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温度
2012-12-29亦喜
食品与健康 2012年3期
人的体温,一般来说介于36℃~37℃之间。超过37℃,就被认为是发烧了。有人说恋爱中的人,体温是37.2℃。正如一部法国的爱情电影,便以《三十七度二》命名。我不知道这是否有科学依据,但恋爱中的人是在发烧,似乎也合情合理。
和人一样,食物也有刚刚好的温度。中国人讲究趁热吃,这个热,据研究大概是70℃~80℃左右。无论是菜也好、饭也好、汤也好,最喜欢的就是“刚出锅”,最讨厌的就是“温吞吞”。如果到了“吃冷饭”的地步,就有些凄风苦雨的味道了。原本该热吃的饭菜冷掉了,会让人觉得不新鲜而且味道不佳。说起吃冷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参加婚宴或者是春节包桌。因为需要同时供应大量的食物,所以,菜品的质量难免会打些折扣,有的菜是温吞吞地就端上来了。对此我并非不能理解,但一想到要品尝这样的菜还是觉得有点头疼。
经常看到外国电影中有这样的镜头:无论是上班族的工作午餐还是闺蜜们的午间聚会,都是以三明治和色拉,配上一杯冰水或者冷饮。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完全相悖的。吃饭的时候不许吃凉的,是父母谆谆教诲的箴言。虽然年轻的时候觉得没所谓,但是年过三十之后,便会不由自主地照做起来——因为,冷食与热食一起进入胃中,的确会有一种坚硬不适的混沌感觉。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趁热吃。比方说月饼,刚烤好的月饼,表皮是涩涩的,需要放置几天,使其“回油”,这样吃起来才甜糯。又比如说奶酪蛋糕。烤好之后要自然放凉,然后把它置入冰箱冷藏,当它的温度达到4℃左右时,口感是恰恰好的。还有刚才提到过的冷饮。我认为,凉的饮料,和加冰的饮料味道是不一样的。既然喝冷饮,还是要加冰才行。只有加了冰,它的温度才能逼近零度。而越是逼近这个温度,它越是能让人体会到清凉与甘冽。威士忌也是,加了冰块之后,能够体会到酒精与温度的双重刺激,让人的味蕾为之一振。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我们最常喝到的咖啡和茶。它们两个,必须是热热的才好入口。绿茶要冲泡一会再喝,温度大约70℃时口感最佳。而咖啡最好是煮好了之后立即品尝,那时大概是80℃。放凉了的咖啡,香气消失了,余下的只有愈加浓烈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