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放升级要有紧迫感

2012-12-29马青竹

汽车纵横 2012年5期

  
  尽管近一年多来,中国车市的增速已大不如前,但是中国车市独步世界的1800多万的销售基数还是相当庞大,每天大约会有5万辆新车上路。面对着如此大的增量和超过1亿的保有量,排放污染作为车市繁荣背后的环境负担一直如影相随。
  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汤大钢主任介绍说:“‘十二五’国家的氮氧化物减排目标是 10%,但是第一年也就是去年,全国各行业氮氧化物排放综合起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5%还多。汽车行业比总体水平要好些,但也超过了5%。目前看,减排10%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在增量不计的情况下,未来三年每年各行业平均需要至少减排6%。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即使维持排放零增长也是巨大的挑战,减排任务非常紧迫。”众所周知,由于一直以来油品升级滞后,导致商用车国IV没有如期实施,并一再推迟,这对于汽车行业实现减排目标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既然油品升级对排放升级至关重要,那么油品供应的进展如何呢?汤大钢透露,“不大于350ppm的柴油去年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逐渐供应,现在我国中石化、中石油再加上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在高速公路及两侧的各自加油站供应不大于350ppm的柴油,虽然目前还没有车用油的明确标识,只标有柴油,但是硫含量已经符合国IV排放最基本的不大于350ppm的要求。”也就是说目前在燃料方面已经有了逐渐落实商用车国IV和国V的基础。
  他还透露,国家已经启动了车用柴油硫含量不大于50ppm国家标准的审议工作,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发布实施;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说明,对于积极生产符合更高阶段车用燃料标准的炼油企业给予消费税的优惠,目前有关部门落实这项工作还需首先颁布硫含量不大于50ppm车用柴油标准。等标准出来之后,炼油厂如果生产符合不大于50ppm标准的柴油,就能够享受到鼓励政策。这一举措能够让企业加快炼制低硫油的步伐。
  汤大钢感慨:“现在我们一秒多钟就有一辆新车上路,一年超过1800万辆新车,这些新车排放标准是国III还是国IV,在总体的排放量上有巨大差别,如果是国V标准,差别更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他说,虽然目前国IV柴油不能全面供应,但是国IV油品能够供应的地区已经有条件、也应该实施商用车国IV排放法规;因此,环保部提倡“相对适用”前提下的“油到车到”原则,也就是“在燃料满足排放最低限度的需求时尽可能早的实施可能被实施的最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据他介绍,国家除了全国性的减排目标,在重点城市、重点污染区域还有个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目标,该规划在2011年底环保部的常务会议上已经基本通过,除了氮氧化物外,跟汽车相关的指标还有颗粒物等。因此,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三区六群、三区九群、三区十群等空气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尤其是空气污染跟汽车密切相关的地区,需要最大限度的实施可能实施的污染物防治标准。
  从宏观的层面,汤大钢认为,近几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政府可能没有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导致现在我们尤其是城市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一些非议,特别是去年几项环境指标的加速发布,一时之间环保部受到了巨大压力,最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pm2.5和臭氧八小时等检测指标,这两个指标跟汽车排放也是密切相关的。
  他澄清,过去推迟商用车国IV标准的实施,实属迫不得己,因为实在不知道硫含量不大于350ppm的油什么时候能出来。环保部一方面确实受到了多方限制,别一方面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国外的标准我们是搬过来了,但实施中也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已经得到解决,本地化后还需要改进完善。环保部也非常重视这些问题,组织安排、考虑、补充完善或做一些局部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