  首先,学校创新管理体制,在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部下设三个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学生管理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三个中心的设立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由以往的管理改为服务、指导,进而让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管理者工作方向更明确、方法更科学、力量更集中。
  另外,学校推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真正实现全员德育。在此模式下,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不再是只管理一个班的学生,而是负责协调该班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对学生负责,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还改变了班主任的评价机制,鼓励班主任有思想、有个性地工作。我们将班主任分成“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模范班主任”、“首席班主任”几个层次,使班主任工作的自由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终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得到优化并实现最大化,并且不断为学校文化的积淀注入新的元素。
  2.优化“行为环境”,指导班主任实践
  我们注重对优秀教师实践方法的总结和经验的概括,努力探寻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完善班主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以此来实现指导班主任实践的目的。几年来,学校在优化班主任“行为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模式、一个体系、一个传统。
  “一个模式”即“网状”培训模式。我们认为班主任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班主任培训时,我们从班主任的发展阶段入手,根据教师的实际年龄、教龄、班主任年限制定培训内容,如在每学期班主任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成立“青年班主任”培训机构,聘请专职人员对40岁以下教师进行培训;另外,我们注重培训的多元性。如在班主任培训中添加心理专题辅导和文化讲座等。在“网式”培训模式的覆盖下,班主任的实践得到了指导,认识得到了提高,内涵得到了丰富。
  “一个体系”即“宏志妈妈”教育体系。1995年,广中在全国首创宏志班,18年来,这里先后涌现出以高金英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形成了“宏志妈妈”教育群体,提炼出了特色教育思想。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了“宏志”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通过召开宏志教育思想研讨会、宏志班班主任教育思想研讨会、“宏志妈妈”师德报告会,不断总结、提升不同时期“宏志妈妈”的教育思想,让她们的精神和高尚师德成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风向标,引导广中德育风尚,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道德水平。
  “一个传统”即功勋班主任思想研讨会。在广渠门中学,有一个为优秀的班主任召开教育思想研讨会的传统,研讨会上,班主任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这是一名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反思,也是他精神的升华。
  (二)激活思想,让学生满意
  每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成长到成熟,都必须遵守客观规律,违背生命成长规律的拔苗助长只会使生命提前枯萎。因此,广渠门中学要求所有教师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建构富有学校特色的育人模式,以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最大提高。
  学生服务中心宽敞明亮、鲜花宜人,主要为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凡是学生的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学生管理中心负责开发、管理和整合一切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教育功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学生活动中心负责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策划,校园风采展示节、校园歌手大赛、青年业余党校等教育活动已成为广中学生心中永恒的经典。
  尊重学生生命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人格,这是人性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教育要给予学生表达思想、情感和需要的机会,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拓展空间,让高贵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是知识积累的场所,但更应该成为学生精神传承的圣地。我们要求所有的教师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和精神的引领者,拓展教育空间,让高贵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求让学生未来面对社会伦理道德选择时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幸福地生活。
  广渠门中学是宏志精神的发源地。多年来,我们努力发挥宏志班的教育功能,为学校千万名学生树立了生命影响生命的榜样,使在校的千万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获益。
  学校注重学生精神系统的培育工程。每学年开学典礼上,校长都会提出学年教育主题,从感恩到责任,从尊重到信仰。一年年的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明白所谓信仰就是从信身边的人开始,相信爱、相信奉献、相信良心!
  学校在师生间相继开展了“青春榜样”、“身边的好人”等系列活动,活动中涌现出大批优秀师生,成为全校乃至北京市百姓心中的道德楷模:身高不足一米,但却痴心研究国学的学生李逸竹告诉全校师生“飞得多高不是由翅膀是否美丽决定,就像拥有智慧的多少不由身材的高矮决定”;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如亲子般照顾陌生老人的魏发团老师,向全校师生诠释了何为好老师、何为好党员……他们让校园里的每一个人拥有了坚定的精神力量。
  学校每年都坚持在高三年级发展优秀学生为共产党员,并在全校隆重召开他们的发展会,邀请被发展学生的家长、老师及其他在校生共同参加。每年的大会都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张文革老师和她的学生崔凯同时入党,至今仍在师生中口口相传。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思想道德丰盈丰满才是教育的真谛。不管什么时候,学校都应该成为学生永久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让学生的灵魂有所寄托,精神拥有方向。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能够把每个学生都送上适合他发展的道路的路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师生生命成长主要场所的学校,要构建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若干年后,每一个行走在社会的广中人的从容、优雅,亦或是面对艰难选择时所展现出来的人性,这一切就是我们为他们留下的教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