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健康产业的思考者、探索者与践行者
2012-12-31张政
家庭医药 2012年9期
8月2日,我和同事去位于重庆市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的三正医疗采访。不想路上出奇通畅,比约定早了半小时到达,孙剑萍正和公司干部开会商讨工作。我们不便打扰,就在公司接待区随便走走,不期然抬头望见墙上一幅书法作品,写着 “人正、业正、品正”几个大字,笔法遒劲有力,下面还有几行注解:人不正,无以为信;业不正,无以为本;品不正,无以服众。看来,这是三正企业文化理念。一看署名,是著名书画大师卢德龙的作品。卢老师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早年出名,成就斐然,除了在艺术界享有盛名,在政界也颇有建树,不会轻易为商家题画的。想到这里,我对今天的采访对象更加好奇。
身体力行,探索治疗新方法
孙剑萍是一位热爱国学、佛学人士、大爱智者,心中常怀感恩。她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小时候,身体比较虚弱,事业上也走了许多弯路。然而,正是这些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孙剑萍有着不同平常的做人行事标准。也不难和眼前这位三正医疗的董事长对号入座:独到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孙剑萍说:“三正在初创时,我们打破常规,突破了传统治疗和纯医学领域药物治疗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瓶颈。当时,能量疗法是个新领域,发展的空间很大,业内还没形成有规模的公司。如果能够找到超越竞争或者远离竞争之路,企业的发展空间就会很大。”
“当时住院,朋友们来陪伴我,闲聊中大家说到了关于金字塔的秘密,直觉告诉我,金字塔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商机。”孙剑萍回忆说。
1994年,关于呆在金字塔内可以减轻很多病痛的报道激起了人们研究金字塔之谜的热潮。1995年,美国科学家赫斯特发现:金字塔形的帽子能把空气中的游离子罩住,改变它的极性,刺激脑细胞的机能,对老年痴呆症、中风后遗症、帕金森氏症等心脑血管疾病有惊人的改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金字塔能对人体有许多奇妙的功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何不将金字塔做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医疗器械?”孙剑萍一面到各大医院搜集实际的需求与呼声,一面拜访相关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被IT界和医疗界均视为外行的人,通过“借脑创新”,将自己搜集到的医疗需求转化为科技攻关项目,委托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中医研究所、重庆航天工业部等相关专家教授进行合作研发。不久,一种根据金字塔的结构,结合人体的形状,像帽子一样的人体脑部疾病康复器械诞生了,孙剑萍给它取了个名字:特异能量聚集器。
当年销售特异能量聚集器时,孙剑萍开创思路,最早采用了邮购的销售渠道,由于采取当时流行的金字塔能这个科学概念,产品销售很快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全国各地的汇款单像雪片一样向孙剑萍飞来。同时,产品使用效果回馈也到了,人们纷纷来信对产品功能表示肯定,并称赞它是解除疾病的“魔塔”。
孙剑萍从中看到了家用健康治疗仪广阔的市场前景,她为特异能量聚集器注册了“魔塔”商标,决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下半生。
1996年,孙剑萍再次通过“借脑创新”,使得“魔塔”治疗仪得以升级换代,将磁疗技术和中医药聚集到治疗仪中来。在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磁疗研究所、重庆中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帮助下,孙剑萍投资组建了专题科研开发机构,对磁晶片的形状、大小、质量,对中药的选定、配伍以及磁、药与金字塔能的关系,进行了严密、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又经过重庆中西医结合医院长达半年的临床实验,第二代、第三代“魔塔”产品相继问世。
“能量疗法” 收获心脑血管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如何预防和治疗,成为人类追求健康的重要课题。
经研究发现,治疗脑部疾病,关键在突破血脑屏障。如果没有找到针对性的方法,靠打针吃药,花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况且,长期的药物摄入,还会给肝、心、肾脏等身体重要器官带来严重损害。
三正医疗提出“能量疗法”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顺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非药物绿色疗法的主张。
非药物绿色疗法突破了现代医学的框架,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第四医学,就是用人体潜能调节治疗疾病的医学”。
作为中国非药物绿色医疗行业的先驱,三正医疗凭借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及品牌影响力,经过18年的科技攻关,终于研制成功了塔能(魔塔)脑康系列产品,推动我国非药物绿色疗法的研究及应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欧美发达国家,家用自助型治疗仪已经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仅占10%左右,我想随着消费者观念的更新与发展,家用医疗仪器必将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同和接受。”孙剑萍说。
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塔能(魔塔)脑康治疗仪的疗效经过了医院的临床检验和全国上百万患者的验证,对各类心脑疾病有确切的疗效,有效率高于一般的治疗手段。使用塔能“魔塔”脑康仪不打针、不吃药,集合5种能量直接作用于大脑病灶,有效杜绝了长期吃药对人体的副作用,开创了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技术革命。
使用塔能脑康治疗仪平均每天只投入2元钱,不仅能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还能节省巨额的治疗费用。
1997年12月,孙剑萍带着产品参加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全民健身经验交流大会”,“魔塔”引起轰动,国家体委给予高度评价;2001年5月,三正医疗作为重庆市医疗器械唯一代表,参加“北京第四届高科技活动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彭佩云、朱光亚、周铁农等的重视和肯定;2010年8月8日,三正医疗荣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易促进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
“千城万店” 布局健康世界
如果说塔能(“魔塔”脑康仪)是三正医疗打造出的一粒粒“珍珠”,那么,如何把这粒粒“珍珠”与全国、全世界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联系起来穿成一条链,让这条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能共享最新研发成果的便捷与规范就成了众望所归,三正医疗的“千城万店”终端体验店计划应运而生。
1997年12月,全国全民健身经验交流大会在石家庄召开,重庆医学界推荐孙剑萍去碰运气。因为,参会的多是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和三甲医院领导,这个小小的民营科技企业想在高手云集的大会上分一杯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由于别出心裁的治疗方法和精准疗效,三正魔塔治疗仪在会场引起轰动,国家体委领导给予高度评价。随后,魔塔正式更名为“塔能脑康治疗仪”,大规模进入市场。
“我们通过免费寄送健康读物、举办公益活动,积极宣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康复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升级,魔塔治疗仪目前已升级到第7代,迅速开拓了市场。”孙剑萍回忆,2002年,三正医疗与国际脑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研发,至今产品已经拥有7项国家专利,集金字塔能量效应、TDP微量元素治疗技术、远红外、磁疗和低频电针5大治疗原理为一体,开创世界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新时代。
过硬的技术实力及方案的科学性,让三正医疗迅速赢得了国内市场。为了使患者相信塔能治疗仪的疗效,三正医疗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体验店,让广大患者免费使用。
18年不懈努力,三正医疗赢得了国内120余万客户的认可和美誉,还连续10年荣获“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如今,“塔能”脑康治疗仪在全国各省市(包括地级市)建立起了健全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不仅畅销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而且声飘大洋,福布五洲,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阿联酋(迪拜)、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打造中国脑康第一品牌
近年来,三正医疗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严格进行生产过程管理和出厂检测。公司本着以诚为本、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客户满意的宗旨,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成立了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一对一为客户解决问题。比如:客户来电咨询的问题一个小时内必须回复,客户来信反应的问题,当天必须回信处理。同时,公司建立了信息共享系统工程,公司、体验店、患者、用户相关疾病和治疗方法等信息上网,随时随地调查研究,分析施治,确保患者享受最大程度的辩证治疗。
“信息共享将彻底改变全世界医疗保健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医疗领域,需要共享的信息可分为医疗管理信息和患者健康诊疗信息两部分。”孙剑萍认为,目前在我国全面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条件还不成熟,难点在于理念问题、利益分配、基础网络环境和投资。在这方面,三正医疗又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
众所周知,我国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已达2.7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500万人,每年花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医药费约900亿元,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刻不容缓。孙剑萍建议,目前可以先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宣传,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建立对困难群体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补贴机制,让更多的患者能享受到正规的治疗;加大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我国在心脑血管治疗领域的水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孙剑萍看来,创新就是持续不断地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提升与改进。2006年7月,三正医疗被重庆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2007年6月,魔塔脑康治疗仪被评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2012年6月,三正医疗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准”字号医疗器械复审。如今,三正医疗正在进行国际化布局与资本运作,与五大洲的不同地域实施资源整合、利用资本杠杆实施战略发展,以开放的心态与合作方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多方合力致力于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开发与探索,为非药物绿色疗法的实施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必将成为三正医疗未来又一个夺目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