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主席台的食堂工人们
2012-12-31刘畅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1期
“雷锋精神有很多内涵,它既是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代名词,又是一种庄严的责任感的象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每天午餐品尝色香味美的饭菜时,你是否想到食堂工人叔叔和阿姨的辛苦?是否懂得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正是他们默默无私的奉献,使我们的午餐更加丰富而富有营养。”
这是2012年3月26日中关村一小学雷锋日活动中的一次升旗仪式。随着小主持人的话语,大屏幕上开始播放食堂工人师傅们辛苦工作的视频。清晨工人师傅们就开始工作,摘洗切炒、蒸炖煮烩,马不停蹄地工作至中午。学生用餐结束后,又开始一系列清洗、消毒、码放工作,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才得以休息。视频结束,我们把食堂三十四位工人师傅请上了主席台。当工人师傅们身着整齐的白大褂走上主席台时,师生们的眼中,顿时多了一层与平时不一样的感动,整齐的白大褂也有了更多的内涵。当同学们把手中鲜红的红领巾系在工人师傅们的胸前时,他们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在场师生也无不动容。
之所以选择让食堂工人们走上主席台原因有二:
一是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不浪费粮食。现在学生生活条件大都比较优越。在家中,他们享受着祖父辈和父辈双重爱护;在学校,他们习惯于老师和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他们不知道,为了让他们能吃到既营养又可口的饭菜,食堂管理员和工人师傅付出了多少辛苦。了解了饭菜背后的辛苦,他们才会更加珍惜盘中的饭菜,减少浪费现象。
二是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当工人师傅搬着沉甸甸的饭箱来到教室时,有些孩子不会主动地道声“谢谢”,以为一切都理所应当。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工人叔叔对工作的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学生才能理解、尊重并自觉关注到身边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认识到自己所享受的生活背后有他人的汗水和智慧。
升旗仪式后,学生们怀着激动而沉重的心情回到了教室。一个同学说:“对比我们和食堂工人叔叔的一天,真是大不相同。六点钟我还在床上呼呼大睡时,叔叔们却已经换上工作服,精神抖擞地工作了。我们每天上下楼两三趟,而叔叔们却需要搬着三十多斤重的箱子上下十多次。我们有着如此好的环境,如此好的条件,为何不好好珍惜呢?再一次诚心地感谢叔叔阿姨们。”另一个同学的话则充满了浓浓深情:“从朝阳到夕阳,从酷暑到严冬,您从不抱怨一声,不埋怨一句,‘任劳任怨’这几个字从您们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中关村一小‘做最好的我’核心价值观也在您们身上得到最好的印证。”
还有比这更直观,更动人的教育吗?对他人的宽容理解之心,对事情的敦厚处理之道,对生命的虔诚尊重之情,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独特的升旗仪式带给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这既是我们与“北京精神”牵手的出发点,也是践行中关村一小核心价值观的必然体现。随后的“图书管理员升旗、双胞胎学生升旗、国际学生升旗、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升旗”等一次次特色升旗活动触及了学生心灵,学生人格得以升华,人性逐步完善,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