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大地寻“世遗”
2012-12-29朱一南
摄影世界 2012年11期
“摄影是人类表达自己的一种语言。其实拍摄的无外乎就两种题材:人和自然。纪实摄影是对人的观察,风光摄影是对自然的观察,我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摄影则是对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所产生的结果的观察。”采访梅生时,他刚刚风尘仆仆地从黑龙江赶回北京,前几日他一直在那里拍摄东北亚地区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关于这个专题,梅生已经坚持拍摄了十几年,他一直尝试用影像来建立“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的可能性,在艺术的浪漫与学术的严谨之中,对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影像解释与研究。每年,至少一半时间他都在各个地方奔波。迄今为止,国内43处遗产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确切地说,每个地方他都至少前去拍摄过三次。“有人喜欢博物馆,有人喜欢双脚踏在大地上寻求真实的感受。这些照片是我十几年间从大地上拾回的光影,只是一些中国世界遗产的身份证明,倘若有几帧被人记住,则幸甚至哉,不负十几年山水跋涉的辛苦了。”
这几年,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之外更广阔的土地。他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共同的产物,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人思考如何以一种中国人的角度,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待那些曾经非常辉煌的世界文明。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上千项之多,就算每个地方拍一周,用上十年、二十年也拍不完。因此梅生选取了亚、非、拉、美、大洋五个大洲,每个大洲再按不同的文化区域跑上四五个国家,最终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深入拍摄。他觉得这样才能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比较客观的表现,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整体的看法。在结束了前几年的非洲拍摄之旅后,今年,梅生将目的地选在一南一北两个地方——新西兰与爱尔兰。
捕捉色彩
新西兰被称为是上帝留给自己的养老之地。由于数千年来这里与其它陆地隔绝,自然环境保持良好,并且拥有着非常特殊的地貌。米弗峡湾是一个新西兰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同时也是梅生的主要拍摄对象之一。200万年前,几千米厚的巨大冰川移走后留下幽深的峡谷,灌入海水形成现在的峡湾,其中最深的嵌入陆地40公里。同时,由于这里几乎未经人类文明破坏,也成了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的栖息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自然遗产。它是地球五十亿年的生命体当中能够呈现给人类观看的,能够证明地球成长过程的一些自然景观。地球也是有生理特征的。而5D Mark III的像素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拍摄需要,拍出照片的画质非常出色。”梅生去新西兰拍摄正值北京的早春四月,但也恰恰是南半球最醉人的秋天,“漫山遍野的黄叶沉静纯美,简直让我看到了地球在还未被人类糟蹋时的美景,说大一点,作为一个地球人,我愿意和上帝做出一样的选择,老了之后到那里去生活。”
新西兰之旅,他带了两台常规装备:EOS-1Ds Mark III和EOS 5D Mark III。梅生说:“出门带两台机身,这对专业摄影师来说是必须的。以前,我不止一次遇到某一个机身发生故障的情况。尤其是去国外拍摄,千山万水飞过去不容易,也花了不少时间。因此一旦器材发生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可是无法弥补的。”拍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会要求相机对被摄物的色彩与肌理有极好的表现力,所以梅生说这也是他对器材的基本要求:“对于我的摄影语言,相机要能非常准确地表达。对于被摄物体的表现也得达到我所理解的程度,不仅仅是表层,还包括其中的内涵。也就是说,相机必须具备很高的影像素质。像材质、肌理、色彩这些元素都是非常微妙的,影像素质不好的机器就肯定表现不出瓷和玉的质感差别。”EOS 5D Mark III一上手,梅生就非常喜欢。与之前使用的胶片相机佳能1V相比,EOS 5D Mark III与之体积相似,再加上手感也很饱满,所以操作起来不像使用体积更大的相机那样,必须改变一些操作习惯。同时在这次拍摄过程中,EOS 5D Mark III对于新西兰秋天的色彩表现也很让他满意。“佳能这几年新器材的发布试机我几乎都参与过,到目前为止,就我自己的个人体会,5D Mark III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适合我的。”
试验新功能
同样,7月的爱尔兰之旅,梅生也是带着这两台机器出征。在受邀拍摄在爱尔兰举办的航海赛事“2012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时,EOS 5DMark III新增的HDR功能给他带来了不少惊喜。“摄影师按一下快门,相机能拍正确曝光、欠曝和过曝的三张照片,然后通过内部软件将这三张照片自动合成第四张,弥补其中高光和暗部的不足。以前,我也是按这个方法自己拍三张,回去用Photoshop合成。现在用这个功能拍摄,能让你立即看到一个相对完美的影像表现。这个功能很适合新闻记者,拍出来的照片不用再做后期了,也不用交代图片编辑再处理了,可以提高发稿速度。”
同时,梅生还用EOS 5D Mark III的HDR功能玩出了些新花样:“HDR功能可以延伸出一些有意思的影像表现。在环球帆船赛上,将运动的船只作为拍摄对象,按下快门后拍三张,但因为船是运动的,第一张船在甲地,第二张船就挪到了乙地,第三张船可能开到更远的丙地。三张影像合成在一起,就会出现记录运动物体位移轨迹的照片。这个功能有点像多重曝光,但照片质量会比多重曝光好。”
虽然因为职业关系经常接触新器材,但梅生坦言器材是他的一个短项。相机进入数码时代后,他才开始对器材的要求比以前认真得多:“现在器材更新得太快了,不懂器材会导致表达摄影语言时出现障碍,这可就麻烦了。摄影和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它需要靠光学仪器来表达你的语言,而这个仪器也会成为你思想的一部分。你对它必须特别地了解,这时语言才能流畅地从你心里表达出来。摄影师与器材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过对于器材,梅生说尽管作为摄影师无法左右器材商,却可以保持自己对待器材的态度——“我只取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