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共建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实验区 助推密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2-12-31尚学文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1期

  2007年8月,密云县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实施了“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实验区”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课题组在系统调研和教师培训的基础上,针对教材教法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校本教研等专题开展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丰硕,有效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几年来,实验区项目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培训和课题研究,密云县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问题意识、反思意思和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
  2.促进了教师培训方式和教学研究模式的创新
  中学绿色升学率研究项目形成了“前期调研—制定研究计划—确定活动方案—具体实施—反思—总结—改进—调整研究计划”的循环递进教研模式。小学和幼儿攀登英语项目,形成了行政、教研、学校三者联动开展实验的区域联动推广模式等。学习型组织项目形成了“电子备课”、“建设网络课程体系”、“家校互联”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的探索和形成为实验研究顺利推进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提供了新思路和宝贵经验。
  3.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几年的实践,实验区项目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全县中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3.7%,总录取率达91.1%,9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实验区项目给我们的启示
  实验区建设不仅结出丰硕成果,同时为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途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加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几年来,我县在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把大力引进优质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走出了一条与高校合作,促进密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我们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合作开展了“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实验区”项目等一系列项目。
  2.开放引进、合作共建,是促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迅速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几年来,北京高校数百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百余位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参与实验区项目,为密云县教师举办理论讲座、专题报告,深入课堂进行教学和教研指导,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3.课题带动、专家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模式
  实验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研究计划和活动方案,采取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多样化的研究方式,使教师从理论的“空中阁楼”中解脱出来,将理论研究视野聚焦到充满活力的真实教育情境,既解决了教师眼前的困惑,也使教师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强化管理,加强协作是合作共建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几年来,市、县各级领导一直非常关心实验区项目,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县教委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与教研中心、学前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以及参与实验的各中小学、幼儿园密切协作,使项目实验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预期成果。
  与北师大合作共建的实验区项目,是全面提高密云县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相信随着实验区项目的深入实施,必将有效促进我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推动我县义务教育质量迈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