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豪门车企又到重新洗牌时?

2012-12-29张帆

汽车纵横 2012年5期

  
  寒冷的时候,人们会自然地选择抱团取暖,也便应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语。通用汽车虽然2011年在北美和中国都取得了颇为风光的成绩,但在欧洲仍旧没有打破连续7年的亏损僵局。尽管与菲亚特公司有过“得不偿失”的合作历史,破产重生后的通用汽车首次大规模海外资本运作还是选择了与PSA强强联手,结盟以应对在欧洲的销售困局。
  而就在通用汽车与PSA宣布联盟的两日前,菲亚特总裁马尔乔内也对媒体表示,菲亚特正在寻找联盟伙伴。候补名单上赫然列着铃木与马自达的大名。豪门车企是否又到重新洗牌之时?
  苦战欧洲
  一个“苦”字可以形容出大多数汽车企业在欧洲的状况。我们不妨首先看一下发生在2011年的这组数据:
  美国汽车销量1278万辆 同比增长10%。
  金砖四国总计销量2683.万辆。其中中国为1880.5万辆,增长2.5%;巴西为343万辆,增长1.8%;印度为195万辆,增长4.3%;俄国为265万辆,增长39%。
  其它新兴国家的增长速度基本都在两位数。其中印尼为89万辆,同比增长17%;土耳其为86万辆,增长14%;阿根廷为88.3万辆,增长26.5%;南非为57万辆,增长16%。
  而欧洲在2011年乘用车的注册量为1311万辆,同比下降1.7%。其中法国销售了220万辆,同比下降2.1%;英国销售194万辆,下降4.4%;意大利销售175万辆,同比下降11%;西班牙销售80.8万辆,下降17.7%;只有德国获得了8.8%的增长,销售了317万辆汽车。
  上述数字充分说明,欧洲汽车市场已经陷入需求量萎缩与消费低迷的困境。但这不是通用汽车在欧洲“久战不胜”的全部原因。我们不妨再来观察一番欧洲车企的势力分布状况:如今的欧洲,在汽车行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德国人。德国三驾马车——大众、宝马、奔驰不仅坚守本土的能力与决心不可动摇,在其他地域发展、特别是在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样成绩卓越。反观紧随其后的法国雷诺与PSA集团,则更加依赖欧洲本土市场。善于制造高档车的英国人把路虎捷豹、劳斯莱斯等都卖给别国,在世界汽车产业内的发言权似乎已经萎缩至无声。而意大利的菲亚特集团,除了在巴西扎根立足之外,在欧洲以外的市场并无多少建树。
  面对如此不景气的欧洲市场,欧洲各大车企的CEO、CFO们几乎众口一辞地宣称,他们的欧洲工厂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马尔乔内就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过,“欧洲的不景气,至少会持续到2014年。”
  以本土为根本的欧洲汽车企业,分食着欧洲市场这块近期内基本没有增大可能的蛋糕,尚且苦苦支撑,何况美国、日本等其他车企?扎根欧洲的这些企业,本身也面临着如何在其他地域抢占市场份额的难题。法国、意大利的车企需要在新兴市场开疆拓土,美日车企需要能适应欧洲的车型和深入的销售渠道。这样的背景之下,强强联合似乎是最好的出路。豪门车企间似乎也加快了重新洗牌的速度。
  
  强强联手
  世界汽车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巨头的成长史都是一部联盟并购史。美国如今的三大汽车巨头更是经过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合并、重组才留存至今的。但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企业联盟却出现在欧洲与日本的企业之间。雷诺-日产联盟凭借严密的整合计划和精确的执行能力,实现了显著的协同效益。从联盟公布的2011年全年的全球销售业绩便可看出,其全球销量达802.9万辆,同比增长10.3%,创下过去最高纪录。这个模式,很大程度鼓舞了同样弱于欧洲以外市场的PSA集团。
  PSA宣布2011年旗下汽车业务全年亏损9200万欧元,相较于雷诺有雷诺-日产联盟的支持,菲亚特去年也得益于控股的克莱斯勒,欧宝从属于通用汽车,严格地说,在过度依赖欧洲市场的车企中,只有PSA是在孤军奋战。2月22日,PSA表示正在进行合作谈判,发布声明称: “从全球化战略背景和改善运营业绩的角度而言,PSA正着眼寻求潜在的合作伙伴并结成联盟。当前谈判正在进行中,现阶段尚不确定谈判最终能够达成任何协议。”但3月份二者已经确定联盟关系,称为“闪婚”亦属应当。通用汽车计划花费3.2亿欧元,收购PSA标致雪铁龙的7%股份。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共享整车平台、配件和模块;建立一个全球采购合资公司用于采购材料、零配件以及其他物品和服务。采购公司成立后,同样的零部件采购数量将增加,联盟双方还会在零部件配送和整车运输领域进行物流上的整合,由此带来的协同效应预计将在5年内为两家公司每年节省20亿美元的开支,将平等惠及双方。联盟还将从2016年起投放共同研发的车型,首先从小型车和中级车开始,通过对各自产品优势的共享,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在小型和中级车市场的领导地位。
  这,或许是双方最好的选择。
  但结盟并不是挽救企业的“万能药”,远者不说通用与菲亚特之间的失败合作。近者如戴姆勒-克莱斯勒联盟,大众-铃木联手都非美丽结局。究其原因,合作双方的着眼点不一致,地位不对等,甚至文化冲突、内耗都可以成为结盟的不安定因素。双方首期联盟合作期为10年,良好并迅速的磨合将成为联盟成功的先决条件。
  
  下一个会是谁
  以欧洲市场疲软为契机的此次通用汽车与PSA的联盟举措,很可能带动新的一轮汽车豪强企业重新洗牌。日子不好过的不仅是PSA或者通用欧洲,前文提到的日本马自达公司,已经连续亏损4年,被外界视之为最有可能成为下个需要“抱团取暖”的汽车企业。
  马自达最近先后募集了1600亿日元的公募基金和700亿的次级贷款,用于强化财务体系以及推进海外投资。但是,业界评论家大多认为仅靠企业自身力量,马自达恐怕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存活。与其它日系车企不尽相同的是,马自达亏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震后影响”以及“日元高腾”,市场预测公司TIW的汽车分析师高田悟指出,“马自达虽然车型分布广、种类多,但在各个细分市场都不具备超出同济的优势。因此,他们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而最有希望与马自达联盟的并非菲亚特,而是与其有着深厚历史渊源,至今依然为其第二大股东的美国福特公司。
  从2010年起,一直贯彻执行“One Ford”战略的福特公司,先后卖掉了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沃尔沃和水星,成功瘦身。想要继续发展,开展其全球化战略,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只是议事日程上早晚的问题。高田悟分析道,“福特在新兴地区的发展状态相对迟缓,可以借力马自达在中国以及泰国的已有根基,双方存在合作基础。”
  同样,已将克莱斯勒成功并入旗下的菲亚特集团似乎并不想停下它寻找伙伴的脚步。铃木公司已经开始在印度为菲亚特公司提供柴油发动机。有此渊源,将与大众闹得极其不愉快的铃木公司列为菲亚特的下一个伙伴候补,显然也在情理之中。