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出专业话成长

2012-12-31舒玲玲

职业 2012年11期

  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外加一个免试名额!在九月刚落下帷幕的浙江省中职教师说课比赛中,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共有来自计算机、政治、数控、体育等六大专业的四名教师脱颖而出,成功闯入全国大赛。年轻、精干,这些获奖教师背后,凝结的是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整个教科研团队的集体力量,是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寤寐以求。
  敢于压担子 才有勇挑夫
  把马关在马厩里,永远都跑不出千里马;把教师局限于三尺讲台,永远都培养不出名师骨干。敢于放手压担子,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从新教师入校第一天起,就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学习机会、搭建好各类成长平台。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通过各种师资培养工程给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加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校长沈应来丝毫不含糊。
  第一学期上好亮相课、第二学期上好展示课,这是对新教师的学期考核,也是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组织教研组、备课组的全体教师以及骨干教师等进行听课、评课的重要途径。“学校在给压力的同时,也不忘给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沈应来校长介绍说:“学校会给每一位新教师安排一位专业师傅和一位德育师傅,分别在学科建设以及班主任管理方面给予指导。”如出台的旨在帮助新教师迅速适应职教氛围,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亦师亦友、恩威并重,从分析教案到亲自示范,从磨课评课到课题指导,师傅们的帮助无异于让新教师喝上了“心灵鸡汤”。
  鼓励教师参加说课比赛、技能竞赛、名师论坛等活动,参与课程改革、教材编写、课题开发等项目,将更多外出学习、培训、竞赛、考察的机会向青年教师倾斜。在沈应来校长看来,“三年的锻炼能让一批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的老师崭露头角,学校应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放大理想。”相信这些青年教师都是可造之材,只要给他们一个支点,就能挑起教育教学的重任,学校不但经常将他们派出去,也时常将职教专家请进来,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
  让沈应来校长感到欣慰的是,青年教师们没让他失望,更一次次给他感动与惊喜。囿于场地、设备所限,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的电工专业发展势头缓慢,许多好的教学方法施展不开,一度导致该专业生源吃紧。就在这时,两位电工专业的年轻老师灵机一动,想到了由易而难的“闯关游戏”。从第一关到第十关,每一个关卡都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实训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不同的关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拯救了一个教研组,更带动了一个专业的后来居上!对此,沈应来校长高兴地说道:“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水涨船高,毕业生更被老板集团、华立仪表集团等大型企业所哄抢。如今,电工专业的生源质量大大提升,从早前的100多分提高到现在的300多分,每年还有为数不少的同学考上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这都是青年教师敢想敢做敢担当结出的硕果!”
  文化巧引领 打出组合拳
  就专业而谈专业无异于画地为牢,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打出组合拳!在沈应来校长眼中,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尤其是在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这样一个拥有300多名教师和5000余名学生的大家庭里,更需要坚持主流文化的前瞻引领。
  三八节当天由校长带队在校门口向每位女教师敬献鲜花;但凡有教师或教师的爱人生孩子,同办公室、同教研组、同备课组的老师们都会登门探望;学校在排课时间上尽量照顾有特殊需求的老师;探讨问题时走进茶楼、咖啡馆等休闲场所以改善交流氛围……为了让教师更好更快地融入学校的文化环境中并获得自身的发展,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开始推行“融心工程”,让广大青年教师感到家一般的温暖贴心。
  这些看似与教师专业成长风马牛不相及的举措,实则是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的神来之笔。“只有让教师先融入学校、爱上专业,才能激活他们为这所学校、这个专业争光的荣誉意识、主人翁精神。良好校园氛围的形成,也让同组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相互帮扶、良性竞争的局面水到渠成。”沈应来校长自豪的言语中透露出无穷的智慧,文化的引领力量还远不止于此,师德师风在无形中得到提高,更让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的声名渐隆。
  学生过马路的一件事,让沈应来校长至今感慨良多。放学时,大批学生成群结队过马路,仗着人多势众,常常出现学生无视红绿灯横穿马路的现象。得知这一情况,几位青年教师自发带着几名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站文明示范岗,指引学生规范过马路。这一坚持,就是整整三年。“偶尔一两次并不足向外人道,但是三年如一日,不但我被感动了,就连周围的居民都朝学校竖起了大拇指。”沈应来校长很欣赏这种自发行为,他认为,这是文化引领下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多元化评价 努力且珍惜
  搭载好良好的平台、提供了进步的空间,但如果没有多元评价机制的激励与保障,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是一句空话。为唤醒全体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进步意识,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开始推行教师“三级聘用制”。校长聘行政、学校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老师,这样的机制颇有点“选秀”的味道,却无异于在老师们头顶悬了一把唤作竞争的利刃。
  每年5月,上演班主任竞岗演说。在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想成为班主任的教师都必须经历自主报名、竞岗演说、评选打分、竞聘上岗等一系列环节,其中不乏有多年带班经验的骨干教师,也有许多初出茅庐的职教新人。因为岗位少而竞聘者多,老师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青年教师更是师徒齐心同上阵,德育师傅将自己多年的竞聘经验倾囊相授。“因为竞争很残酷,所以竞聘成功的老师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在之后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往往格外努力。”
  到了6月,班主任名单已经尘埃落定,此时上演的是班主任聘用任课老师的场景。首轮实行任课老师的全校海选,不论被选多寡都张榜公布;第二轮选择由班主任之间、年级组相互协调选定后正式予以公布。对此,沈应来校长表示:人气旺的老师固然得意,但那些只有一两个班主任选择甚至没上榜的老师就会觉得很尴尬。学校领导、相关处室主任等都会找这些老师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其弥补缺失,获得更多成长。
  除了通过“三级聘任制”的相互评价体系之外,发动家长给老师评分的举措,也是从侧面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动力。
  据沈应来校长介绍,该校的学生家访工作也有创新之处:学校派校车送老师们去家访,校车上还会打出“临平职高家访车”之类的标语,既是对学校形象的正面宣传,也在无形中给教师们提出了认真家访的要求。“在家访时让家长填写教师评价表,是因为家长对老师的评价较学生相比更加客观,没有夹杂过多的个人情绪,也能让教师了解家长的教育希望,以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更好地实现家校联动的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与成熟。”沈应来校长如是说。
  嘉宾介绍:
  沈应来,现任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职业院校质量管理百名杰出校长、全国职业教育委员会数控技术教学专业主任委员、浙江省第十六届春蚕奖、杭州市名校长报告团成员、杭州市余杭区名校长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