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图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2012-12-29高润

地理教育 2012年12期

  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着重介绍我国各主要旅游地区和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资源概况,在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侧重学习不同等级旅游区旅游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色,使学生对中国的重要景区及旅游线路有所了解,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图教学是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色,与其它学科相比,除了文字系统的学习外,尤其重视对图像系统的学习,因为地图的使用在地理学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旅游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感和地图使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
  一、地图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强化旅游地理基本知识
  通过近几年的旅游地理教学发现,学生虽然在中学学过地理,但存在部分学生无地理空间感、不会运用地理思维、认为旅游地理知识就是死记硬背、众多地名混淆不清、众多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如过眼烟云等问题,基本的旅游地理知识很欠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地图穿插进去,可以将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基本的地理常识也可得到强化。
  以《中国旅游地理》为例,在强化基本知识时主要用到的地图是“中国地理位置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山脉图”、“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这几幅地图。学生通过对这几幅地图的观察、绘制、记忆,能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主要的行政区划以及各省的位置和位置关系、我国的基本地形特征、山脉分布以及交通的大致状况等。并且通过对地图的学习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地理空间意识,掌握旅游地理中基本的地理常识和知识框架,为学习后续的旅游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旅游资源分布位置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掌握我国重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是旅游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若想清晰地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就必须利用各种旅游资源分布图来进行学习,通过对我国乃至细化到各省旅游资源分布图的观察、绘制、记忆,达到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准确还原出旅游资源的位置分布。
  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资源分布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旅游资源分布图和其它地图叠加分析,可以发现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环境原因,更深刻地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分布特征。例如,把我国动植物资源分布图、气候图叠加在一起,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气候对动物、植被的巨大影响;再如,人文旅游资源分布若联系交通、自然资源、地形地貌,会使学生发现,人文旅游资源多是在交通较发达、地势较平坦、资源较丰富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中,旅行社经营与导游工作、旅游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开发工作等都离不开地图知识。在旅行社、景区、旅游宾馆和饭店,随处可见各种旅游地图,从事导游及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工作岗位经常会接触到这些地图,并为客人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其岗位职业能力对应的用图技能包括:阅读使用各种旅游地图的能力;旅游区、旅游景区(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定位能力;设计旅游线路和绘制旅游交通图、导游图的能力;自助旅游野外判别方向的能力;旅游景观图、素描图各种旅游文化要素特征的观察、欣赏能力和语言描述、表达讲解能力;收集、分析、处理旅游地图信息的能力等。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地图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区域图、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导游图、旅游交通图、旅游线路图、旅游景观图、素描图、旅游统计图等。通过对这些地图的观察、绘制、记忆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感和地图使用能力,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图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图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
  丰富多彩的旅游地理图像能直观形象地表达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例如,进行旅游地理具体知识教学前,先给学生呈现相关知识的地图,让学生先观察、记忆地图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首先构建出空间方位的框架,再学习具体知识。讲授中国各旅游区时,先呈现旅游区在全国的位置及旅游区图,可使学生清晰了解旅游区及其事物的空间位置特点和范围,使原来抽象的空间方位,变得具体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如讲解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资源时,给出丝绸之路路线图,让学生查找丝绸之路上重要景区(点)的空间分布,收集相关资料,设计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不仅可使学生掌握这一旅游资源线路的相关知识,更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2.采用手绘地图强化基本技能
  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认知后,地图在其大脑中可以形成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可以着手进行手绘地图的训练。
  手绘地图训练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临摹阶段。如绘制“河北省旅游资源分布图”时,让学生临摹或是拓出河北省的边界轮廓以及内部地级市区域的划分,再在地图上找准并点出主要城市的位置,接下来绘出主要交通干线和河流,最后将旅游景区和景点的位置找出并绘制到地图上。通过这几个步骤,一副大致的旅游资源分布图即可呈现。进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我国34个一级行政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图”按照统一比例尺手绘出来,然后将各省的分布图按照省界剪裁,再将34幅小地图拼接成一幅大而完整的“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将整个中国的行政区划分布、位置关系以及旅游资源分布情况了然于心。
  第二是凭记忆手绘阶段。通过前一阶段对地图的观察和临摹,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地图的印象,这时候开始练习脱离样本,凭记忆将地图大致绘出,填注相应内容,然后再对照样本地图找出差距,不断改进。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学生的地理空间感进一步加强,并且对地图中的信息掌握更加牢靠和深刻。
  第三是创作地图阶段。主要结合特色旅游线路设计来完成。如讲某个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时,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设计一条特色的旅游线路,并完成此条旅游线路路线图的绘制。通过绘制旅游路线图可以让学生在设计旅游线路时避免天马行空的随意安排,考虑到景区景点的位置关系、距离远近的合理安排,还会考虑到交通状况、交通工具的合理使用以及整个行程时间的合理化布局等,促使学生设计的旅游路线更加科学化,更具实用性。
  3.运用地图叠加分析强化综合能力
  地图叠加分析法即是在学习旅游地理时,可以将相关的两张地图或是多张地图进行叠加,而后分析地理要素和旅游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对于旅游地理知识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地学软件将某地的旅游资源分布图和该地的地形地貌分布图进行叠加,继而可以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又如,讲到喀斯特地貌时,可以将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图和我国的温度带及气候类型图叠加,分析气候对地貌的影响。再如,可以将某区域的人文资源分布图和某地的交通线路图叠加,分析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与交通之间的联系。通过类似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将旅游与地理知识融合,以此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并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找出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等能力,进而使学生进行导游讲解时不再是机械背诵导游词,而能做到“观其表”、“说其景”、“解其因”,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